本帖最后由 芳香冰块 于 2018-7-29 15:30 编辑
PART3:跨越时间的结构
某种程度上,一本书,一个故事,一部小说,决定它畅销的主要因素是“节奏”,决定长销的因素,是“结构”。
我们可以发现,即便在我们的认知范围之内,已有很多小说,在当时成为百万以上的畅销书,如今已经几乎看不到有人在读,有人在谈论了,比如一些青春文学作者作品。这些作品,像是草本植物,荣枯只是一个季度的事。
对于相当比重的网络小说,也可归结于此。
为什么当时有人喜欢,后来的人就不再喜欢呢?
因为在当时的社会节奏下,小说的节奏(比如快节奏或意识流)恰好吻合了受众的需求,是以在同一时间轴的空间上,它可以在最大受众群中做出收割。但社会节奏变化了,受众成长了,小说原有的节奏,便不敷支撑其在时间的纵轴上流行下去。
我们可以看一下这几千年、几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故事:史诗和小说。
是否在结构上都近于“完美”?
大结构上(可以在腰封上用一句话概括):
《红楼梦》:
《浮士德》:
《神曲》:
《摩诃婆罗多》:
《荷马史诗》:
《基督山伯爵》:
《白鲸》:
《神雕侠侣》:
《三国演义》:
《西游记》:
《傲慢与偏见》:
《魔戒》: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
《罗密欧与朱丽叶》等莎士比亚戏剧全集:
《战争与和平》:
《白痴》:
……
我们只要稍微概括一下,是不是都可以发现,伟大的故事都有伟大的结构?
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的结构?
结构是一种永恒的东西,跨域时间的限制,就好像终于进化为马的马,在漫长的时间尺度上,有变化,但是基本上来说,仍维持着堪称完美的骨骼结构。
结构的生命力,也恰好说明了,除了“承诺”之外,结构的第二面,乃是“稳固”。
稳固的结构,胜过千变万化。
就好像我们欣赏美人。总是在人的骨骼之上,最后通过体形,五官,谈吐,气质等,显出乍看细微,其实具有千百种美丽的不同美丽。
我们试着去联想一下,一位女性,可能每天出门前,要为十几种具有非常轻微色差的口红选择而苦恼,对有些人来说,“口红不都是红吗?”但对爱美的女性来说,相去不可以道里计。
我们作为作者,写作时,也就没有道理对占据极大比重的结构看得太随意。
所以,一部小说,无论什么类型的小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首先,我们就要有好的结构。就好像美人首先要骨骼健全,匀称和美。
实际上,我们在构思故事时,也许我们没有意识到,但几乎也是在想结构:
一句话的,可以写在腰封上的“结构”。
为什么结构具有跨越时间的力量呢?除了结构的稳固性外,还在于结构具有“可复述性”。
无论是通过网络,还是纸质图书,还是之前的镌刻,结绳记事,故事流传的方式,其实主要还是“复述”:
有人讲,有人听,听的人记住了,再去讲给别的人听。
可复述性在之前是可概括性,之后是可记忆性,三者结合起来,仍然归结为可复述性(只有记得并且记得清晰才可以复述给别人听)。
那么,衡量一个故事的结构,就可以从“可复述性”上入手。由此就可以推导出作品的可看性:
如果你的小说别人看不懂,自然也记不住,又如何向别人复述呢?
从结构入手,一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几乎都全部展现出来,也就是说,抓故事,要抓结构。
结构还有一个非常鲜明的特征,就是有抓力,有陈列性。
就好像你来到一个房间中,空荡荡的,只是一个空间,你可能不会有太多的想象,但你假定它是客厅,在视觉重心处放好沙发,大致放好其他家具,很快,你对客厅的感觉出来了,你会想到这里是否放置一对什么风格的花瓶,那里放一个用于装饰的陈列架……
因为有了好的结构,你会觉得这里可以拓展,那里可以接入一个什么样的新鲜人物,你只会觉得有写不完的故事,是断不会觉得没有故事可写的。
好的结构就有这样的作用,稍微一拓展就有无限风光。
当然,好的结构并非是要有无限的外延,这就回到开始时我们说的,要有呼应,能回到起点。
好的结构当然也要遵循简约、集中等原则。
也就是说,好的结构可以包容万物,无所不包,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一部长篇,中篇或者短篇小说时,会有一种感觉,好像这个故事中已经包含了一切。
能包容一切的当然只有一切,但是,一个好故事,的确可以展现出一切。
好故事可以附丽一切,聚集一切,比如事件、人物、关系、意象等,一个故事只要结构足够好,那么典型事件、人物、关系、意象都可以依附结构而生,都可以展现出美感,当我们发现某处不安其位,数次修改而不能时,可能就是结构上出了问题,就好像一具人体,如果他的手指有一节特别长,在这根手指上做再多装饰,仍会觉得不美,不和谐。
有问题时,返照结构,往往是最好的方法。
所以,我们不但在写自己的故事时,在看别人的故事作为观瞻而不只是为了愉悦时,也可以将自己的视角放得长远一些,鸟瞰一些,“居高临下”,试着从结构去分析,往往会得到很多新鲜的有益发现,好像之前觉得很好的作品,也许并没有那么好,而很多之前也许并不喜欢的名著,经典,这时在看,或者会发现,如此优美,如此稳固,处处展现出世界上最好的光芒。
当我们在谈结构时,也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当我们说一个人美时,多是指她的神采优美,五官端庄,很少会去指她的骨骼,我们在指小说优美时,也常常指的是人物,或者是剧情,甚至文字,而将结构放到一个很不起眼的位置,甚至于脑海中也许根本没有结构的概念,或者是将结构过度简化,当成“开始-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公式,其实是一种很大的偏见。
在很大程度上,结构实在是一部小说最重要的东西。
作者的天赋,几乎全部体现在结构上。
结构还有一点,就是前面说的可概括性。一个故事如果非常容易概括,只要不是它本身过度简单的话,那就是它可概括性强,也就是它的结构好。
当我们看完一个故事,无论看的时候是非常愉悦,还是硬着头皮,只要看完后觉得这个故事很难概括,一般说来,就是不够清晰,也就是结构上存在问题。
然后我们再想想那些我们也许并不如何喜欢,但却非常清晰的故事,是不是也能发现,自己存在“偏见”?
一位作者,在回顾自己的作品时,如果也发现难以概括,一般来说,作品问题都比较大。
一位作者,如果几部作品都存在难以概括的问题,那就说明,作者问题比较大。
怎么来衡量是否容易概括呢,也很简单,就是是否可以清晰地用一句话概括出来。
结构要讲的面很多,但也可以说,很集中,所以今天我们不必讲得太多,大致知道如下几点即可:
1,故事结构非常重要,写作时可以不必再去想人物重要故事重要,更重要的是结构,稳固的,好的结构上,才可以生出好的故事和人物。
2,结构要具备“完整性”,要有“呼应”,要有“交代”,履行“承诺”。
3,结构具有可概括性,可复述性,可记忆性。结构就是腰封上一句话概括出来的东西。
4,结构具有可陈列性,建立在结构上,可以产生很多的好东西,产生的新东西都无比稳固,都在最好的位置上,发挥最大的作用。
5,好的结构遵循简洁,集中的原则,并不是故事复杂,“结构”多变多样就是好结构。好结构必然简洁,必然集中。可以从审美上去看结构。就好像我们看一个可乐瓶,能否从它的弧度和曲线中发现美?这也是一种结构的美感。
6,节奏决定了作品的空间尺度上的畅销,但结构决定了作品的时间尺度上的长销。我们写一部书,终极目标应该还是它要够“好”。
7,要重视结构,看一部小说要从结构入手,从结构分析,从结构审美,也要经常锻炼自己的结构感。结构是一个作者最大的天赋,也是作者可以后天训练的最大的“技巧”。
接下来,我们要谈一谈《摩诃婆罗多》。这是印度,也是全世界的一部伟大史诗,可能也是最伟大的三五部之一。
在之前预告中的故事梗概中,用括号做了标注,是提请大家注意的点,是一种本能的“触发”,可以与自己阅读梗概时的感受相对应。
之后,我们在“触发”之后,用“分析”的方式来看《摩诃婆罗多》和结构,返照自身,如何提升自己的结构感和对小说的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