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社

标题: 中华再造善本——明清编(不全) [打印本页]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7 10:08
标题: 中华再造善本——明清编(不全)
继唐宋编、金元编后。明清編是最新的一套丛编。可惜遗珠不少。而我收集的也不全。大家看看就好。如有需要,可作参证。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7 10:42
鮑氏集十卷(南朝宋)鮑照撰 清初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框高十九·八釐米,寬十五釐米。每半葉十行,行十六字,白口,左右雙邊。
鮑照(四一四?—四六六)字明遠,南朝宋東海(今屬江蘇)人。鮑照少有文思,臨川王劉義慶愛其才,擢爲國侍郎,宋孝武帝時爲太學博士兼中書舍人。臨海王劉子頊鎮荆州,照爲前軍刑獄參軍,掌書記之任。明帝泰始二年(四六六),子頊起兵應晉安王劉子勛反,鮑照殁於亂兵。鮑照文辭贍逸,長於樂府詩,與顔延之、謝靈運合稱“元嘉三大家”,其七言樂府對唐代歌行體詩産生了重要影響。《宋書》卷五十一、《南史》卷十三皆有傳。
鮑照亡於亂兵之際,詩篇散落,南齊永明年間,虞炎奉文惠太子蕭長懋之命搜求撰集。虞炎《鮑照集序》云:“身既遇難,篇章無遺,流遷人間者往往見在。儲皇博採群言,遊好文藝,片辭隻韻,罔不收集。照所賦述,雖乏精典,而有超麗。爰命陪趨備加研訪,年代稍遠,零落者多,今所存者,儻能半焉。”此處儲皇指武帝太子蕭長懋,蕭長懋未即位而卒,則此書編輯當在齊武帝永明年間。
《隋書·經籍志》著錄“鮑照集十卷”,注則曰“梁,六卷”。南朝梁時六卷本之規制可能爲鮑照集的原始面貌。隋以後諸目錄如新舊《唐書》,《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宋史·藝文志》及《文獻通考·經籍考》皆著錄爲十卷。
此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首有南朝齊虞炎序。卷一、二爲賦,卷三至八爲詩,卷九爲疏、表等,卷十爲銘、頌。每卷首列本卷篇次,正文接連而下。版心下鎸刻工,有屈旻、劉中、曲釿、華再興四人,其中屈旻、劉中曾參與南宋初紹興年間的刻書活動。書中玄、弦、殷、朗等字缺筆,避北宋皇帝先祖之諱;又有恒、樹、丸二字缺筆,爲北宋真宗趙恒、英宗趙曙及末帝欽宗趙桓之諱;而南宋帝諱均不避。綜合二者來看,毛氏影抄之底本當刻於南北宋之際。毛扆曾以宋本校正德朱應登本《鮑氏集》,並跋曰“丙辰七夕後三日,借吳趨友人宋本,比校一過”。此處“丙辰”爲清康熙十五年(一六七六),毛氏影抄當在借校之後。
鮑照詩文之宋刻並非僅有一種。此書之底本已與他本文字相校,如卷三收錄擬古詩三十二首均以“代”字爲篇名之首,而目錄《代東武吟》下注云“一本已下並無代字”。又,近世瞿熙邦亦曾校《鮑氏集》,“以‘明刊校宋本’校讀一過,其異處悉記上方,後又以影宋抄再校,異處其與影宋不同者以‘√’記别之”。審其標記處,多爲異寫字,則其“明刊校宋本”所據之宋本與毛氏影抄之底本又不同。
《鮑氏集》宋本無傳。現存最早爲明正德五年(一五一〇)朱應登刻十卷本,其底本爲都穆家所藏,版本不詳;《四庫全書》所據即朱本,其卷次及篇目安排與毛抄底本大致相同。明代張溥《漢魏六朝百三家集》之《鮑參軍集》二卷,重新編排篇目,增加詩歌數篇。此後鮑照詩文集多從朱本或張本而來,然二本文字多有訛誤。毛氏影宋抄本篇目次第、文字内容皆依宋刊原貌,具有重要的校勘價值。楊紹和《楹書隅錄》評價此本云:“是書宋刻久稀,惟汲古閣影宋抄本最稱精善,即盧抱經學士據校本也。顧近世收弆者,大抵轉相過錄,非復毛氏之舊。”
此本紙白如玉,摹寫工雅,周叔弢贊爲所見毛抄中之最精者(《周叔弢批注楹書隅錄》)。書中鈐“毛晉私印”“毛扆之印”印,爲毛氏故物。後黄丕烈得之,盛之木匣,其裝幀原貌留存至今。書中另鈐“汪士鐘讀書”“四經四史之齋”“楊以增印”“海源殘閣”等印,經汪士鐘、楊氏海源閣收藏。後陳清華得此書,一九六五年由國家購回。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7 10:43
楚辭十七卷(漢)王逸章句(宋)洪興祖補注 清初毛氏汲古閣刻本。框高十八·三釐米,寬十三·二釐米。每半葉九行,行十五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左右雙邊。
《楚辭》經漢劉向、歆父子整理後,著錄於《漢書·藝文志》詩賦類屈原賦之屬,東漢王逸作《楚辭章句》,是今傳楚辭最古之完整注本。王逸(生卒年不詳)字叔師,南郡宜城(今屬湖北襄陽)人。官至豫章太守,長於文學,明人輯有《王叔師集》。《後漢書》卷八十有傳。
至南宋初,洪興祖作《楚辭補注》十七卷,又《考異》一卷。洪興祖(一〇九〇—一一五五)字慶善,鎮江丹陽(今江蘇丹陽)人。登宋徽宗政和上舍第,爲湖州士曹,改宣教郎。高宗召試,授秘書省正字、太常博士,後出知真州、饒州,興學闢荒,頗有政績。因忤秦檜而編管昭州,卒,年六十有六。好古博學,著《老莊本旨》《周易通義》《繫辭要旨》《古文孝經序贊》《離騷楚辭考異》等行於世。事迹見《宋史·儒林傳》。
《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五《楚辭考異》條述《補注》及《考異》之撰著過程云:“興祖少時從柳展如得東坡手校《楚辭》十卷,凡諸本異同,皆兩出之。後又得洪玉父而下本十四五家參校,遂爲定本。始補王逸《章句》之未備者。書成,又得姚廷輝本,作《考異》,附古本《釋文》之後。其末,又得歐陽永叔、孫莘老、蘇子容本於關子東、葉少協校正以補《考異》之遺。洪於是書用力亦以勤矣。”可知舊本兼載《釋文》,而以《考異》一卷附後,今皆散入《楚辭補注》各句之下,非洪氏原本之舊。且《釋文》僅可得七十餘條,必非全書;而“補曰”之前,常混入王注之後内容,如《文選》李善注與五臣注,不知何人所竄亂。《郡齋讀書志》卷四上著錄《補注楚辭》十七卷,云“未詳撰人”,實即此書,又引及洪氏自序,今本其序已佚,蓋因洪氏以忤秦檜獲譴,後人有意删之。
《楚辭補注》題“校書郎臣王逸上,曲阿洪興祖補注”。其體例是先列王逸原注,而後補注於下,並以“補曰”二字别之,逐条疏通、證明、辨析,於王注多所闡發,王注未及之處亦多補足。此體例頗爲四庫館臣贊賞,稱其“異乎明代諸人妄改古書、恣情損益,於《楚辭》諸注之中,特爲善本”( 《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四十八《楚辭補注》提要)。目錄後有洪氏《附記》,稱鮑欽止云“《辨騷》非楚詞本書,不當錄。班孟堅二序舊在《天問》《九歎》之後,今附於第一通之末”云云。此本《離騷》之末有班固二序,與所記合。而劉勰《辨騷》一篇仍列序後,不詳其故。四庫館臣推測:“豈但言其不當錄,而未敢遽删歟?”《補注》雖以《章句》爲主,亦頗存舊説,如云“古本”“唐本”等,可考見隋唐及以前《楚辭》古注及諸家校語,亦常引用時人之説,觀陳氏《直齋書錄解題》可知。今古注皆不傳,零章斷句,僅見此書。朱熹後來作《集注》,多取洪氏之説。
晁、陳二目著錄之本久已亡佚,蓋因朱熹《集注》行世,《補注》漸不爲人所重,傳本遂稀。《天祿琳琅書目後編》卷六宋版集部有項元汴家藏本《楚辭補注》一部,今亦不存。明翻宋刻有兩種,一爲明嘉靖間翻宋本(《四部叢刊》影印),一即此本。此外尚有明凌毓枬刻朱墨套印本,爲宋洪興祖、明劉鳳等注,明陳深批點。汲古閣本每卷末題下有“汲古後人毛表字奏叔依古本是正”兩行木記。卷末毛表刻書跋謂“壬寅秋,從友人齋見宋刻洪本,黯然於先人之緒言,遂借歸付梓”,並稱贊“洪氏合新舊本爲篇第,一無去取”,能保存《楚辭》舊觀,學者可以“從紫陽而究其意旨,更從洪氏而溯其源流”。壬寅即康熙元年(一六六二),紫陽乃朱熹。毛表字奏叔,號正庵,汲古主人毛晉之子,故自稱汲古後人。汲古閣本文字優勝,前人已有定論。而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金陵書局重刊汲古閣本因校讎精審,有後出轉精之譽。
此本毛表跋已佚(前引跋文據金陵書局重刊本)。有王國維批校。卷二末有識語云:“丁巳除夕以正德黄勉之刊章句本校此二卷。” 卷三末批:“丁巳除夕復校此一卷。”以朱筆注異文於正文之側,書眉等處有墨筆校語。卷端有“王國維”小印。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7 10:47
高常侍集十卷(唐)高適撰 清初影宋抄本。框高十七·三釐米,寬十三釐米。每半葉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雙邊。
高適(七〇二?—七六五)字達夫,一字仲武,行三十五,郡望渤海,流寓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帶,故被稱爲渤海蓨(今河北景縣)人。少孤貧,落拓不得志,然志存高遠,尚節義,慕功名,志懷經濟,才兼文武,以天下安危爲己任。天寶八年(七四九),張九皋薦有道科,及中第,授封丘縣尉,因不屑官場繁文縟節,厭惡矯揉造作之態,憤而辭官。次年參河西節度使哥舒翰幕,官左驍衛兵曹參軍、掌書記。安史亂起,從玄宗至蜀郡,拜諫議大夫。隨後官淮南節度使,率軍平永王璘之亂。歷任蜀州、彭州刺史,官至左散騎常侍,世稱“高常侍”。受封渤海縣侯。《舊唐書·高適傳》謂其爲“有唐已來,詩人之達者”。永泰元年(七六五)卒,諡曰忠。高適同情民生疾苦,曾親赴邊塞,馳騁疆場,對邊塞生活深有體會。性豪放不羈,《舊唐書·高適傳》稱其爲“負氣敢言,權幸憚之”。其作品沉雄悲壯,《河岳英靈集》謂其詩“多胸臆語,兼有氣骨,故朝野通賞其文”。杜甫《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適虢州岑二十七長史參三十韻》云:“高岑殊緩步,沈鮑得同行。意愜關飛動,篇終接混茫。”高、岑並稱始於此。嚴羽《滄浪詩話·詩體》曰:“高、岑之詩悲壯,讀之使人感慨。”
高適作品之編集,原有天寶七載左右張九皋編、顔真卿作序之詩集,今佚。新舊《唐書》著錄其文集二十卷。《郡齋讀書志》著錄《高適集》十卷,《集外文》一卷,《别詩》一卷。《直齋書錄解題》著錄《高常侍集》十卷。《宋史·藝文志》著錄《高適詩集》十二卷。《天祿琳琅書目後編·明版集部》著錄《高常侍集》書十卷,賦二首,詩二百四十六首,表九首,贊二首,記一首,序一首,祭文一首。卷數與《唐志》合,無序跋。今有《四庫全書》所收明汲古閣影宋抄本《高常侍集》,凡詩八卷、文二卷。又有《四部叢刊》影印明活字本八卷,無刊刻年月及刊刻人姓名,前有《東征賦》《奉和鶻賦》。《中國版刻圖錄》於明銅活字印本《岑嘉州集》下云:“銅活字本唐人集,傳世頗罕,前人多誤認爲宋刻本。原書全目已不可考。范氏天一閣藏三十四家,北京圖書館藏四十六家。觀字體紙墨,疑弘正間蘇州地區印本。”另有明張遜業、許自昌等輯本,皆爲二卷。明楊一統輯《高適集》一卷。敦煌《唐詩選殘卷》《高適詩集殘卷》等,尚存部分佚詩。
宋刊《高常侍集》,清初流傳已稀,多被輾轉影抄。此本爲現存高適作品集之較好版本,入選第二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此本遞藏有序,前有“蕘夫”“翁同龢”“校定經籍之記”“汪士鐘印”等印,説明曾經黄丕烈、翁同龢、汪士鐘等人寶藏。此本字體影印摹寫極精,前數葉連版心原刻字數、刻工姓名等字樣,亦照錄不遺。其影寫底本當爲南宋寧宗趙擴臨御時期刊本。避諱至宋寧宗。又《送渾將軍出塞》中“弦”字缺末筆,當是抄者避玄燁諱,故可斷爲康熙年間或其後所抄。據孫欽善《〈高適集〉版本考》,《高適集》傳世之本有不分體十卷本、分體十卷本、分體詩集本三個系統。此本前八卷爲詩,不分體,亦非編年,每卷前皆題“雜著”,總計詩一百八十九題,二百二十五首。第九卷亦題“雜著”,收賦、贊各二篇,記、序、祭文各一篇。第十卷題“表”,收九篇。此本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7 10:49
雞肋編不分卷(宋)莊季裕撰 清初影抄元抄本。框高二十一·一釐米,寬十四·五釐米。每半葉十一行,行二十一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左右雙邊。
莊季裕(生卒年不詳)名綽,以字行,清源(今屬山西)人,一説泉州惠安人。其父莊公岳在宋哲宗元祐中與黄庭堅、蘇軾、米芾諸人遊。綽學有淵源。呂居仁《軒渠錄》記綽“狀貌清癯,人目爲細腰宮院子”。嘗仕於襄陽、臨涇、.順昌、洪州、澧州、筠州、鄂州、南雄州等處,足迹遍及京西、淮南、兩浙、福建、江西以及廣南等十七路之地。博物洽聞,每到一處即實地考察前人所記,驗證古籍所載,並留意當地民俗民風,爲《雞肋編》的撰寫積纍了豐富資料,故是書對各地習俗、風物記載詳明生動。綽又有《筮法新儀》《灸膏肓法》等書傳世。
“雞肋”蓋典出《後漢書》卷五十四《楊震列傳》:“(曹)操自平漢中,欲因討劉備而不得進,欲守之,又難爲功。護軍不知進止,何依?操於是出教,唯曰‘鷄肋’而已。外曹莫能曉,修(楊修)獨曰:‘夫雞肋,食之則無所得,棄之則如可惜。’公歸計决矣。”季裕取此以名書,意謂此書雖爲小道,亦有可觀之詞。書中或記先世舊聞,或記當代事實,既可爲史家之佐證,兼補正史之闕。如所記紹興初兵馬錢穀之數,爲他書所未載。禁剝桑事亦以此書記載最爲詳備。書中關於摩尼教之條目,歷來爲研究摩尼教者所引用。緙絲、種茶及農作物種植等記載,亦爲研究古代經濟史學者所重視。今世“肥皂”一詞即出於此書,故是書被推爲與周密《齊東野語》相埒。
書前原有紹興三年(一一三三)二月九日莊季裕序,後有至元己卯(十六年一二七九)仲春月觀陳孝先跋,間有朱筆點校。據陳跋,此書乃“莊綽季裕手集也”。自序既題紹興三年,然所記又有紹興九年事,似成書後又有所增補。陶宗儀《説郛》曾錄其二三十條。有汲古閣藏明抄本《説郛》(六十卷,現藏浙江臨海縣博物館)第二十卷末有毛扆短跋云:“第二十卷載《雞肋編》,紕繆百出,幾不可讀。家藏有元人王元伯手抄本,取而校之,改正如右。”此本疑即王氏據抄本所影寫。首卷鈐有“王氏元伯”印可證。王元伯其人待考,《天祿琳琅書目》著錄《龜圖注》亦曾藏其家。此書宋代無刻本,僅有元抄本傳世。傳有明抄本,惜後人未見,故此清影元抄本彌足珍貴。後《四庫全書》收入此書並作删改。清咸豐間胡珽以此影元抄本爲底本,對照文瀾閣本,詳加校勘,以活字本印行,收入《琳瑯秘室叢書》。
是書曾藏元人黄鶴山樵者處,黄鶴山樵者乃元代畫家王蒙。王蒙(一三〇八—一三八五)字叔明,號香光居士,浙江湖州人,後因避亂隱居於浙江杭州黄鶴山,自號黄鹤山樵,亦號黄鶴樵者,係趙孟頫之外孫。此書後藏清汪士鐘處,又轉入涵芬樓,張元濟經手。後入吳鏡汀處,有“鏡汀書畫記”之印爲證。吳鏡汀(一九〇四—一九七二)名熙曾,以字行,號鏡湖,祖籍浙江紹興,居北京,爲北京畫院副院長。是書卷首鈐有“黄鶴山樵者”“王氏元伯”“曾臧汪閬源家”“涵芬樓”“海鹽張元濟經收”諸印,卷末鈐有“鏡汀書画記”印。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7 10:51
武經七書二十五卷 清影宋抄本。框高二十一·三釐米,寬十四·七釐米。每半葉十行,行二十字(《六韜》二十二字),白口,左右雙邊。
《武經七書》含《孫子》三卷、《吳子》二卷、《司馬法》三卷、《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三卷、《尉繚子》五卷、《黄石公三略》三卷、《六韜》六卷。舊題宋朱服、何去非校定。據《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三百三載,元豐三年(一〇八〇)“詔校定《孫子》《吳子》《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李靖問對》等書,鏤板行之”。元豐六年,“丙辰,國子司業朱服言:‘承詔校定《孫子》《吳子》《司馬兵法》《衛公問對》《三略》《六韜》,諸家所注《孫子》互有得失,未能去取,它書雖有注解,淺陋無足採者。臣謂宜去注,行本書,以待學者之自得。’詔:‘《孫子》止用魏武帝注,餘不用注。’《衛公問對》者,出阮逸家,蓋逸倣杜氏所載靖兵法爲之,非靖全書也”(兩條又見《宋會要輯稿·崇儒四》)。又宋何薳《春渚紀聞》卷五《古書托名》條云:“先君爲武學博士日,被旨校正武舉孫、吳等七書。”先君即何去非。則七書之校定,乃朱服總其成,何去非會同勘正。《鐵琴銅劍樓書目》卷十三是書提要引《宋史》“何博士去非爲武學教諭,校《兵法七書》”,據以證明“是出何氏手定也”,今檢《宋史》並無此句。
朱服(一○四八—?)字行中,湖州烏程(今屬浙江)人。熙寧進士甲科,徽宗時官至集賢殿修撰,後黜知袁州。又坐與蘇軾游,貶海州團練副使,蘄州安置。改興國軍,卒。有集十三卷,見《宋史·藝文志》,已佚。《宋史》卷三百四十七有傳。
何去非(生卒年不詳)字正通,浦城(今福建浦城)人。明弘治《八閩通志》稱其學問賅博,有識度,好談古兵法。元豐中,對策論用兵之要,擢優等,除武學教諭。使校兵法七書,書奏,復見褒賞。未幾擢博士。蘇軾見其文,驚曰:“此今班、馬也。”力薦於朝,詔加承奉郎(參見蘇軾《舉何去非换文資狀》)。卒於廬州通判。有文集二十卷、《何博士備論》四卷、《司馬法講義》三卷、《三略講義》三卷。
《太平御覽·經史圖書綱目》有《兵法七書》一部,或以爲即《武經七書》之前身,清章宗源《隋書經籍志考證》疑爲兩《唐書》之《張氏七篇》。《宋史·藝文志》著錄“朱服校定《六韜》六卷,又校定《孫子》三卷,校定《司馬法》三卷,校定《吳子》二卷,校定《三略》三卷”,可見朱、何校刊之後,各書均單行,故宋代史料中,多稱之爲“七書”“兵法七書”,其彙刻定名爲《武經七書》,疑始於南宋(又參《郡齋讀書志》卷三《六韜》條)。前引朱服言《孫子》諸家注互有得失,宜去注,行本書,詔《孫子》止用魏武帝注,餘不用注。今本《孫子》無注,蓋初用曹注,後取體例劃一,注文一併删去。
《春渚紀聞》言何去非受詔校七書時,“以《六韜》《問對》爲疑,白司業朱服,服言:‘此書行之已久,未易遽廢。’”又《直齋書錄解題》卷十二《李衛公問對》條亦致疑於《六韜》《問對》等書之僞妄,但七書仍鏤版頒行武學,“凡武學生習七書兵法”(《宋史·選舉四》),從此廣爲流傳,後世代有翻刻,注本衆多,唯翻刻時七書順序或有不同。明清武科皆用此書試士。今傳世有南宋孝宗光宗間刊本,與此本版式、行款、刻工姓名等均相同,當同出一源(清江標《宋元本書目行格表》誤疑二本不同)。宋本原爲皕宋樓舊藏,今已歸日本静嘉堂文庫。南京博物院藏有宋刻元明遞修本。傅增湘《静嘉堂文庫觀書記》云“北平歷史博物館藏宋本《六韜》乃余在内閣麻袋中檢出者,其版式與此(静嘉堂本)正同”,所云宋本《六韜》今存藏情況不明。
此本抄寫極爲雅飭。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著錄北圖藏清鮑芳如據皕宋樓宋本影抄之本(現寄存臺灣),張蓉鏡跋已視如“唐橅晉帖”,此本價值亦不在彼本之下。瞿氏鐵琴銅劍樓舊藏,有“良士珍臧”“菰里瞿鏞”“虞山瞿紹基臧書之印”“鐵琴銅劍樓”等印。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7 10:55
唐宋諸賢絶妙詞選三卷(宋)黄昇輯 清初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框高二十一·一釐米,寬十五釐米。每半葉十行,行十七字,白口,四周單邊。
黄昇(生卒年不詳)字叔暘,號玉林,又號花菴詞客,宋建安(今屬福建建甌)人,理宗淳祐年間在世。據胡德方《中興以來絶妙詞選序》,昇不事科舉,性喜詩詞。著有《玉林詞》或稱《散花菴詞》,編《絶妙詞選》。毛晉《隱湖題跋》云:“叔暘雅意讀書,顔其居曰散花菴。嘗選唐宋詞及中興以來詞各十卷,曰《絶妙好詞選》。”
黄昇編《絶妙詞選》通行本爲二十卷,前十卷爲《唐宋諸賢絶妙詞選》,收錄一百三十四家詞五百一十五首,始於唐李白,終於北宋王昴,方外、閨秀各爲一卷附之;後十卷爲《中興以來絶妙詞選》,收錄八十九家詞七百六十首,始於康與之,終於洪瑹,附昇自作之詞三十八闋。二書後世合稱《花菴詞選》,共錄詞人二百二十三家,詞一千二百七十五首,各有詞人小傳及評語,爲今存宋代規模最大的詞集。《四庫全書總目》著錄内府藏本《花菴詞選》二十卷,是書提要並云:“觀昇自序,其意蓋欲以繼趙崇祚《花閒集》、曾慥《樂府雅詞》之後,故搜羅頗廣。其中如李後主《山花子》一首,本李璟之作,《南唐書》載馮延巳之對可證。亦未免小有疎舛。然昇本工詞,故精於持擇。自序稱暇日裒集得數百家,而所錄止於此數。去取亦特爲謹嚴,非《草堂詩餘》之類參雜俗格者可比。又每人名之下各註字號里貫,每篇題之下亦閒附評語,俱足以資考核。在宋人詞選,要不失爲善本也。”花源真隱顧起綸更生所撰之《花菴詞選跋》云:“是編爲淳祐間黄叔暘所選,計若干卷,溯自盛唐,迄於南宋,凡七百年。詞家菁華盡於是乎!美哉富矣!猶夫不入楚宮,彌知細腰之多;不逾越海,莫測大貝之廣。昔之玉樹新聲,花間豔染,臨風一唱,遂翩翩有鵠背扶搖之想。假令我輩浮白倚瑟,解嘲度曲,固不可得而廢是編。”
《唐宋諸賢絶妙詞選》十卷本今仍存世者有明萬曆刻本、《四庫全書》本、毛晉汲古閣《詞苑英華》本。此鈔本三卷則錄六十八家詞一百七十二首,無序跋,或云此爲十卷本之初選本,或云爲十卷本之選本,尚待詳考。前人著錄屈指可數,清初始見著錄,錢曾《也是園藏書目》著錄“《花菴絶妙詞選》三卷”,應即此本。
上虞羅振常曾得此本並於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影印行世,羅氏跋云:“《唐宋諸賢絶妙詞選》,宋黄叔暘昇所輯。影宋刊大字本。汲古閣别有刻本十卷。此本僅三卷,蓋叔暘初編本也。計唐(五代)人二十一家詞四十七首,宋人四十七家百二十五首。十卷本則唐詞廣爲二十六家二百四首,宋詞一百八家四百十首。所增不啻倍蓰,且尚有《中興詞選》十卷,皆南宋詞。初本或無南宋詞,或有之而毛氏未全得,均未可知。原本爲毛氏影寫宋刻,後歸汪閬源,又歸文登于氏,而‘汲古閣’‘藝芸精舍’兩書目中均未載。前數年得之袁潘書肆,見其字畫精整,藏印尤精絶。摩挲數月不能終。有長女莊,因重影副本置箧中。頃,偶閲十卷本,取此本相勘,粗比對其家數闋數,因濡筆書其後。時壬戌仲秋。蟫隱記。”
張元濟《涵芬樓燼餘書錄》著錄此本,云:“《唐宋諸賢絶妙詞選》三卷,宋黄昇編,鈔本,一册,毛子晉、汪閻源、文登于氏舊藏。題‘花菴詞客編’……是本每卷各删數家,存者僅六十八,方外、閨秀無一人,且所存諸家,首數亦大有删節。前後無序跋,殆爲選中之選歟。鈔手精整,的是毛氏風格。先後經藝芸書舍、小謨山館收藏。則此毛氏精鈔之價值可知矣。”  
曾經毛氏汲古閣、藝芸書舍、文登于氏、袁克文、涵芬樓遞藏。鈐有“毛晋”“毛晋私印”“汲古阁”“汲古主人”“毛晋之印”“東吳毛氏圖書”“汪振勛印”“梅泉”“振勳私印”“汪士鐘臧”“文登于氏小謨觴館臧本”“湘山心賞”等印。據沙嘉孫《文登于氏藏書考》:于氏爲山東藏書家,于昌遂、昌進藏書頗富,自稱“不夜于氏”,又榮城於清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前屬文登縣,故又稱文登于氏。又有“皇二子”“寒雲鑒賞之跡”“後百宋一廛”“寒雲”“海鹽張元濟庚申歲經收”“涵芬樓”“涵芬樓臧”等印。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7 10:58
李群玉詩集三卷後集五卷(唐)李群玉撰 清道光四年(一八二四)黄氏士禮居影宋抄本 黄丕烈跋。框高十七·七釐米,寬十二·七釐米。每半葉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雙邊。
李群玉(八〇八?—八六二)字文山,澧州(今湖南灃縣)人。晚唐詩人。清才曠逸,專以吟詠自適。好吹笙,擅草書,不樂仕進。裴休觀察湖南,曾厚禮之。大中八年(八五四)入京,宰相裴休、令狐綯薦之,進詩三百篇,受宣宗賞識,授弘文館校書郎。三年後辭官歸里,十二年復東游,卒於洪州(今江西南昌)。死後追賜進士及第。群玉與張祜、杜牧、段成式等皆有交往,與方干唱酬尤多。其生平事迹於《唐詩紀事》《唐才子傳》卷六等書中均有記載。
李氏詩散佚頗多,此集收詩僅二百五十二首。《湖南通志》稱其“詩筆妍麗,才力遒健”。因久居湘沅,崇屈原、宋玉,故所作頗有湖湘民歌氣息。《題二妃廟》《皇陵廟》等詩膾炙人口。辛文房稱其詩能“曲盡羈旅坎壈之情”(見《唐才子傳》卷七)。賀裳《載酒園詩話》也有頗爲公允的評價:“文山雖生晚唐,不染輕靡僻澀之習,五言古頗有素風,但警拔處亦少。其於温、李不爲,亦不能也。”
《新唐書·藝文志》著錄《李群玉詩》三卷、《後集》五卷,爲目前所知最早的著錄。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四庫全書總目》、張金吾《愛日精廬藏書志》、《鐵琴銅劍樓藏書目》、傅增湘《藏園群書經眼錄》、葉德輝《郋園讀書志》等均有著錄。其版本流傳頭緒繁多,以明代刻本、抄本尤爲豐富,而清代版本則校勘精良。《中國古籍善本書目》中錄其版本有十二種之多。其中未提及的還有南宋杭州陳起經籍鋪刻本,世稱“書棚本”,卷中朱印纍纍,爲席虞卿、徐乾學、季振宜、黄丕烈等先後收藏,民國間張元濟編印《四部叢刊》即據此影印。
此本爲黄丕烈據宋本影抄,黄在跋中謂道光三年購得宋刻《碧雲集》《群玉集》兩書,不惜重資請人影抄。又在另一篇序中對所見毛刻與宋本的差異進行了比較:“余家嚮藏舊鈔本《李群玉集》有三本,未知何本爲善,及得宋刻此集,知葉鈔最近,蓋行欸。……毛刻非出宋刻本,故以體分,統前後併爲三卷,或以意改之,抑别有本。七言律羨三首,七言絶羨一首,宋刻皆無之。五言古詩二十四韻一首未有缺,宋刻及抄俱有,而毛刻獨注云缺,則所據必别有本矣。”其中葉抄當指明崇禎三年(一六三〇)葉奕抄本,毛刻應爲毛氏汲古閣刻唐人八家詩本《李文山詩集》。
此本鈐有“黄丕烈”“蕘夫”“蕘圃過眼”“碧云群玉之居”“鐵琴銅劍樓”等印。表明自黄丕烈士禮居散出後,又爲常熟鐵琴銅劍樓所得。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7 11:00
碧雲集三卷(南唐)李中撰 清道光四年(一八二四)黄氏士禮居影宋抄本 黄丕烈跋。框高十七·八釐米,寬十二·九釐米。每半葉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雙邊。
李中(生卒年不詳)字有中,九江(今屬江西)人,郡望隴西(今陝西隴山)。南唐時與劉鈞共學於廬山國學。南唐元宗李璟時嘗仕下蔡,後主時官吉水縣尉。入宋後歷新喻、安福、晉陵等縣令,宋開寶五年(九七二)任新淦縣令,終水部郎中。《唐才子傳校箋》卷七有傳。
李中工詩,在新淦縣令任上自編詩集《碧雲集》,友人孟賓於癸酉年(開寶六年)爲之作序,云“以公五、七言兼六言三百篇,目曰《碧雲集》”。收詩三百多篇,多爲酬唱之作。李中詩集流傳甚少,卷帙亦有不同,《崇文總目輯釋》著錄《碧雲集》三卷,《郡齋讀書志》著錄《李有中詩》二卷,《全唐詩》則編爲四卷。
《碧雲集》曾有宋、元刻本流傳。黄丕烈曾藏宋臨安府陳宅書籍鋪刻《碧雲集》三卷;明毛氏汲古閣刻《唐人八家詩》之《碧雲集》三卷,所據爲元本;清康熙四十一年(一七〇三)席啓寓琴川書屋據宋本刻《唐人百家詩》,有《碧雲集》三卷。毛刻、席刻與黄氏所藏宋本互異,以篇次而言,毛刻、席刻卷上均缺詩八首,宋本則全;宋本、毛本卷中重出一首,席本則無。黄丕烈跋影宋抄本《碧雲集》云:“余見毛刻《碧雲集》,知多闕文。及獲見此集宋刻,初不解毛氏何以有缺,想别有所本也。迨夏間,坊友以毛藏舊抄本來,始知毛刻據元本,故所缺如此。蓋宋元本各有面目在也。抄本中多子晉手校字,可與宋本竝儲。”毛本、席本之底本,今皆無傳,現存《碧雲集》最早的版本即爲原黄丕烈所藏宋本。
道光癸未(三年)三月,黄丕烈於崑山古董鋪中收得宋刻《碧雲集》《李群玉詩集》,二書皆爲宋臨安府陳宅書籍鋪所刻。黄丕烈遂影寫二書,一仍宋本舊貌。《碧雲集》分上中下三卷;目錄及卷端下題著者“登仕郎守新淦縣令知鎮事賜緋魚袋李中”,目錄後有牌記“臨安府棚北睦親坊南陳宅書籍鋪印”一行,版心上記字數,中題卷數、葉數,下記刻工。避諱字有玄、朗、匡、貞、徵、樹、桓、敦等,避至光宗趙惇。季振宜寫於宋本卷末的“泰興季振宜滄葦氏珍藏”十字,影宋本也照原樣抄錄。
至於影寫的時間和緣起,黄丕烈在影宋本《李群玉詩集》跋中提及:購得二書後“海虞友人張君欲丐予讓之”,後“允爲之錄副,月霄欣然從予請,不惜重貲酬鈔胥”。跋作於道光甲申清和中澣日,即道光四年四月中旬。則影寫乃因張金吾亦愛二書,不惜重金請黄丕烈雇胥錄副。《愛日精廬藏書志》著錄《碧雲集》曰“從吳門黄氏藏宋刊本影寫”,後來收藏此書的瞿氏亦於《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著錄曰“此愛日精廬張氏從士禮居所藏宋本影寫”,皆説明此書與張金吾有關。故此《碧雲集》雖由黄丕烈倩工抄寫,但黄氏僅跋曰“予舉此以與月霄賞析之”,又僅鈐“蕘圃過眼”。
此影宋抄本先後經張金吾及瞿氏鐵琴銅劍樓收藏,鈐“鐵琴銅劍樓”,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又,此書影抄所據之宋本清末爲鄧邦述所得,並因而顔其室曰“群碧樓”,現藏中國臺北傅斯年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7 11:06
唐秦隱君詩集一卷(唐)秦系撰 清影宋抄本 傅增湘跋。框高十七·二釐米,寬十二·九釐米。每半葉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雙邊。
秦系(七二○?—八一○)字公緒,自號東海釣客,亦稱爲“秦隱君”,越州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天寶中赴京應舉,未第。天寶末避亂剡山。大曆五年(七七○)相衛節度薛嵩奏爲右衛率府倉曹參軍,不就。大曆末流寓睦州。建中元年(七八○)又客居南安九日山,後歸隱越州。貞元七年(七九一),徐泗濠節度使張建封闢爲從事,加檢校秘書省校書郎。晚年居茅山,年八十餘卒。嘗與劉長卿、韋應物等唱酬。其詩多寫山水隱逸,以五言爲多。生平見《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六、《唐才子傳校箋》卷三。
本集所收秦詩三十九首,其中五絶兩首,五律十五首,七絶十三首,七律八首。此外,末附韋應物《蘇州刺史韋應物答秦十四校書》七絶一首。秦詩語言沖淡平和,言近旨遠,多抒情之作,其中五言尤工,誠如時相權德輿所云:“長卿自以爲五言長城,(秦)系用偏師攻之,雖老益壯。”《新唐書·秦系傳》)韋應物於本集末附詩亦云:“五言今日爲君休。”
據北宋呂夏卿序云:“慶曆六年八月,與弟嗣卿、友人江淵、僧法輝同遊兹亭(案:指後人爲紀念隱君所建之麗句亭),得隱君詩二十九篇於榜。惜乎年代久遠,古人之詩不可得也,又況有遺而不錄者,因攟其外詩八篇以揭諸楹間。”“上人全公居南安觀音院,以吟詠禪觀見稱,喜隱君詩益多,願摹刻之。”可知本書初爲東平呂夏卿所輯集,由僧人全公摹刻。南宋時,右承事郎知泉州南安縣主管學事張端重新鏤版刊刻。紹興二十三年(一一五三)十二月張端跋云:“紹興二十有一年冬十月,端試縣南安。暇日登高士峰,覽君遺跡,見其亭館穨圮,嚮來詩版無復存者,私心竊謂君詩在處應有神物護持,必未遽散逸。既而尋訪,果獲之。因新其棟宇,錄而置諸楹間,仍鏤版以廣其傳,庶幾霑君之膏馥者,於君不能忘,則他日全編或出焉。舊本所錄有可疑者,姑存之,不敢以意改也。”此本即據端刻所抄,爲現存各種版本中最佳者。傅增湘曾跋此書云:“隱君詩,余曾得明活字本校過。今以此本覆勘,增訂竟達百許字,爲之忻快無已。呂序、張跋各本所無,尤足貴也。”
此書乃清人據宋紹興間張端本影寫,書中有“稽瑞樓”印和“鐵琴銅劍樓”印,可知本書曾經清代藏書家陳揆和瞿氏收藏,現存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7 11:36
臺閣集一卷(唐)李嘉祐撰 清初影元抄本。框高十七·二釐米,寬十二·八釐米。每半葉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雙邊。
李嘉祐(生卒年不詳)字從一,趙州(今河北趙縣)人。唐天寶七年(七四八)進士,授秘書正字。至德、乾元間謫鄱陽,後移江陰令,上元中出爲台州刺史,大曆中爲袁州刺史。與李白、劉長卿、錢起、皇甫曾和皎然等交識。嘉祐善爲詩,風格綺靡,長於七律。中唐李肇《唐國史補》載王維曾化用其詩句。高仲武《中興閒氣集》評李嘉祐:“往往涉於齊梁,綺靡婉麗,蓋吳均、何遜之敵也。”王夫之《唐詩評選》亦稱其爲“中唐第一佳手”。
《崇文總目》著錄“李嘉祐詩一卷”,《郡齋讀書志》作二卷,《直齋書錄解題》作“李嘉祐集一卷”,又云“亦號《臺閣集》”。 李嘉祐詩集《四庫全書》未收。李肇稱王維取用“水田飛白鷺,夏木囀黄鸝”以爲七言,此詩今僅存此殘句,知其詩篇早有佚失。李嘉祐詩集至遲在南宋初已付梓。“建炎三年正月甲申郡守陽夏謝克家”所作《李嘉祐詩集序》云:“右李嘉祐詩一卷,以數本參校既定”,“郡之黄唐悉著唐刺史名氏,至有百餘人,能自表見者無幾。嘉祐獨以詩(按:原脱‘傳’)可貴也,因刻印以遺邦人”。謝克家曾於北宋紹聖年間知台州,此集乃爲表彰前賢而刻。
李嘉祐詩集宋本無傳,存世單行本僅有黄丕烈舊藏兩種《臺閣集》抄本。通行者則爲唐人詩集叢編本,如明活字本《唐五十家詩集》、毛氏汲古閣《唐人八家詩》、席氏琴川書屋《唐詩百名家全集》。其中明活字本《李嘉祐集》分爲二卷,並按詩體編次,乃明人重編。其餘皆名爲《臺閣集》,不分卷,詩歌編排順序相同。諸本皆收詩一百二十九首。其中兩種明抄本、毛刻本、席刻本尚存宋謝克家序。諸本面貌大略相同,亦可表明現存李嘉祐詩集基本保存着宋代謝克家本的内容。
此本題名《臺閣集》,無目錄,無謝克家序,黄丕烈舊藏。黄丕烈曾藏三種《臺閣集》:一爲毛氏汲古閣舊藏抄本;一爲明劉成德刻《李嘉祐詩集》五卷本;另一即此本,黄丕烈稱之爲“精抄本”。黄氏於汲古閣舊藏本跋謂“精抄本無目與序”,又云“彼精抄亦無宋諱,想亦出元本也”。然書中僅見之兩處“玄”“弦”均缺末筆,一爲詩題《同皇甫冉登重玄閣》,一爲《冬夜饒州使堂餞相公五叔赴歙州》詩中“丞相過邦牧,清弦送羽觴”句。書中並無其他宋諱,其他各本亦未見避諱,則此處缺筆蓋爲此本抄寫之時避清聖祖玄燁之諱所致。此本字畫端謹、繕寫精整,無勾畫點抹,頗有影寫本風貌。稱此本爲清初影元抄本較爲可信。
現存諸本文字互有出入。相與校勘,毛氏汲古閣舊藏抄本與其所刻《唐人八家詩》本文字接近,而與他本差别較大。如《至七里灘作》“遷客投于越”句中的“于”,他本皆誤作“干”;《憶楚州史君弟》,他本詩題皆作《白田西憶楚州史君弟》,題下並有“六言”二字;《送元侍御遥荆南幕府》中的“遙”,他本皆改正爲“還”;以上皆爲二本與他本相異處。毛氏舊藏抄本後歸黄丕烈,黄氏又曾將己藏三種《臺閣集》互校,謂劉本字句多同於精抄本。劉本今不傳,則此精抄本保留了有别於毛本的版本狀況。
此本鈐“丕烈”“士礼居”“汪士鐘印”“鏡汀書画記”“常熟翁同龢藏本”“均齋秘笈”“金德鑑印”“雙琯閣”等印,知其曾經清黄丕烈、汪士鐘、翁同龢及晚清金德鑒等收藏。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7 11:37
剪綃集二卷(宋)李龏撰 清初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每半葉十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雙邊。
李龏(一一九四—?)字和父(一作仲甫),號雪林,荷澤人,家居吳興三匯之交(今屬浙江)。效元、白歌詩,無意仕進,但據其《八月三十日小園桂香清甚招同僚吟賞憶劉判官葉令君》一詩,似曾短期出仕。年登髦期,自作墓誌。無子,死後葬河道兩山間,種梅百株,趙德符題曰“宋詩人雪林李君之墓”。有《吳湖藥邊吟》《雪林采蘋吟》《雪林撚髭吟》《雪林漱石吟》《雪林擁蓑吟》等,均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南宋陳起所編《江湖後集》李龏詩一卷。此外,李龏編有《唐僧弘秀集》十卷,另有集句詩《梅花衲》一卷、《剪綃集》二卷傳世。《江湖後集》卷二十中有其小傳,《湖州府志》卷九十亦有傳。
集句始盛於宋代,當時與聯句、摘句相媲美。至南宋漸盛,有别錄成集者,《剪綃集》即爲其一。《四庫全書總目》之《香屑集》提要論及此,曰:“有唐一代無格不備,而自韋蟾妓女續《楚詞》兩句之外,是體竟亦闕如。至北宋石延年、王安石閒以相角而未入於集。孔武仲始以入集,而别錄成卷,尚未單行。南宋李龏之《梅花衲》《剪綃集》,文天祥之《集杜詩》,始别著錄。”
《剪綃集》現存版本甚多,大都收於宋人詩文合集中,如毛氏汲古閣刻本《詩詞雜俎》,清趙氏小山堂抄本《南宋群賢小集》,清知不足齋抄本《宋八家詩鈔》,清金氏文瑞樓抄本《宋人小集》及清抄本《兩宋名賢小集》《群賢小集》《南宋群賢詩》等。此汲古閣影宋抄本之行款格式、字迹風貌悉仿宋本。卷末題“臨安府棚北大街陳解元書籍鋪印行”,知此書原爲南宋詩人陳起書坊所刻。其上卷除五言律詩一首外,餘皆古體詩,共二十八首,下卷共九十首,皆七言絶句。詩句均集自唐人,每詩前標明出於何人。
此本有“汲古主人”“毛晉”“毛晉之印”“毛氏子晉”“希世之珍”“宋本”等印,書衣有翁同龢題書名,可知曾先後爲毛氏汲古閣、翁同龢等所收藏,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7 11:50
梅花衲一卷(宋)李龏撰 清初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每半葉十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雙邊。
李龏生平爵里、學行業績簡況,前錄清初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剪綃集》時已介紹。
集句始盛於宋代,當時與聯句、摘句相媲美。至南宋漸盛,有别錄成集者,《剪綃集》即爲其一。《四庫全書總目》之《香屑集》提要論及此,曰:“有唐一代無格不備,而自韋蟾妓女續《楚詞》兩句之外,是體竟亦闕如。至北宋石延年、王安石閒以相角,而未入於集。孔武仲始以入集,而别錄成卷,尚未單行。南宋李龏之《梅花衲》《剪綃集》,文天祥之《集杜詩》,始别著錄。”
《梅花衲》爲集前人詩句詠梅七絶,收詩二百十一首,其中七言絶句一百四十六首、五言絶句六十五首。編者序曰:“此集實如野僧敗襖,將新捺舊,拆東補西,元無一片完物,非衲而何?”可見此書編輯不易。因其内容頗具雅趣,嚮爲藏書家所推重。而《全宋詩》以此書補遺校勘,其文獻價值亦頗可觀。
《梅花衲》現存版本甚多,大都收於宋人詩文合集中,如清冰蕸閣抄本《六十家名賢小集》,清趙氏小山堂抄本《南宋群賢小集》,清知不足齋抄本《宋八家詩鈔》,清金氏文瑞樓抄本《宋人小集》及清抄本《兩宋名賢小集》《群賢小集》《南宋群賢詩》等,而以汲古閣影宋抄本爲佳。卷首有寶慶三年劉宰序,卷後有淳祐二年李龏自序,首末均有牌記,卷首爲“臨安府棚北大街睦親坊南陳宅書籍鋪印”,卷末爲“臨安府棚北大街睦親坊南陳解元書籍鋪刊行”,知此書係南宋詩人陳起書坊所刻,此抄本之祖本當即此,行款格式、字迹風貌悉仿宋本。
此本鈐有“汲古閣”“毛晉”“毛晉之印”“毛氏子晉”“希世之珍”“宋本”等印,書衣有翁同龢題書名,可知曾先後爲毛氏汲古閣、翁同龢等收藏。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7 11:51
虛齋樂府二卷(宋)趙以夫撰 清初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框高十七·四釐米,寬十二·八釐米。每半葉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雙邊。
趙以夫(一一八九—一二五六)字用父(用父或誤作用文,虛齋或誤作虛舟),號虛齋,晚號芝山老人,宋宗室,長樂(今屬福建)人。宋寧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進士,知監利縣。纍官至資政殿學士、禮部尚書兼侍讀。與劉克莊同修國史,且以詩詞相唱和。所著甚富,傳世有《易通》六卷(《四庫全書》收錄)、《虛齋樂府》二卷。事迹具劉克莊《後村大全集》卷一百四十二《虛齋資政趙公神道碑》。
《虛齋樂府》分上下二卷,詞凡六十八闋,多填長調。“其倚白石自度曲者:如《角招》第二韻九個字,可爲姜集誤衍一字佐證;如《揚州慢》歇拍十一個字,可證姜詞以三字四字分讀,於義爲長。《探春慢·四明除夜》云‘鯨海停波’,殆指迅速消弭監軍擅斬禁卒激變事。又張榘《芸窗詞》附錄虛齋二首,語較平實,疑是初稿,與本集比勘,可見後來修削之功。”(饒宗頤《詞籍考》)可見此集有其文學成就,亦於詞學研究有益。
汲古閣影宋抄本卷前有自序,題“淳祐己酉中秋芝山老人”。卷末有“臨安府棚前北睦親坊南陳解元書籍鋪刊行”條記一行。汲古閣刻詞集甚夥,而此集未刻。影抄底本已失傳,此爲傳世最古本。避諱不嚴謹,“徵”字缺末筆,“殷”字或缺或不缺。曾經黄丕烈收藏,書末有黄氏跋尾,述收書始末。《虛齋樂府》又有錢曾述古堂影宋抄本二卷,亦歸黄丕烈,黄氏曾請顧千里以汲古閣本校述古堂本。顧氏《思適齋序跋》卷四謂述古堂本“每有不審”,“如上卷《夜飛鵲》云‘竹枕綀衾’,《玉篇》糸部已收‘綀’字,《集韻》曰:‘綀綌屬,後漢禰衡著綀巾’,《類篇》同於六書假借,亦用‘踈’,此作‘練’,誤矣。他皆準是。其下卷《摸魚兒》當於‘長堤路’句换頭起,又《荔枝香近》當云‘涼館薰風遶’以押韻,毛本訛,與此無異,則似宋槧已如是者也”。可見汲古閣本抄寫之精。《天祿琳琅書目》卷四《周易輯聞》條云:“明之琴川毛晉,藏書富有,所貯宋本最多。其有世所罕見而藏諸他氏不能購得者,則選善手以佳紙墨影鈔之,與刊本無異,名曰影鈔。一時好事家皆争仿效,以資鑒賞,而宋槧之無傳者賴以傳之不朽。”《虛齋樂府》即其一例。民國間陶湘曾據以影刊。
鈐有“子晉書印”“汲古閣”“子晉私印”“汲古主人”“竹垞”“黄丕烈印”“蕘圃”等印。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7 11:54
唐中興閒氣集二卷(唐)高仲武輯 清初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框高十七·八釐米,寬十三釐米。每半葉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雙邊。
高仲武,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詳,約生活於唐代宗大曆時期。《唐中興閒氣集》卷首自署“渤海高仲武”,但唐人喜署郡望,故渤海可能僅爲其郡望而非籍貫。高仲武除編選《中興閒氣集》外,尚著有《格律異門論》及《譜》三篇(見本書卷下孟雲卿評語),惜均已佚。
《中興閒氣集》爲今存唐人選唐詩中的重要選本之一,歷來受到唐詩研究者的重視。《中興閒氣集》成書之由,據編者高仲武在序中所言:“唐興一百七十載,屬方隅叛涣,戎事紛紜,業文之人,述作中廢。粵若肅宗、先帝,以殷憂啓聖,反正中原。伏惟皇帝,以出震繼明,保安區宇,國風雅頌,蔚然復興。所謂文明御時,上以化下者也……起自至德元首,終於大曆暮年……命曰《中興閒氣集》。”按,唐代安史之亂後,肅宗、代宗兩朝戡平叛亂,史稱中興。至於“閒氣”二字,蓋源於“正氣爲帝,閒氣爲臣”的古代讖諱之説,即謂所選爲諸臣之作。由此可見,本書專選肅、代時期作品,故名爲《中興閒氣集》。
過去學界多以序文所言“伏惟皇帝”之皇帝爲代宗,又據“起自至德元首,終於大曆暮年”,認爲《中興閒氣集》成書於大曆末。然由“大曆暮年”一語可知,此序必然作於代宗駕崩之後,即大曆十四年四月以後,故“伏惟皇帝”之皇帝實指德宗。傅璇琮先生認爲,此集的編選時間當在貞元初年,較爲可信。
《中興閒氣集》共收作者二十六人,作品共一百三十四首。其中,錢起十二首、張衆甫三首、于良史二首、鄭丹二首、李希仲二首、李嘉祐八首、章八元二首、戴叔倫二首、皇甫冉十三首、杜誦一首、朱灣八首、韓翃七首、蘇涣三首、郎士元十二首、崔峒九首、張繼三首、劉長卿九首、李季蘭六首、竇參三首、道人靈一四首、張南史三首、姚倫二首、皇甫曾五首、鄭常三首、孟雲卿六首、劉灣四首。此書大致反映出至德至大曆間詩壇的主要面貌。從取捨標準來看,高仲武特别推崇錢起、郎士元,將二人列爲上下卷之首,而皇甫冉則爲入選作品最多者,達十三首。此集多爲贈别酬和、留連光景之作,也有少數反映民生疾苦的篇什。在藝術上追求清逸幽遠之境,所製多爲五言。高仲武在《序》中提出“體狀風雅,理致清新”的選取標準,基本符合當時詩風的特點。此書在每家姓氏之後,皆“略敘品彙人倫”,其中不乏精闢見解。如評劉長卿“大抵九首已上,語意稍同,於落句尤甚,此其思鋭才窄也”,頗有見地。但也有品評高下失當之處,如評郎士元《鄭儀宅送錢大》開頭兩句“暮蟬不可聽,落葉豈堪聞”爲“工於發端”,實則“聽”“聞”犯合掌對,微有小疵。鄭谷《讀前集二首》云:“何事後來高仲武,品題《間氣》未公心。”説他不如殷璠《河岳英靈集》品評公允。陸游《跋中興閒氣集》也指責他“評品多妄”“議論凡鄙”。
傅璇琮對《中興閒氣集》的版本系統進行了較爲全面、細緻的梳理,並將諸多可考較早的存世版本歸納爲四種:一是清初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二是明萬曆本;三是明嘉靖本,即《四部叢刊初編》影印本,與萬曆本字句正合,可視爲同一系統之版本;四是汲古閣刻《唐人選唐詩本》,其異於影宋抄本者往往與嘉靖本同。
錢曾《讀書敏求記》謂得宋鋟本,如朱灣《詠玉》一首,“玉”字作“三”,蓋每句皆藏“三”字義也。後人不解詩義,反以“三”爲訛字,妄改爲《詠玉》。此本則徑作“詠三”。又,凡刻本原缺高仲武自序及張衆甫、章八元、戴叔倫、孟雲卿、劉灣五人評語,都見於何焯校記。自元至明,刻本皆然。但此本則爲清初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貞”“玄”“恒”等字均缺末筆,錢曾所言刻本不完者,此本皆具。
有“宋本”“甲”“汲古主人”“子晉”“毛晉私印”“三十五夆園主人”“汪士鐘印”“周暹”等印。由鈐印可知此書出自毛氏汲古閣,曾爲汪士鐘所藏,後爲周叔弢所得。新中國成立後,周氏將此書捐贈國家,後入藏北京圖書館,即今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7 12:03
六朝事迹編類二卷(宋)張敦頤撰 清初馮知十家抄本 馮知十校 馮武校並跋。框高十六·一釐米,寬十三·一釐米。每半葉十行,行十六字,黑口,左右雙邊。
張敦頤(生卒年不詳)字養正,歙州婺源(今屬江西上饒)人。南宋紹興八年(一一三八)進士,由南劍州教授歷知舒、衡二州,致仕。著有《柳集音辯》《衡陽圖志》等。
是書爲訂補此前建康史志而作。張敦頤紹興庚辰(三十年)自序云:“余因覽《圖經》《實錄》,疑所載六朝事尚有脱誤,乃取《吳志》《晉書》及宋、齊而下史傳與夫當時之碑記,參訂而考之。分門編類,綴爲篇目,凡十有四卷。雖猥陋無益於治道,然展卷則三百餘年興衰之迹若身履乎其間,非徒得之於傳聞而已。”書中多處徵引《圖經》,其中一處寫明爲《金陵圖經》,疑張敦頤所覽即《金陵圖經》。《實錄》指《建康實錄》,書前韓仲通序謂“高陽許嵩作《建康實錄》,文多汗漫,參考者疲於省閲。新安張養正裒舊史而爲《六朝事迹編類》”。 《六朝事迹編類》專記六朝時期建康古迹之興廢,分總敘、形勢、城闕、碑刻等十四門,體例整潔、隱括宏富,爲上承《建康實錄》、下啓[景定]《建康志》的重要著述。書中於“總敘門”力主駐蹕建康,亦爲南宋初年朝野不滿偏安、希望移都以提振士氣的反映。另據今人張忱石統計,書中徵引六朝至宋典籍八十餘種、詩作近百首,多爲亡佚之作,頗具輯佚校勘價值,其中“碑刻門”尤資考鏡。 是書流傳不廣。南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有“《六朝事迹》二卷《南朝宮苑記》二卷,不知何人作。記六朝故都事迹頗詳”。《宋史·藝文志·故事類》則著錄爲“張養正《六朝事迹》十四卷”。檢此後歷代藝文志,此書題名及内容皆與張敦頤之書相類。又此書分類編排,韓仲通序所言《六朝事迹編類》與之契合,《直齋》《宋史》皆作《六朝事迹》,當爲簡稱。 此書最早當爲韓仲通於紹興二十九年至三十一年知建康期間主持刊刻,書前紹興三十年韓序云:“余叨守建康,養正適以議郎居幕府,因取其書,刊於此邦。” 此後諸刊本亦有十四卷、二卷本兩個系統。十四卷本以十四門分卷,與張敦頤自序所言相合;二卷本則以前五門爲卷上、後七門爲卷下。分卷雖異,内容約略相同。現存十四卷本有清道光二十年(一八四〇)張寶德刻本、清光緒十三年(一八八七)寶章閣仿紹興建康府學刻本。前者的底本爲曹寅舊藏抄本,朱緒曾據其中避諱定爲宋抄;後者底本之末葉有刊刻題記“建康府學開鏤 司書黄永弼校勘 紹興三十年十月 日”二行,後附衆官結銜,重刊本因而標爲“仿宋紹興建康府學本”。二卷本有明吳琯《古今逸史》本、《四庫全書》本、清嘉慶沈兆澐刊本(見《藏園訂補郘亭知見傳本書目》)。 是書亦存明清抄本多種,此馮知十家抄本爲其中之一。馮知十(?—一六四四)字彦淵,因仰慕岳飛更名鵬舉,蘇州府常熟(今江蘇常熟)人,縣學生。明末,清兵至邑,格鬥死。知十子武,字竇伯,號簡緣,從叔父馮班習書法,著有《書法正傳》《遥擲稿》等。此本首有韓仲通序,次目錄,次張敦頤自序,結銜爲“左奉議郎充江南東路安撫司幹辦公事”。分上下二卷,卷端題“新安張敦頤編”。抄本已刷印邊欄,外鎸“馮彦淵臧本”五字,與《書林清話》“明以來之抄本”所言“馮彦淵抄本,格闌外有‘馮彦淵臧本’五字”相合。
此本經馮知十、馮武父子三次手校。書末馮武識曰“先府君彦淵公手校”;清順治五年(一六四八)又識“太歲戊子端午後,長武重校畢”;順治十年,馮武又“借得宋刻,亟爲勘對,復見是編面目,然後册已是印鈔本子”。書中校對文字有朱、藍、墨三色,其中朱筆多在原文字上徑改,又有校改增補;藍筆(僅“山崗門”幾處)、墨筆有在朱筆上之改動,且墨筆除校補文字外還有版式的説明,如“宋板十行十八字”“細字夾註後倣此”等。據其改動痕迹,朱筆所校爲先,墨筆最末,且墨筆乃馮武據宋本重校。此本於第一、三、六、十門末,皆有墨筆“較訖”字樣;下卷雖有少許文字改動但已無版式之説明,此因馮武所假宋本已有配補,故其於江河門第五卷末識曰:“已上照宋板較訖,以下不復可得矣。”另,馮武校書雖已在清順治,但“較”字仍避明末之諱,蓋繼其父馮知十抗清之意。 馮氏抄、校底本皆爲二卷,並均保留宋諱,如玄武湖作真武湖、貞觀作正觀、遇“皇朝”頂格書寫等。底本明顯的一處訛誤是將北宋詩人“楊修之”(名備,字修之,楊億之弟)誤爲“楊修”;而馮武據宋刊勘對,並未校出。此誤現存諸十四卷本無,而爲明代吳琯的《古今逸史》二卷本所有;但馮抄、馮校文字又與《古今逸史》有出入。因《六朝事迹編類》之二卷本早在南宋已有流傳,故可説馮抄、馮校與《古今逸史》本屬同一版本系統,但並無相承關係。 是書爲有關建康史事的重要著作,但成書之初流傳不廣,至明代始輯入《古今逸史》,明清之際因衆人抄錄流傳稍廣,至清代始有十四卷本之重刊。馮武於書末跋曰:“今人耳食相尚,至以此爲奇書,家錄一册,沾沾自喜,不暇校讎,至有脱落數行,增入助語,以夾註作正文,傭書之弊也。”馮抄底本亦可謂錯訛纍纍,僅補大段脱文就十餘處,足以見馮氏父子校勘之辛勤。 《書林清話》以“常熟馮己蒼舒、馮定遠班、馮彦淵知十兄弟一家鈔本”爲“明以來鈔本書最爲藏書家所秘寶者”十三家之一,謂之“皆竭一生之力,交换互借,手校眉批,不獨其鈔本可珍,其手迹尤足貴”。此本鈐“馮氏藏本”“馮彦淵讀書記”“馮長武印”印,知爲馮氏家藏舊本;後爲鐵琴銅劍樓所得,鈐“鐵琴銅劍樓”印,並著錄於《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7 12:04
洛陽伽藍記五卷(北魏)楊衒之撰 明末毛氏綠君亭刻本 毛扆、黄丕烈、周星詒、周寅校並跋 薛雪、顧廣圻跋。框高二十·三釐米,寬十三·三釐米。每半葉八行,行十八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四周單邊,無格。
楊衒之,“楊”一作“陽”,又作“羊”,今人范祥雍《洛陽伽藍記校注》認爲陽、羊皆誤。生卒年不詳。北魏北平(今天津薊縣一帶)人。北魏孝莊帝永安中(五二八—五三〇)爲奉朝請。帝躍馬射於華林園,讀三國魏明帝《苗茨之碑》,衒之於“苗茨”之釋,衆咸稱善。後爲期城太守,遷撫軍府司馬。東魏孝静帝武定五年(五四七),因事過洛陽,時值戰亂之後,東魏遷都於鄴,洛陽城廓崩毁,寺廟斷壁殘垣,荒煙蔓草,衒之見而生黍離麥秀之悲,乃撰《洛陽伽藍記》。後爲秘書監,曾上書孝静帝,謂釋教虛誕,有爲徒費,乞立嚴勒,知其真僞,然後佛法可遵。未被採納。《洛陽伽藍記》以散文加駢句形式,描述洛陽寺院之宏麗、宮室之奢華、園林之精妙、風土人情之特色,皆逼真生動,爲後人所傳誦。
此書前自序中,楊氏先勾勒了北魏時洛陽寺觀的繁華狀況,繼而表述緣起曰:“至武定五年(五四七),歲在丁卯,余因行役,重覽洛陽。城郭崩毁,宮室傾覆。寺觀灰燼,廟塔丘墟。墻被蒿艾,巷羅荆棘。……京城表裏,凡有一千餘寺,今日寮廓,鐘聲罕聞。恐後世無傳,故撰斯記。”因知此書乃楊氏重返洛陽之後所發的興廢之嘆。
是書正文共五卷,按城内、城東、城南、城西、城北順序,分别記述北魏洛陽城内比較有影響佛寺的興建過程、鼎盛狀況及一些典故雜談。書中全面介紹的佛寺有四十所,簡略提及的有四十五所。
是書雖以寺院爲綱,但撰述中却記載了許多當時的政治事件、風俗習慣、人物風情、地理沿革及鄉野傳聞等内容,因此,除對研究南北朝佛教史有重要價值外,對研究和瞭解北魏末年的社會政治、經濟生活、民風習俗及北魏洛陽城建置、坊巷、變遷等,也具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正如四庫館臣所云:“其文穠麗秀逸,煩而不厭,可與酈道元《水經注》肩隨。其兼敘爾朱榮等變亂之事,委曲詳盡,多足與史傳參證。其他古迹藝文,及外國土風道里,採摭繁富,亦足以廣異聞。”
此書今存明代刻本數種,以如隱堂本、吳琯本及此本較爲有名。但是書傳抄既久,難免魚魯亥豕,且自兩宋以降,已有正文竄入注文、注文誤入正文的現象出現,因此明刻諸本間也各有優劣。
此本每葉版心下方均標“綠君亭”字樣。“綠君亭”乃毛晉早期刻書之堂號,以校勘水平較高、刊刻質量上乘而知名。加之至今存世稀少,益顯珍貴。然而,毛氏刻書雖以精審見稱,但此本中仍留下了不少遺憾,乃至其子毛扆在手跋中都不得不發出“惜乎!付梓之時,未見點竄筆迹,遂致涇渭不分。深痛此書之不幸”之嘆。其後,毛扆、黄丕烈、周星詒、周紹寅等名家相繼以他本對此本進行較爲詳備的勘校,爲此本增添了不少資料與藝術價值。
此本鈐“虞山毛扆手披”“黄丕烈印”“星詒”等印,知其流傳有緒。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7 12:10
珊瑚木難不分卷(明)朱存理輯 稿本王廣、翁方綱、楊繼震跋 顧渚題詩並跋又錄文徵明、文震孟、呂一經等詩翰。每半葉十六行,行三十字,無格。
朱存理(一四四四—一五一三)字性甫,又字性之,號野航,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代藏書家、學者、鑒賞家。博學工文,以布衣終。與同郡文人學者李應禎、吳寬、沈周、祝允明、文徵明等友善。文徵明《朱性甫先生墓誌銘》謂其“聞人有奇書,輒從以求,以必得爲志。或手自繕錄,動盈筐篋。群經諸史,下逮稗官小説,山經地志,無所不有,亦無所不窺”。[乾隆]《江南通志》云:“元季明初,中吳南圃何氏、笠澤虞氏、廬山陳氏,書籍金石之富,甲於海内。繼其後者,存理其尤也。”纂集有《珊瑚木難》《經子鈎元》《吳都獻徵錄》《名物寓》《野航漫錄》《鶴嶺隨筆》《鐵網珊瑚》等。生平事迹見《國朝獻徵錄》卷一百十五。
《珊瑚木難》主要輯錄元至明初的書畫題跋及有關詩文,部分題畫詩不見前人文集,詩文輯佚頗可採擇。《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云:“兹編悉載所見字畫題跋,其卷中前人詩文世所罕睹者,亦附錄焉。”每種下具記得自某氏,大約皆出於杜東原、沈周、黄應龍、沈維時、王雲松、趙思式諸人所藏。每條結尾間附題跋,記其年月或記得於某處詩文,其中有辛丑、壬寅、乙巳、丙午、戊申、壬戌諸年所記。考性甫生於正統九年(一四四四)甲子,卒於正德八年(一五一三)癸酉,年七十,故此稿應爲成化、弘治間所成。
《珊瑚木難》久無版刻,長期以抄本流傳,轉相傳寫,訛脱頗多。楊紹和《宋存書室宋元秘本書目》、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丁仁《八千卷樓書目》、陸心源《皕宋樓藏書志》、耿文光《萬卷精華樓藏書記》,皆著錄有《珊瑚木難》抄本。清修《四庫全書》收《珊瑚木難》八卷,爲兩淮鹽政採進本,並“詳加釐正,而闕其所不可知者,著之於錄”。
一九一五年,張鈞衡刻《適園叢書》,收《珊瑚木難》八卷,據張鈞衡後跋言,“此書出於湖州瓜纑外史章綬銜家,爲明崇禎元年(一六二八)王廣所抄,據莪齋跋,爲野航原本,並有墨癡道人顧渚跋,……又假柯遜庵(柯逢時)中丞藏本補足,遂梓入叢書以傳之,歲在旃蒙單閼(一九一五)冬月,烏程張鈞衡跋”。可知《適園叢書》所據底本爲章綬銜家藏抄本(現爲南京圖書館所藏清抄本,有章綬銜校並跋、丁丙跋),並借柯逢時家藏本補充,然所刻頗爲粗糙,錯誤頗多。此稿本爲朱氏手稿,書内間有朱墨點校,爲《珊瑚木難》現存最初之稿本,可與四庫本、《適園叢書》本及各抄本互校,極具校勘價值。
此稿本鈐“吳門朱存理印”“墅航”“文徵明印”“文休承氏”“文嘉之印”“肇錫余以嘉名”“文起”“王廣之印”“顧渚之印”、“秀峰賞鑒”(汪啓淑)、“何焯私印”“翁方綱”“楊繼震印”“周暹”諸印,因知迭經文徵明、文嘉、王穉登、王騰程、顧渚、楊繼震、周叔弢等遞藏。文嘉於萬曆二年甲戌(一五七四)曾裝潢題籖,今佚。王騰程號莊叟,其子王廣,號莪齋,崇禎二年復跋於前,並又加重裝。後又歸於顧渚,復題記於前後。顧渚號渚山,又號墨癡道人,第一册尾有呂一經所作《墨癡小傳》,及文震孟、文徵明、吳偉業贈詩,從字體上看,似皆爲顧渚山過錄。清道光藏書家楊繼震又跋,繼震字幼雲,漢軍鑲黄旗人,收藏甚富,金石、圖書皆收羅,家有“石筝館”“雪蕉館”“星風堂”,自稱自少至長,嗜書彌篤,積數年所得,藏書數十萬卷。此稿本最後由周叔弢先生捐入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7 12:36
翰苑群書二卷(宋)洪遵輯 明抄本 傅增湘等跋並題詩 陳寶琛、夏孫桐、邵章、陳雲誥、郭則澐、俞陛雲題記。框高二十二·四釐米,寬十七·五釐米。每半葉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四周雙邊。
洪遵(一一二〇—一一七四)字景嚴,號小隱,饒州鄱陽(今屬江西)人。紹興十二年(一一四二)中博學宏詞科,賜進士出身,除秘書省正字。通判常、婺、越三州。二十八年爲起居舍人,遷翰林學士兼權吏部尚書。三十一年出知平江府。孝宗即位,進翰林學士承旨。隆興元年(一一六三)拜同知樞密院事,以端明殿學士提舉太平興國宮。乾道六年(一一七〇)起知信州,徙太平州、建康府、江東安撫使兼行宮留守。淳熙元年卒,年五十五,諡文安。事見《宋史》卷三百七十三本傳及清洪汝奎《洪文安公年譜》。
是書卷末有乾道九年二月洪遵跋:“翰苑秩清地禁,沿唐迄今,爲薦紳榮……曩嘗稡《遺事》一編,朅來建鄴,以家舊藏李肇、元稹、韋處厚、韋執誼、楊鉅、丁居晦洎我宋數公,凡有紀於此者,併栞之木,仍以《國朝年表》《中興題名》附。”洪遵於乾道七年六月知建康府,九年十二月提舉臨安府洞霄宮。據[景定]《建康志》卷十四,是書當成於乾道七年六月至九年二月知建康府任上。
是書初爲三卷,《讀書附志》卷五上著錄:“唐李肇《翰林志》、元稹《承旨學士院記》、韋處厚《翰林學士記》、韋執誼《翰林院故事》、楊鉅《翰林學士院舊規》《皇朝禁林宴會集》爲一卷;錢惟演《金坡遺事》、晁迥《别書金坡遺事》、李宗諤《翰苑雜記》爲一卷;蘇易簡《續翰林志》《學士年表》《翰苑題名》《翰苑遺事》爲一卷。”《玉海》卷五十四載:“乾道《翰苑群書》,乾道間洪遵纂。唐李肇《翰林志》、元稹《承旨學士院記》、韋處厚《學士記》、韋執誼《翰林院故事》、楊鉅《學士院舊規》、丁居晦《壁記》、本朝李昉《禁林燕會集》、錢惟演《金坡遺事》、晁迥《别書金坡遺事》、李宗諤《雜記》、蘇易簡《續志》、蘇耆《次續志》、沈該《中興翰苑題名》及《學士年表》《翰苑遺事》粹爲一書,凡三卷。”《直齋書錄解題》卷六著錄:“自李肇而下十一家及《年表》《中興後題名》共爲一書,而以其所錄《遺事》附其末,總爲三卷。”是本二卷,卷上李昉《禁林讌會集》前有丁居晦《重修承旨學士壁記》,與洪跋、《玉海》合,卷下蘇易簡《續翰林志》後有蘇耆《次續翰林志》,亦與《玉海》合,缺卷中錢惟演《金坡遺事》、晁迥《别書金坡遺事》、李宗諤《翰苑雜記》,蓋已佚失。前所言“自李肇而下十一家”即唐代六家—李肇、元稹、韋處厚、韋執誼、楊鉅、丁居晦及宋代五家—李昉、錢惟演、晁迥、李宗諤、蘇易簡。十一家均曾爲翰林學士。蘇耆未居其職,《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皆以其父子所作《續翰林志》《次續翰林志》並列一目,故不應單算一家。據洪跋,是書最早當爲南宋乾道九年刻本,惜已久佚。目前所知存世最早之本當即是本。是本卷前有傅增湘跋,謂於民國二十一年(一九三二)購於北京文友堂。傅跋云:“筆墨精美,紙幅闌格尤古雅絶倫,望而識爲明代内府藏書,以楷法風氣觀之,必爲嘉、隆時翰苑人手寫。且版式寬展,卷中語涉朝廷空格,《翰苑遺事》卷末有乾道九年遵跋十行,提行款式一仍舊觀,又必從宋本撫摹無疑。”傅氏據楷法風氣推論是本爲明代嘉靖、隆慶間翰苑人抄本,當屬可信。是本鈐有“湯焕之印”“汲古主人”“寒可無衣可無食至於書不可一日失此昔人詒厥之名言是可爲拜經樓臧書之雅則”“聖清宗室盛昱伯羲之印”“增湘”“藏園”諸印,可知歷經明湯焕、毛晉,清吳騫、盛昱、傅增湘諸家收藏,端緒可尋,尤足珍重。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7 12:39
讀畫錄四卷(清)周亮工撰 清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周氏煙雲過眼堂刻本。框高十六·八釐米,寬十三·四釐米。每半葉九行,行十八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四周單邊。
周亮工(一六一二—一六七二)字元亮,一字減齋,號櫟園,别號陶庵、緘齋、適園、櫟下生、櫟園老人、諒工、笠僧、伯安等,學者稱櫟下先生,祥符(今河南開封)人。明崇禎十三年(一六四〇)進士,歷官山東濰縣令、浙江道試御史。李自成進京後南奔江寧。仕清後,纍擢福建左布政使,官至户部右侍郎,遭劾罷。康熙元年起補山東青州海防道僉事、江南督糧道參議。九年復遭劾解職,後遇赦得釋,尋卒。 周亮工自幼好學,博覽群書,好書畫篆刻,喜收藏,精鑒賞。尤喜印,自謂“平生嗜此,不啻南宮之愛石”。家富藏書,著有《賴古堂詩鈔》《讀畫錄》《印人傳》《閩小紀》《因樹屋書影》等。室名有因樹屋、藏密庵、蕉堂、恕老堂、偶遂堂等。藏印有“周亮工印”“緘齋藏書”“曾爲大梁周氏所藏”“周元亮鈔本”“櫟園周氏藏書”“賴古堂”“疏豁堂”“響山樓”“櫟園賞鑒圖書”“賴古堂手鈔”“周亮工鑒定真迹”“賴古堂圖書記”等。
《讀畫錄》乃周氏所作書畫史論隨筆,取明末清初畫家七十七人,各論其品第生平、交遊繪事,兼引時人品評或附以題詠。其中多人與周氏素有交往或爲至友,故所載之事多翔實可靠。正文後附有名無傳者六十九人。此書嘗有周氏賴古堂刻本、清康熙十二年雲煙過眼堂刻本、讀畫齋叢書本、海山仙館本、風雨樓叢書本等傳世。 此清康熙十二年刻本係周亮工之子輩周在浚等所輯而成。書前有毛甡、張遺兩序及周在浚跋。《四庫全書》曾予以著錄,後《四庫全書》詳校官祝堃因書中“人皆漢魏上,花亦義熙餘”之句,疑其有反清之意,遂將其簽出,故《四庫全書》不見著錄。 此本有“晉水徐居敬家臧書”“龔維疆印”“龔維疆字治初”“长乐郑振鐸西諦藏书”等印,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7 12:42
茅亭客話十卷(宋)黄休復撰 明穴研齋抄本 黄丕烈、王芑孫跋。框高十八·九釐米,寬十六釐米。每半葉十二行,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單邊。
黄休復(生卒年不詳),北宋初人,字歸本,一作端本。嘗收集唐乾元至宋乾德間與蜀地有關的畫史資料,著有《益州名畫記》。李畋《益州名畫記序》稱江夏黄氏休復字歸本,通春秋學,又稱其鬻丹養親。畋序作於宋初,或沿唐、五代餘習題黄氏郡望。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已不詳黄氏里貫,亦衹題郡望江夏,因其所言多蜀事,疑爲蜀人。據《茅亭客話》内容,黄休復曾久居蜀中。
本書卷十《任先生》記載,天禧元年(一〇一七)任玠訪黄休復於茅亭,曾題一絶於亭壁,云:“聚散榮枯一夢中,西歸親友半成空。惟餘大隱茅亭客,垂白論交有古風。”《郡齋讀書志》云:“茅亭,其所居也。暇日,賓客話言及虛無變化、謠俗卜筮,雖異端而合道,旨屬勸懲者皆錄之。”疑此爲《茅亭客話》書名的緣起。 《茅亭客話》爲黄休復見聞雜錄,多記蜀中佚事,起自五代十國,迄於北宋真宗時期,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石京《茅亭客話後序》言:“先祖太傅藏於書笥僅五十餘載,而世莫得其聞也。余因募工鏤板,庶幾以廣其傳。”此序作於宋元祐八年(一〇九三),推知書成於慶曆三年(一〇四三)以前,至元祐八年始有刻本流傳。惜北宋刻本早已失傳。錢曾《讀書敏求記》記載該書有南宋太廟前尹家書籍鋪刊行本。此南宋本曾經清代顧廣圻、黄丕烈遞藏,咸豐二年(一八五二)王珽從金順甫手中購得此書,並刊入《琳琅秘室叢書》之中。今南宋本亦下落不明。《茅亭客話》還曾刊入毛氏《津逮秘書》及張海鵬《學津討源》中,但據王珽《茅亭客話校勘記》可知,毛本、張本訛誤較多,與宋本有霄壤之别。 黄丕烈曾藏有三部《茅亭客話》:一爲南宋太廟前尹家書籍鋪刊行本,一爲錢穀家藏抄本,一爲穴研齋抄本。穴研齋抄本版心下鎸“穴研齋繕寫”,書中“徵”“構”“玄”等字避宋諱。黄跋云以“此册取對宋板,大段都同,中有正文寫爲小字者,宋板如是,故仍之。古書源流,明眼人能自辨之,弗可爲外人道也”。可判定穴研齋抄本源自宋本,勝於他本。 此穴研齋抄本原著錄爲清抄本,實則爲明抄本。沈曾植《海日樓題跋》卷三“穴硯齋藏王雅宜小楷千文真迹册”一條,云:“《無錫縣志》:‘秦柱字汝立,秦金之孫。工書,師歐陽率更,草師孫虔禮。以薦授中書舍人。’《士禮居藏書記》屢稱穴硯齋抄本,而不知其時代前後,觀此乃知汝立印也。”沈曾植將穴研齋抄本上的鈐印“立齋”歸於秦柱。冀淑英《關於穴研齋抄本》因秦柱長兄秦柄爲萬曆五年(一五七七)貢生,推知秦柱時代相去不遠,判定穴研齋抄本爲明抄本。據冀氏考察,國家圖書館藏穴研齋抄宋人説部書十四種,臺灣“中央圖書館”藏穴研齋抄雜史二十一種。 該書有清人王芑孫(字惕甫)借觀時所作題跋。曾經繆荃孫收藏並刊入《對雨樓叢書》,又被陳琰古書流通處收購,後爲許厚基所得。本書鈐有“惕甫借觀”“荃孫”“藝風堂藏書”“陳立炎”“古書流通”“吳興許博明氏懷辛齋法書印”“雲溪許氏申申閣章”諸印。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嗟来斋    时间: 2018-11-8 06:55
  都是往斋哥哥的成果呀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18 13:43
茶餘客話十卷(清)阮葵生撰 稿本 戴璐校正 阮鍾瑗批注。框高十八·九釐米,寬十四·九釐米。每半葉十行,行二十字,白口,四周雙邊。
阮葵生(一七二七—一七八九)字寶誠,又字萍廬、樂君,號山,一作吾山,晚號安甫,山陽(今江蘇淮安)人。乾隆十七年(一七五二)中舉,二十六年會試以中正榜錄用,授内閣中書,入值軍機處,兼三館纂修。歷任監察御史、通政司參議、刑部侍郎等職。通經史,工詩文,勤於著述,詩賦出入漢魏六朝,而以流麗爲主。著作有《七錄齋集》《茶餘客話》《秋讞志略》等十數種,生前均未付梓。 阮葵生出身於翰墨世家,天資早慧,智力過人,《山陽縣志》稱之“生而才識卓越,爲文下筆立就”。與弟芝生齊名,有“淮南二阮”之目,是“灑掃會”重要成員。其爲人有節,居官清正,“耿直不面諛人,人有過而面斥之,退而相忘”“熟精法律,屢决大獄”“治獄以明察平允見稱於時”,爲“刑名總匯熟諳之員”。 阮葵生“少侍文京師,即識國家掌故”,晚乃訂其詩文。所著《茶餘客話》是其生平讀書論學與記述見聞之筆記,“記前型,搜逸事,考證典物,多有未經人道者”(《國朝詩人徵略》卷三十五)。内容極爲廣泛,舉凡政治、史地、學術思想、科學工藝、文學藝術,以至花木鳥獸、飲食起居,無所不有。隨手記錄,不拘形式。長則千言,短者十數字。然創作嚴謹篤實,文筆簡煉。寫作遵從其所抄錄唐李肇《國史補》之原則:“言報應,敘鬼神,述夢卜,近幃箔,悉去之;紀事實,探物理,辨疑惑,示勸戒,采風俗,助談笑,則書之。此可爲叢説雜著之式。”(本書卷十九)在清人筆記中,此書流傳較廣,聲名較著,資料價值較高。記載地方掌故軼事較爲詳盡,對於研究淮安地方史有重要參考價值。
此書約成於乾隆二十六年,其子鍾琦及阮元均稱初稿爲三十卷。阮氏去世二年後,其同寅戴璐選十二卷三百二十餘條以印行。戴氏偶有按語,於所記有所訂補。然所選常有删節,又任意顛倒先後,紊亂原作體制;十二卷本另有嘉慶間南匯吳省蘭《藝海珠塵》本。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王錫祺修《山陽縣志》,得讀全稿,據以印爲二十二卷,計有一千七百餘條。但印數較少,流傳不廣。一九五九年,中華書局復將王本校改錯訛,並與戴本逐條對校,收入《明清筆記叢刊》中。將戴氏按語以注語補入。戴本所多十條,輯爲《補遺》,附在書後。此本書衣題“司寇公《茶餘客話》原本,共計拾本。戴璐菔塘先生親筆校正,堂叔高祖鍾瑗定甫公親筆加批。來孫純敬藏”。卷前有阮鍾瑗跋文二篇。知此本曾經戴璐手校,其從子阮鍾瑗批注,且家藏較久。此本雖著錄爲十卷,然經細緻清點,所存乃二十一卷,分爲:首册卷一至三(原題有“卷一、卷二”)、二册卷三至四、三册卷五至六、四册卷七至九(卷八原題爲“卷十一淮故”)、五册卷十至十一(卷十原題亦“淮故”)、六册卷十二至十三(卷十二原題“卷十一”)、七册卷十四至十六、八册卷十七至十八、九册卷十九至二十(卷二十原題“卷二十一”)、十册卷二十一(原題“卷二十”)。據書衣所題,此稿似當爲全帙,應不衹十卷,似以析二十一卷爲妥。因係稿本,卷次不甚明晰準確,且内容多有交叉,日後可能析爲三十卷。亦或原爲三十卷,後重新分合爲二十一卷。未得見其他確鑿材料,難以推斷此二十一卷本之來由。此本鈐有“阮粹軒”“士譽”“少臣”等印。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18 13:44
庚子銷夏記八卷(清)孫承澤撰 清乾隆二十五至二十六年(一七六〇—一七六一)鮑廷博刻本 葉商跋並錄何焯批注又錄何焯、朱筠、余集、夏璜、盧文弨題識。框高十九釐米,寬十三·五釐米。每半葉十行,行二十字,黑口,左右雙邊。
孫承澤(一五九二—一六七六)字耳伯,一作耳北,又字思仁,號北海、退谷,晚號退翁,别署退道人、退谷老人、退谷逸叟,祖籍益都(今山東青州),其先於永樂中遷入順天大興(今屬北京),故爲北京人。明崇禎四年(一六三一)進士,授陳留知縣,調祥符縣,除刑科給事中。十六年李自成克北京,授爲四川防禦使。入清,起授吏科都給事中,纍官至吏、兵部侍郎,都察院右都御史,太子太保。順治十年(一六五三)引疾歸,家居二十餘年,思以講學自見。事見清王崇簡《孫公承澤行狀》(《碑傳集》卷十)。承澤學問淵洽,又家富藏書,一生筆耕不輟,著述甚豐,尤長於書畫鑒賞。 據是本卷一、四兩篇自序,可知是書乃承澤退居後所作,成於清順治十七年庚子四月至六月間,故以“庚子銷夏”名之。是書乃承澤評騭所藏晉唐以來書畫真迹及古石刻之作,凡書畫真迹三卷,古石刻拓本四卷,又《寓目記》一卷,則皆他人所藏而承澤及見者,别爲一卷附之。每條各爲敘述始末,考證異同,四庫館臣謂其“鑒裁精審,敘次雅潔,猶有米芾、黄長睿之遺風”(《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十三是書提要)。
是書最初僅有抄本流傳,最早刊本當爲乾隆二十五至二十六年鮑廷博、鄭竺寫刻本。是本目錄末有乾隆二十年鮑廷博跋,云“偶於吳下抄得之”。又是本張賓鶴跋曰:“鮑子以文客吳門,於藏弆家借鈔得之,其中魯魚亥豕不一而足,以文精心校勘,正其訛謬,殆幾完善。且謀剞劂,而慈水鄭君弗人見之色喜,捐資以助其成。余子蓉裳工小楷,爲寫七卷。其《寓目記》一卷,以文屬余續終之。始開雕於乾隆庚辰臘,越辛巳二月克藏事。”據此可知,是本由鮑廷博於乾隆二十年從吳門藏書家借抄而得,經過精心校勘,並得到鄭竺(字弗人,號晚橋)的資助,於乾隆二十五年十二月至二十六年二月期間刻竣。其中,前七卷由余集寫樣,卷八《寓目記》則由張賓鶴寫樣。 此寫刻本尚有兩次補刻。初次補刻增加卷首乾隆辛巳(二十六年)六月盧文弨序、卷末乾隆辛巳霜降節後余集跋、卷一末乾隆辛巳七月十九日鮑廷博題識,補刻時間當爲乾隆二十六年霜降之後。再次補刻又於卷八後增加《間者軒帖考》一卷,蓋鮑氏借抄之本脱此考文,刻成乃得之,故别爲一卷。是本爲原刻本,無上述盧序、余跋、《間者軒帖考》,卷一末雖有鮑廷博題識,細核字體,當爲葉商抄錄。 考承澤别有《研山齋珍賞歷代名賢墨蹟集覽》一卷(清抄本,現藏南京圖書館),其小序與是書卷一幾同;《研山齋珍賞歷代名賢法書集覽》三卷(清抄本,現藏湖北省圖書館),其小序與是書卷四幾同,大抵其卷一對應是書卷四至六,其卷三對應是書卷七;《四庫全書總目》《研山齋墨蹟集覽一卷·法書集覽三卷》之提要認爲二者“其文亦與《庚子銷夏記》同,惟前後編次頗異,蓋即《銷夏記》之稿本也”。又有《研山齋珍賞歷代名賢圖繪集覽》三卷(清抄本,現藏湖北省圖書館),其小序與是書卷八幾同,其文亦多具是書中,《四庫全書總目》認爲“此特其隨筆記錄之初稿,其中同異之處皆以《庚子銷夏記》《研山齋圖繪集覽三卷》爲長”。 是本鈐有“翁之繕印”“公勁”“长乐郑振鐸西諦藏书”“長樂鄭氏臧書之印”等印,可知爲翁之繕(一八七四—一九一八,又名之善,字蘭茝、柟士、蘭士,號鬲庵、漫時、公勁,晚號晦翁,翁同龢曾侄孫)、鄭振鐸舊藏。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18 13:45
日知錄八卷譎觚十事一卷(清)顧炎武撰 清康熙九年(一六七〇)自刻本 傅增湘跋。框高十八·九釐米,寬十三·六釐米。每半葉九行,行二十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左右雙邊。
《日知錄》是顧炎武的代表作,目錄前有小引云:“愚自少讀書,有所得輒記之。其有不合,時復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則遂削之。積三十餘年,乃成一編。取子夏之言,名曰《日知錄》,以正後之君子。”知本書爲其一生讀書札記的彙編。所附《譎觚十事》是辯答李焕章的十封信,内容多與山東地理有關。 此本乃傅增湘舊藏,傅氏《藏園群書題記》卷八認爲是康熙九年顧炎武應友人勸説在江蘇淮安所刻之八卷本,即世所稱符山堂初刻本,或稱自刻本。清吳騫《拜經樓藏書題跋記》卷四、近人繆荃孫《藝風堂藏書續記》、潘景鄭《著硯樓書跋》等都持此議。按書前《初刻〈日知錄〉自序》謂“遂於上章閹茂之歲,刻此八卷。歷今六七年,老而益進,始悔嚮日學之不博,見之不卓,其中疏漏往往而有,而其書已行於世不可掩”云云,“上章閹茂之歲”即康熙九年,六七年後作序,則此本爲康熙十六年後印本。又顧氏所著《蔣山傭殘稿》卷一《與友人書》稱“《日知錄》初本乃辛亥年(康熙十年)刻”。傅增湘認爲“先生札中所言當不誤也”(本書卷首傅氏題記),周可真《顧炎武年譜》認爲前者指開刻,後者指刻成,所説較合理。
國家圖書館藏有另一部著錄爲初刻八卷本《日知錄》,不附《譎觚十事》。目錄第一葉及之前部分佚失,不知有無自序。所存部分與此本對校,有兩處不同: 其一,卷六“漢王子侯”條,另本“誤也。安有王莽時獨此一國不廢者乎。必是叔皮之書,而孟堅矢之不改耳”二十九字,此本改作“《表》云:‘傳至曾孫侯會邑嗣,免,建武復封。’是光武之紹封,有此兩人。安衆以褒忠,海昏以嘗居尊位故與”。黄汝成《日知錄集釋》卷二十二《漢王子侯》條作“《表》云:‘賀以神爵三年薨,坐故行淫辟,不得置後。初元三年,釐侯代宗以賀子紹封,傳至孫原侯保世嗣,傳至曾孫侯會邑嗣,免,建武復封。’是光武之復封有此二人,安衆以褒忠,海昏以嘗居尊位故與?” 其二,卷七“柏梁臺詩”條,另本“又按平王襄,元朔中公卿奏以爲不孝,請誅。天子不忍置法,削五縣,僅有八城。平王於武帝親屬益疏,而又得罪,安得有來朝侍宴之事”數句,“僅有八城”以下二十二字此本改作“而其來朝,一以元朔二年,一以太初四年,皆不當元封時”。《集釋》卷二十一“柏梁臺詩”條作“又按平王襄,元朔中以與太母争樽,公卿請廢爲庶人。天子曰:‘梁王襄無良師傅,故陷不義。’乃削梁八城,梁餘尚有十城。(原注:《漢書》言削五縣,僅有八城。)又按平王襄之十年爲元朔二年,來朝;其三十六年爲太初四年,來朝。皆不當元封時”。分析異文可知此本爲修版重印本,《集釋》本是在此本文字基礎上擴充而成。蓋重印時有所剜改,加《初刻〈日知錄〉自序》十二行(傅氏謂“字仿顔體,當爲張力臣筆”),並附刻《譎觚十事》。 《日知錄》在定稿付刻前後已有不少抄本流傳,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有八卷本《日知錄》一部,著錄爲稿本(此稿並非顧氏字體,顯係抄本),文字與此本間有不同,亦可參考。 此本八卷共計一百四十條,原刻有句讀,書眉有前人批注。内容以經義史學、輿地藝文考證爲多。此後十餘年間,顧炎武對《日知錄》不斷增益删改,標目、歸卷也多所改訂。《自序》謂重印時已“漸次增改得二十餘卷”。至其去世後,門人潘耒據其手稿於康熙三十四年在福建建陽所刻,已擴爲三十二卷,是爲遂初堂本,通行於世。至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黄汝成又刻《日知錄集釋》三十二卷,更爲通行。八卷本遂流傳甚稀。今《再造善本》影印,對於考察顧炎武學術思想之演變不無裨益。 《自序》題下鈐“陸宇燝印”“抱經樓”印,知本書曾經明末抗清志士陸宇燝、藏書家盧址遞藏。陸宇燝字春明,别署披雲,浙江寧波人。盧址字丹陛,一字青厓,浙江鄞縣人,藏書處名抱經樓。民國時抱經樓書散出,在上海“古書流通處”書肆出售,此本爲繆荃孫所得,後歸傅增湘,一九四九年後傅氏捐贈國家,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18 13:46
鍾嶸詩品三卷(南朝梁)鍾嶸撰 明沈氏繁露堂刻本。框高十八釐米,寬十三·八釐米。每半葉十行,行十六字,白口,四周單邊。
鍾嶸(?—五一八?)字仲偉,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齊永明中,與兄鍾岏、弟鍾嶼並爲國子生。後舉東州秀才,出爲南康王侍郎。梁初,衡陽王出守會稽,引爲記室。後遷西中郎將晉安王記室。卒於官。
嶸學通《周易》,詞藻兼長,所作《詩品》又名《詩評》,選漢魏以來一百二十人詩,論其優劣,並借鑒漢代以來 “九品論人,七略裁士”之法,將所選詩人詩作分爲上品十一人、中品三十九人、下品六十九人,釐爲上、中、下三卷,亦不失爲創格。毎品之首各冠以序,妙達文理,與《文心雕龍》並稱。《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曰:“王士禎極論其品第之閒多所違失。然梁代迄今,邈踰千祀,遺篇舊製,什九不存,未可以掇拾殘文,定當日全集之優劣,惟其論某人源出某人,若一一親見其師承者,則不免附會耳。”又曰:“史稱嶸嘗求譽於沈約,約弗爲奬借,故嶸怨之,列約中品。案約詩列之中品,未爲排抑,惟序中深詆聲律之學,謂蜂腰鶴膝,僕病未能;雙聲叠韻,里俗已具。是則攻擊約説,顯然可見,言亦不盡無因也。”《梁書》卷四十九、《南史》卷七十二本傳載嶸爲衡陽王記室時,曾受命作《瑞室頌》,“辭甚典麗”,惜其文已佚。 此帙爲明沈與文繁露堂刻本,版心下鎸“繁露堂雕”。正文標題、人名均以白文標識。卷前有藏園先生七十歲小像。書衣有張蓉鏡題識,曰:“道光甲午六月,得之郡城袁氏,舊臧書家也。子孫保之。”又題“宋槧《鍾嶸詩品》足本祕册,明楊五川先生藏善本”。卷下末附刊《文獻通考》所錄陳氏《書錄解題》一則,後有嘉定戊寅六月十六日東徐丁黼書於上饒之覽悟堂跋語。卷末有後人錄楊五川跋。楊五川名楊儀,字夢羽,號五川,江蘇常熟人。嘉靖五年(一五二六)進士,工部主事,辭官歸里後築“萬卷樓”,聚宋元舊本及法書名畫、鼎彝古器,江左推爲博雅。 此書當爲楊儀所藏,清初歸吳天章。吳天章名倬,號闇然室主人,生於崇禎年間,清初徽州休寧派製墨高手,擅製集錦墨。此書後輾轉至吳中袁氏手中,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又爲張蓉鏡所得。 傅增湘《藏園群書題記》云丁黼跋後“有割裂痕,意爲刻書人原跋,書估割去,欲以冒宋本耳”。書中有“雯”“天章”朱文連珠印、“蓉鏡珍藏”“張印蓉鏡”“雙鑑樓”“傅沅叔臧書記”“臧園名士”“晉生心賞”“萊娛室”“萬象涵古今”等印。表明此本遞經名家收藏,流傳有緒。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18 13:48
精選古今名賢叢話詩林廣記十卷後集十卷(宋)蔡正孫輯 明弘治十年(一四九七)張鼐刻本。框高二十二·三釐米,寬十四·六釐米。每半葉十行,行二十字,小字同,白口,四周單邊。
蔡正孫字粹然,號蒙齋、蒙齋野逸、蒙齋野逸人、蒙齋野逸叟等,建安(今福建建甌)人。據正孫所編《唐宋千家聯珠詩格》卷十五《客程尋詩》自注“僕己未年二十有一”,由此可推知其生當爲南宋嘉熙三年(一二三九),卒年不詳。《唐宋千家聯珠詩格》自序末署“歲庚子春三月”,即元大德四年(一三○○),是年正孫仍在世。師事謝枋得,入元不仕,以詩酒自適,結醉鄉吟社、湖海吟社。除此書外,尚著有《東坡和陶詩話》(即《陶蘇詩話》)、《唐宋千家聯珠詩格》。事見《詩林廣記》自序。 宋亡後,正孫棄舉子業,肆意於諸家之詩,編成此書。前有自序,署“歲屠維赤奮若”,蓋成於元至元二十六年(一二八九)。自序稱:“暇日採晉、宋以來數大名家及其餘膾炙人口者,凡幾百篇,抄之以課兒侄,併集前賢評話及有所援據摹擬者,冥搜旁引,而麗於各篇之次。凡出於諸老之所品題者,必在此選。”《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稱此書“前集載陶潛至元微之共二十四人(按:實爲二十三人),而九卷附錄薛能等三人,十卷附錄薛道衡等五人。後集載歐陽修至劉攽二十八人(按:實爲二十九人),止於北宋。其目錄之末,稱編選未盡者見於《續集》刊行。今《續集》則未見焉。兩集皆以詩隸人,而以詩話隸詩。各載其全篇於前,而所引諸説則下詩二格,條列於後。體例在總集、詩話之閒”。書中所選詩篇詩話今或散佚,賴此以傳,故彌足珍貴。然《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言此書“凡無所評論考證者,即不空錄其詩”,故所選之詩未必爲作家代表作,又偶有截取詩句或遺漏詩題者,且有搜採詩話而失於鑒識者。 《唐宋千家聯珠詩格》最早由其子彌高刻梓,此書最早或亦家刻,惜久已不存。後有元刻本,每半葉八行,行十六字,黑口,左右雙邊,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有一部,惜不全,殘存十五卷(卷一至三、七至十,後集卷一至八)。後有明正統十一年(一四四六)王瑛刻本,黄裳《來燕榭讀書記》曾著錄,謂“半葉八行,行十六字。大黑口,單欄。末有正統十一年龍集丙寅季春中旬日奉政大夫陜西按察司僉事陽平王瑛跋,有秋霜烈日印”。王瑛跋曰:“予按臨西□,公暇往謁參贊軍務大理寺丞洛陽羅公尚綱,出斯集見示。……(予)因念寧夏僻在邊方,人罕得睹,遂捐廩給命工鋟梓,以廣其傳。”惜其蹤迹渺杳。正統本之後,又有明弘治十年張鼐刻本,即此本。此本首爲張鼐《重刊詩林廣記序》,稱:“第舊板磨滅,魯魚互出,因命子齊貢士較正重刊,藏於家塾,與鄉黨學詩者共之。”末署“弘治丁巳春三月望日,賜進士中憲大夫河南提刑按察副使奉敕保固河防兼督水利前監察御史濟南張鼐書於黄陵之半閑堂”。張鼐,卒於明正德五年(一五一○),字用和,歷城(今山東濟南)人。成化十一年(一四七五)進士出身,授襄陵知縣,後任監察御史。弘治初年,陞河南僉事,進參議,因協助治理黄陵岡遷副使。事見《明史》卷一百八十六。此本鈐有“安樂堂藏書記”“明善堂覽書画印記”等印,知爲怡親王弘曉怡府舊藏。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18 13:49
詩紀一百三十卷前集十卷外集四卷别集十二卷(明)馮惟訥輯 明嘉靖三十九年(一五六〇)甄敬刻本。框高十八·九釐米,寬十四釐米。每半葉九行,行二十一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四周單邊。
馮惟訥(一五一三—一五七二)字汝言,號少洲,臨朐(今屬山東濰坊)人。馮裕第四子。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進士,由南直隸常州府宜興令纍擢至江西左布政使,以光祿寺卿致仕。與兄惟健、惟敏俱以詩文名齊、魯間。著有《風雅廣逸》《楚辭旁注》《選詩約注》《文獻通考纂要》及雜劇《僧尼共犯》《不伏老》等。同時人余繼登《淡然軒集》卷六有《明通奉大夫光祿寺卿少洲馮公墓誌銘》,述其生平甚詳。明弘治、正德間,“前七子”李夢陽、何景明等倡導“文必秦漢、詩必盛唐”,影響日廣。馮氏 “見世之爲詩者多根抵於唐,鮮能窮本知變以窺風雅之始,乃溯隋而上,極於黄軒,凡三百篇之外逸文斷簡、片辭隻韻無不具焉,秦漢而下詞客墨卿、孤章浩帙、樂府聲歌、童謡里諺無不括焉,《七略》四部之所鳩藏、《齊偕》《虞初》之所志述無不搜焉”(張四維序)。先曾輯上古至秦佚詩爲《風雅廣逸》,雜收箴、銘、頌、誄等文,自成一書,後又益以漢、魏迄於陳、隋諸詩,總名曰《古詩紀》。凡前集十卷,收先秦古佚詩(即原題《風雅廣逸》);正集一百三十卷,收漢至隋詩歌;外集四卷,收錄仙鬼之詩;别集十二卷,收前人統論、品藻、雜解、辨證等論詩之語。其書之編纂“始事於甲辰(嘉靖二十三年)之冬,集成於丁巳(三十六年)之夏,歲凡十四稔”“遇通儒博士無不出而訂焉,驟見之編、郡邑之載、金石之刻無不取而覈焉”(張四維序)。涉及時代綿長,採摭繁富,然不免真僞錯雜,舛漏頻出(詳參逯欽立《古詩紀補正敘例》)。《四庫全書總目》總集類序謂總集之編纂“一則網羅放佚,使零章殘什,並有所歸;一則删汰繁蕪,使莠稗咸除,菁華畢出”,以此衡量馮氏《詩紀》,則於“網羅放佚”頗有功,而於“删汰繁蕪”則用力少。其後臧懋循《古詩所》、張之象《古詩類苑》、梅鼎祚《八代詩乘》,相繼而出,均以是書爲藍本而有所訂補,但又各有不足,難以取而代之。誠如《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所評:“溯詩家之淵源者,不能外是書而别求,固亦採珠之滄海,伐木之鄧林也。”明清兩代俱以馮氏此編爲論詩之淵藪。《詩紀》通稱《古詩紀》,嘉靖三十九年太原甄敬刊版於陝西。卷首有嘉靖庚申(一五六〇)甄敬序,嘉靖戊午(一五五八)河中張四維序,次凡例三十條,次引用諸書,次總目。每集卷末均有督刊、校正二人銜名。督刊者,秦州知府李宋。校正者,《前集》爲蘭州知州陳經正;《正集》爲儒學生員白純;《外集》爲儒學訓導馬儐;《别集》爲儒學生員王瑶。馮舒曾撰《詩紀匡謬》一卷,凡一百一十二條。萬曆時吳琯重刻本較此本校讎稍詳。此爲初刻初印本,間有前人眉批、簽條。鈐“天一閣”“古司馬氏”“海鹽張元濟經收”“涵芬樓”等印記。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18 13:51
國秀集三卷(唐)芮挺章輯 明刻本。框高十六·三釐米,寬十三·三釐米。每半葉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雙邊。
芮挺章(生卒里貫不詳),唐開元時與樓穎同爲國子監諸生。清徐倬《全唐詩錄》卷十九稱芮挺章爲“天寶進士,常依秘書監陳公、國子司業蘇公。編《國秀集》三卷”。此書編於天寶三年(七四四),樓穎序言此書收錄“自開元以來,維天寶三載”的詩人九十人,詩作二百二十篇,今本實存詩人八十八人,共選八十五人詩作二百一十八首。另外呂令問、敬括、韋承慶三人有名無詩。《國秀集》以李嶠、宋之問、杜審言、沈佺期四位初唐宮廷詩人爲引首,其餘所選大多爲盛唐之作,其中還包括編選者芮挺章自己的詩作兩首和樓穎詩作五首。芮挺章此種作法被四庫館臣指斥爲“露才揚己,先自表章,雖有例可援,終不可爲訓”。此書以“風流婉麗”“色彩相宣”爲選詩標準,所收錄的詩歌以近體五言詩爲主,同時也有一些五古、歌行和雜言詩。詩的内容不出模山範水、感物傷懷、唱和贈答、送别懷人範疇。後人雖多詬病,但作爲爲數不多的唐人選唐詩選本,仍是我們研究唐代詩歌創作情況的重要參考文獻,與《河岳英靈集》等唐人選唐詩一樣,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學和文獻學價值。
《國秀集》於《新唐書·藝文志》《崇文總目》均闕而不錄。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始見著錄。其後《宋史·藝文志》、高儒《百川書志》、祁承《澹生堂藏書目》、《汲古閣校刊書目》《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善本書室藏書志》、傅增湘《藏園群書題記》、《西諦書目》等書目均有著錄。《中國古籍善本書目》著錄有五種版本,其一爲明刻本,清姜渭校,行款與此本相同,但此本無姜渭之校。《四部叢刊》所用《國秀集》的版本爲上海涵芬樓借江南圖書館所藏明刊本影印。此本在國家圖書館館藏目錄著錄中爲明刻本,據其版式風格、字體特徵,可斷定其年代當不晚於嘉靖朝。書中鈐有“無竟先生獨志堂物”“长乐郑振鐸西諦藏书”“長樂鄭氏臧書之印”,表明其在清末民初爲張其煌所珍藏,後又爲鄭振鐸所珍藏。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18 13:52
篋中集一卷(唐)元結輯 明刻本 繆荃孫校並跋。 框高十六·五釐米,寬十三·三釐米。每半葉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雙邊。
元結(七一九—七七二)字次山,唐魯山(今河南魯山)人。少時不羈,十七歲乃折節向學。安祿山反,元結曾率族人避難猗玗洞 (今湖北大冶境内),因號“猗玗子”。 天寶十二年(七五三)舉進士。安史之亂中,史思明攻河陽,肅宗召之進京問策,乃上《時議》三篇,受到賞識,擢爲右金吾兵曹參軍,攝監察御史,爲山南西道節度參謀。以討史思明有功,遷監察御史裏行,又進水部員外郎。代宗即位,拜道州刺史,進授容管經略使,加左金吾衛將軍。大曆七年(七七二)入朝,同年卒於長安。 結同情民間疾苦,在道州任間,曾兩次上書,請求蠲免百姓租税,得到皇帝許可。又爲百姓免去徭役、建造屋舍,召還流民萬餘人,受到百姓的愛戴。元結主張詩應有規諷寄托,有益政教。其詩文注重反映政治現實和社會矛盾,文風力求擺脱六朝以來雕飾華靡的弊病,清淡簡潔,純真自然。唯過於質樸,文采稍遜。元結亦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先驅者之一,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元次山集》。
此爲唐人選唐詩的重要選本,書中刻有“元結次山編”字樣,所選詩歌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由盛轉衰的社會生活,標新立異,不選當時名家、大家,所選七位詩人詩作共二十四首,按順序依次爲沈千運四首,王季友二首,于逖 二首,孟雲卿五首,張彪四首,趙徵明三首,元季川四首。集前有元結於乾元三年(七六○)所作序及目錄,元結在序中云,所選詩人爲正直無祿位且貧賤之士,元結彙集其篋中所有,編爲集子,力矯時習,警示時人勿忘風雅切世之風。此集所選詩歌多爲感時傷别之作,詩人們以悲憤之語寫人生疾苦。此本經繆荃孫通本校過,並作跋。繆荃孫跋稱,其丙午中燭前三日據臨安府太廟前大街尹家書籍鋪刊行本校。繆荃孫所提到的刊行本當爲宋本,因其在校語中多用“宋本作”語。繆荃孫(一八四四—一九一九)字炎之,又字筱珊,晚號藝風老人,江蘇江陰人。清光緒進士,喜藏書,精通校勘、目錄學、方志、金石,被尊爲“中國近代圖書館之鼻祖”。 繆荃孫用朱筆圈點此本,其校語則見於地脚,爲墨筆小字。《藝風藏書記》中對此本有簡略記載。此本字體工整、遒勁有力,圈點校對精細,爲明刻本之佳品。書前鈐有“藝風審定”“曾臧汪閬源家”“藝風堂藏書”“錢氏幽古堂收臧印記”等,書中沈千運“感懷弟妹”一詩前鈐有“雲輪閣”“荃孫”印,而目錄處又有“周暹”“上下千年”等鈐印,可知是書曾被錢曾、汪士鐘、繆荃孫、周叔弢所藏。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18 14:37
庾開府詩集四卷(北周)庾信撰 明正德十六年(一五二一)朱承爵存餘堂刻本。框高十九·六釐米,寬十四·九釐米。每半葉十一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雙邊。
庾信(五一三—五八一)字子山,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幼而俊邁,聰敏絶倫,博覽群書,尤善《春秋左氏傳》。梁元帝時,爲散騎常侍。受聘於西魏,遂留長安。纍官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司憲中大夫。進爵義城縣侯。後世稱爲“庾開府”。《北史》卷八十三、《周書》卷四十一有傳。
庾信在南朝梁時與徐陵爲文並有綺麗之風,世號“徐庾體”。晚歲詩文,唯王褒能與之相埒。以《哀江南賦》《枯樹賦》最爲膾炙人口。杜甫有“清新庾開府”(《春日憶李白》)、“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横”(《戲爲六絶句》)之評。《北史》本傳稱其有文集二十卷,即北周滕王宇文逌作序之本。《隋書·經籍志》著錄“《庾信集》二十一卷並錄”(清倪璠疑是平陳後所得增多一卷)。兩《唐書》有《庾信集》二十卷,宋鄭樵《通志·藝文略》著錄《開府儀同庾信集》二十一卷,又《略集》三卷。其餘公私書目俱載二十卷本。《直齋書錄解題》卷十六云:“其在揚都,有集四十卷;及江陵,又有三卷,皆兵火不存。今集止自入魏以來所作,而《哀江南賦》實爲首冠。”以上諸家書目所著當爲詩文合編本,至元代皆已散佚。《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四十八《庾開府集箋注》之提要引倪瓚《清閟閣集·與彝齋學士書》:“‘聞執事新收得《庾子山集》,在州郭時欲借以示僕,不時也。兹專一力致左右,千萬暫借一觀’云云。則元末明初尚有重編之本,今亦未見此本。雖冠以滕王逌序,實由諸書抄撮而成,非其原帙也。”此本卷末朱承爵刻書識語云:“今天府所存者止二十卷,皆自入魏以來所作,而《哀江南賦》實爲冠首,人間罕得而見也。”是明内府有二十卷本,而《文淵閣書目》不載,今亦不傳。
明刊庾信集大抵依據宋元舊本,並從《文苑英華》《藝文類聚》《初學記》等書中抄輯而成。此本僅錄其詩,是庾信詩集存世最早刻本,明正德十六年朱承爵刊。朱承爵(一四八〇—一五二七)字子儋,號舜城漫士,又號左庵、盤石山樵。明江陰(今江蘇江陰)人。室名左庵、行素齋、存餘堂、集瑞齋等。著有《鯉退稿》《灼薪劇談》《存餘堂詩話》。明書畫家、藏書家。又以刻書精湛著稱。此本有無名氏序,通篇幾乎全用《北史·庾信傳》,序末引及杜甫“清新庾開府”語,是序文出自唐以後人手筆。明刊庾信詩集尚有嘉靖間朱曰藩刻六卷本,校勘較粗疏。其餘明人重輯詩文合編本有:萬曆間屠隆評點《徐庾集》本、天啓元年(一六二一)張燮輯《七十二家集》本、天啓六年汪士賢校刊《漢魏六朝百三家集》本,亦不免有所疏漏。此本雖最早,但不完備,收詩少於其後各本,且小有差異。錢曾《讀書敏求記》卷四云:“余近得子山詩舊抄校之,首卷同存餘堂本,餘卷序次迥異,凡多詩百五十首,始知子儋刻未備也。”錢氏所云舊抄本今已不傳。此本有前人圈點及眉批評點,朱墨爛然。卷四末抄錄《七夕》詩一首。書末朱筆錄錢曾述古堂《庾開府詩集》題識(收入《讀書敏求記》卷四之中)。鈐有“稽瑞樓”“鐵琴銅劍樓”“錢孝修圖書印”等印記。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18 14:38
雁門集八卷(元)薩都剌撰 明成化二十年(一四八四)張習刻本。框高十九釐米,寬十二·五釐米。每半葉十一行,行二十一字,黑口,四周雙邊。
薩都剌(一二七四?—一三四五?)字天錫,號直齋,本答失蠻氏。祖、父因功鎮雲、代,遂居雁門(今山西代縣)。早歲家貧,經商吳、楚,泰定四年(一三二七)進士,授京口錄事司達魯花赤,歷任江南行臺回回掾史、閩海福建道肅政廉訪司知事、河南江北道肅政廉訪司經歷,翰林國史院應奉文字、江浙行中書省郎中、江南行臺侍御史等職。善詩詞,各體兼備,詩風清麗,名冠一時。晚年寓居杭州。好遊歷名山大川,瞻仰古迹名勝,與公卿名士盧摯、虞集、馬祖常、楊維楨等交遊。著《雁门集》八卷、《西湖十景詞》一卷。生平事迹見干文傳《雁門集序》《兩浙名賢錄》卷五十四、《元詩選·初集》小傳、《新元史》卷二百三十八本傳等。
《雁門集》爲其詩詞集,因薩氏世居山西雁門,故名。其詩詞多寫自然景物,謳歌壯美河山,間有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懷才不遇、憑弔古人及描寫宮廷生活之作,風格俊逸灑脱,清新自然。虞集《清江集序》稱薩氏“最長於情,流麗清婉,作者皆愛之”。楊維楨《竹枝詞序》贊薩詩詞“風流俊爽,修本朝家範。《宮詞》及《芙蓉曲》,雖王建、張籍無以過矣”。《雁門集》卷首干文傳序,謂薩氏“以彈劾權貴之不法,左遷鎮江錄事宣差,後陟官閩憲幕,由是往還吳中,嘗出其所作之詩曰《雁門集》者見示,予得以盡觀”。知薩都剌生前已編定《雁門集》。薩氏手定之本早已亡佚,據康熙刻本《雁門集》附明天順三年(一四五九)薩琦識語,薩氏詩集在元末曾有二十卷及八卷本問世,然因兵燹散失,入明已殘缺不全。明人搜羅遺篇,分編爲三種,即明天順三年裔孫薩琦據元二十卷本所編《雁門集》六卷本、明成化二十年張習刻《雁門集》八卷本、明成化二十一年兗州知府趙蘭刻《薩天錫詩集》六卷本。後世所傳諸本皆據此三本輾轉抄刻而來。此本即爲明成化二十年張習所刻《雁門集》八卷本。張習字企翱,吳縣人,明成化五年進士,授禮部主事,歷員外郎,出爲廣東提學僉事。據黄丕烈《士禮居藏書題跋記》卷六、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卷三十四所記,此本原有成化二十年張習刊書後跋,但本書已佚。張金吾《愛日精廬藏書志》卷三十四、瞿鏞《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卷二十二亦著錄此本,然瞿目誤定爲元刊本。疑此本爲書賈有意脱去張跋,僅留舊序,以充元刻。此本干文傳序題“至正丁丑”,而至正無丁丑年。《讀書敏求記》卷四著錄爲“至元丁丑”,亦有考證當爲“至正丁亥”者。此本收詩四百零五題四百九十二首,詞十一首。其中八首詩爲六卷本所無,文字與六卷本差異甚多,頗具校勘價值。亦未有重刊之本,最爲稀見。此本鈐“毛晉私印”“子晉”“鐵琴銅劍樓”“恬裕齋鏡之氏珍臧”“瞿啓文印”“鹿賓”“何潾印”“五湖遊俠”諸印,知其迭經毛氏汲古閣、瞿氏鐵琴銅劍樓遞藏。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24 10:27
忠愍公詩集三卷(宋)寇準撰 明嘉靖十四年(一五三五)蔣鏊刻本。框高十七·四釐米,寬十二·二釐米。每半葉八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雙邊。
寇準(九六一—一○二三)字平仲,華州下邽(今屬陝西渭南)人。太平興國五年(九八〇)進士,授大理評事,知歸州巴東縣,擢樞密院直學士,判史部銓。參决政事,正直敢言,爲太宗所寵信。景德元年(一○○四)拜相,力主抵抗契丹軍南侵,旋爲王欽若排擠罷相。晚年復職,又爲丁謂排擠去位。後貶死雷州。殁後十一年,封萊國公,諡忠愍。據《郡齋讀書志·附志》所記,準知巴東時,自選詩作一百五十多篇爲《巴東集》。後河陽守范雍輯其作,編爲是集。準與宋初山林詩人潘閬、魏野、“九僧”等爲友,詩風近似,屬晚唐派。其五律情思淒婉,有賈島詩風;七言絶句意新語工,頗受王維、韋應物詩影響。如“日暮長廊聞燕語,輕寒微風麥秋時”“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等句,情景交融,清麗深婉,堪稱佳句。
《巴東集》宋代曾有傳刻,《郡齋讀書志·附志》《直齋書錄解題》等書均見著錄。明《文淵閣書目》尚有著錄,之後不見流傳。《忠愍公詩集》三卷,宋代一刻再刻,文獻屢見記載。《直齋書錄解題》卷二十《詩集類》下著錄“《忠愍公集》三卷。河陽守范雍得寇公詩二百首,爲三卷,今刻版道州”。《宋史·藝文志》載“《寇準詩》三卷”。宋鄭樵《通志·藝文略第八》:“《寇忠愍集》三卷。”明楊士奇編《文淵閣書目》著錄:“《寇忠愍公集》一部一册。”此本爲嘉靖十四年蔣鏊刻本,正文三卷,收各體詩二百餘首。此書有金紫光祿大夫行尚書户部侍郎知河陽軍州事上柱國范雍《忠愍公詩序》,宣和五年(一一二三)十二月朔濟南王次翁《新開寇公詩集序》。因知景祐間范雍以《巴東集》爲藍本,並“有所持擇”、多有“删汰”,增輯而成《寇忠愍公詩集》三卷。宣和五年,王次翁重刻此本於道州,隆興元年(一一六三)辛斅再刻於揚州。明嘉靖十四年,蔣鏊據上述二宋刻本重刊,是爲此本。此書迭經吳引孫、陶湘、張壽鏞遞藏,鈐有“真州吳氏有福讀書堂藏書”“陽湖陶氏涉園所有書籍之印”“四明張氏約園臧書之印”“壽鏞”“咏霓”“謨觴”等印,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24 10:28
蔡中郎文集十卷外傳一卷(漢)蔡邕撰 明正德十年(一五一五)華堅蘭雪堂銅活字印本 黄丕烈跋。框高十六·一釐米,寬十二·二釐米。每半葉七行,行十三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左右雙邊。
蔡邕(一三二—一九二)字伯喈,陳留圉(今河南杞縣南)人。性至孝,少博學,師事太傅胡廣。喜好辭章,精通經史、天文、音律。工書法,尤善隸書。初爲司徒橋玄屬官,出任河平長,又召拜郎中,校書東觀,遷議郎。熹平四年(一七五),與堂谿典等寫定“六經”文字,邕書丹上碑,刻成石碑,立於洛陽太學門外,世稱“熹平石經”。因上書論朝政闕失獲罪,流放朔方。遇赦後,避宦官陷害,亡命江湖十餘年。董卓專權,强任爲侍御史,遷左中郎將,故世稱“蔡中郎”。卓被誅,邕又以附逆爲王允所捕,死於獄中。著詩文百餘篇,原有文集十二卷,已散佚,今傳本皆爲後人所輯。生平事迹見《後漢書》本傳及今人鄧安生著《蔡邕集編年校注》。蔡氏長於碑記,工整典雅,善辭賦,《文心雕龍·銘箴》稱“蔡邕銘思,獨冠古今”。《隋書·經籍志》著錄蔡邕文集爲十二卷,注云:“梁有二十卷,錄一卷。”則蔡集至隋已非完帙。唐人漸次搜求,增至十五卷,吳兢《西齋書目》著錄之。唐末之亂,文獻罹劫,《崇文總目》著錄僅五卷,《宋書·藝文志》爲十卷。北宋仁宗天聖間歐静序稱“今之所傳纔十卷,亡外計六十四篇”,其中《宗廟頌贊》等三篇爲後之好事者混入他人之文,“非十五卷之本編”,知蔡集亦未免於唐末兵燹之厄。《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並稱蔡集二十卷,“二十卷”當即“十卷”之誤。
歐静序本爲現存蔡集之祖本,盧文弨《鍾山劄記》言有歐静序本,今未見。今存蔡集可考知者約二十餘本,而以此華堅蘭雪堂銅活字印本爲現存最早之本。華堅字允剛,明無錫(今屬江蘇)人,葉德輝《書林清話》卷八“明錫山華氏活字版”條稱“明人活字版,以錫山華氏爲最有名”。錫山華氏活字版多出自宋刻,勝於元、明諸本。此本首冠歐序,書口上方印有“蘭雪堂”三字,中題“伯喈集”三字,下記葉碼,葉碼下方錄聖、勳、慶、魁、廣諸印工,目錄後有“正德乙亥春三月,錫山蘭雪堂華堅允剛活字銅版印行”正楷牌記,《外傳》後有“錫山蘭雪堂華堅允剛活字銅版印”牌記,又卷五、六、八至十後皆有“錫山”圓形圖記及“蘭雪堂華堅活字版印行”篆文牌記。據牌記年號可知,此本乃正德十年印本。此本正集十卷,收文六十三篇,已删去歐序所稱混入之僞作《宗廟頌贊》及《祀喬太尉文》,然又誤將《宗廟祝嘏辭》離爲二篇,故實存文六十二篇,若加上删去之僞作二篇,與歐序所稱十卷六十四篇之數正合,故陸心源《重雕蘭雪堂本〈蔡中郎集〉敘》稱此本出自歐本,誠非虛言。此本正集之後附有《外傳》,收文八篇,其中《隸勢》爲衛恒作,刊刻者誤輯入此集中。此本雖刊刻不精,訛脱嚴重,然因尚存宋本之舊,且存世絶少,故頗爲清代校勘家所重。
此本鈐有“陳樹杓印”“星邨父”“施子惠印”“施天賜印”“三省堂”“曾在東山徐復菴處”“敦仁堂徐氏珍藏”“尚餘數卷殘書在”“南州孺子”“涵芬樓”“涵芬樓藏”“海鹽張元濟經收”諸印。據卷首嘉慶十五年(一八一〇)黄丕烈跋語,此本乃黄丕烈購之於書賈。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24 10:29
楚辭十七卷(漢)王逸章句 楚辭疑字直音補一卷 明隆慶五年(一五七一)豫章夫容館刻本。框高二十·六釐米,寬十四·三釐米。每半葉八行,行十七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四周雙邊。
王逸(生卒年不詳)字叔師,東漢南郡宜城(今湖北宜城)人。約生活於漢和帝至漢順帝時。漢安帝元初四年(一一七)舉上計吏,爲校書郎,順帝時爲侍中,順帝後期,出任過豫州刺史。著《楚辭章句》,並參與撰修《東觀漢記》。事迹詳見《後漢書·文苑傳》。其《楚辭章句》,爲流傳至今最早最完整的《楚辭》注本,乃漢代注楚辭之典範,在楚辭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是書首楚辭目錄,次史記列傳、班固序騷、劉勰辨騷、楚辭疑字直音補。正文楚辭卷第一至第十七,凡離騷經章句、九歌、天問傳章句、九章、遠遊、卜居、漁父、九辯、招魂、大招、惜誓、招隱士、七諫、九懷、九歎、九思傳章句諸篇。《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云:“集部之目,楚辭最古”,又云“初,劉向裒集屈原《離騷》《九歌》《天問》《九章》《遠遊》《卜居》《漁父》,宋玉《九辯》《招魂》,景差《大招》,而以賈誼《惜誓》,淮南小山《招隱士》,東方朔《七諫》,嚴忌《哀時命》,王褒《九懷》及向所作《九歎》,共爲《楚辭》十六篇”。“逸又益以己作《九思》與班固二敘爲十七卷,而各爲之注。”逸恪守漢學治經家法,引經據典,博采異聞,兼備衆説,“注雖不甚詳賅,而去古未遠,多傳先儒之訓詁。故李善注《文選》,全用其文”。此本刊者爲朱多煃,字用晦,明寧獻王朱權六世孫,故是本亦有人稱“王孫本”。據黄源海《夫容館楚辭章句版本述略》,此本有原刻本、重修本和遞修本之别。初刻本目錄後有“隆慶辛未歲豫章夫容館宋板重雕”刊記一行,天啓三年(一六二三)遞修本則改刻爲“熙寧辛亥夔州官舍鏤板”一行。辛亥即熙寧四年(一〇七一),故或云此本源自北宋夔州本,或云夫容館仿宋刻本。是本卷一首葉版心下有刻工名氏,爲“章芝刻”;卷一末葉題“姑蘇錢世傑寫章芝刻”。卷一卷端題“漢劉向編集,王逸章句”,且宋諱匡、殷、貞等不避,此爲原刻本特徵。但“兮”字大多已改刻爲“”,卷二葉十三中的“慧”字改爲“彗”,爲重修本特徵。傅增湘《藏園群書經眼錄》載該書楊守敬云:“此本即以宋槧翻雕,其誤字亦皆仍之,唯宋諱缺筆則悉填補。嘉慶間大小雅堂本又據此翻刻,而多用洪本校改,失真面目矣。”此本曾經傅承霖、趙元方遞藏。趙元方(一九○五—一九八四)原名趙鈁,字元方,以字行。蒙古族。室名無悔齋。此本鈐有“傅家場明善堂記”“明善選置”“臣承霖印”“硯耘”“永清縣傅家莊明善堂書画印”“永清傅承霖讀過”“曾在趙元方家”“趙鈁珍臧”“無悔齋臧”“一廛十駕”等印。書衣後有傅氏題識“書背秦遊草,紙字皆佳,古香可愛,務必保存不可遺失。傅承霖先浦記”三行;目錄末有傅氏題識“花翎鹽運同升銜候補班補用知州江蘇布政使司布理向傅承霖識”兩行。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24 10:31
石門洪覺範天厨禁臠三卷(宋)釋惠洪撰 明活字印本。框高十六·六釐米,寬十一·七釐米。每半葉九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雙邊。
惠洪(一〇七一—一一二八),初名德洪,俗姓喻,一説姓彭,字覺範,賜號寶覺圓明禪師,自稱寂音尊者、明白庵人,筠州新昌(今江西宜豐)人。十四歲父母雙亡,失怙入三峰寺爲童僧。十九歲試經剃度後,修《唯是論》,並博覽子史群書,外習詩賦,獲詩名。二十九歲後雲遊江南各地,嘗住持臨川北禪寺及南京清涼寺。又好論古今治亂及是非成敗,爲時政所不容,先後三次蒙冤入獄。又以醫識張商英,並往來於郭天信之門。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張、郭獲罪,洪亦受累配至朱(珠)崖(今海南海口),數年釋歸,改名惠洪。洪工詩善畫,尤擅繪竹梅。“每用皂子膠畫梅於生絹扇上,燈月下映之,宛然影也。”(宋鄧椿《畫繼》卷五)著有《石門文字禪》《冷齋夜話》《林間錄》《僧寶傳》《臨濟宗旨》等書,是書乃其詩論之作。
《晉書》卷七十九《謝混傳》謂晉元帝渡江,鎮守建業,財用不足,每得一豚,視爲珍膳。尤以豚項之肉味美,群下不敢自食,特以獻帝,稱爲“禁臠”。後用以比喻别人不得染指的獨占之物。“天厨”本爲星官名,後演變爲天厨可烹美酒佳餚,不是一般人可享用。此書命名《天厨禁臠》,自謂其所選之詩、品評之語,不是一般人能欣賞享用,如同禁臠。此書以唐宋名家、名句爲式,標論詩法、詩格,提出了二十多種詩法、句法、韻法。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分“近體三種頷聯法”“十字句對法”“四種琢句法”等十五類;卷中分“比物句法”“賦題法”“造語法”等八類;卷下分“古詩押韻法”“頓挫掩抑法”“换韻殺斷法”等十五類。每類前有小序,然後選詩,詩後是品評。如杜甫《寒食對月》詩:“無家對寒食,有淚如金波。斫却月中桂,清光應更多。”評謂:“此杜子美詩也,其法頷聯雖不拘對偶,疑非聲律,然破題引韻已的對矣,謂之偷春格,言如梅花偷春色也而先開,山谷嘗用此法作茶詞。”然宋魏慶之《詩人玉屑》卷二則批評此書曰:“惠洪《天厨禁臠》最爲誤人。”元方回《桐江集》卷四亦謂:“《洪覺範天厨禁臠》誤人處極多,或以是釋杜詩,山谷不以爲然,宜戒之。”《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進一步批評此書曰:“多强立名目,旁生枝節,如首列杜甫《寒食對月》詩爲偷春格,而謂黄庭堅茶詞叠押四山字爲用此法,則風馬牛不相及。”故衹入存目。然此書傳本極罕,此本乃是書現存最早印本,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卷三十九著錄此書,並謂:“正德丁卯東川黎堯卿跋云:‘《天厨禁臠》頗得三昧之法,勝國前有摹本,今亡矣。予得鈔本訂正,秣陵進士張天植遂成吾志,刻之。’有王宗炎印。”今檢此書,目錄後果有此跋,然並非刻本,而是活字排印本。觀其版面文字,行歪字扭,確有活字排印特徵。正德丁卯,即正德二年(一五〇七),故此書版本可著錄爲“明正德二年張天植活字印本”。是書鈐有“王宗炎印”“八千卷樓”“江蘇第一圖書館善本書之印記”“四庫坿存”等印記,知原爲丁氏八千卷樓之物,後歸江蘇第一圖書館,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24 10:32
酒邊集一卷(宋)向子諲撰 清初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框高十四·七釐米,寬十·三釐米。每半葉八行,行十四字,白口,左右雙邊。向子諲(一○八五—一一五二)字伯恭,宋開封(今屬河南)人。出身顯赫,宋神宗欽聖憲肅皇后之再從侄。元符初,以恩蔭補官。南渡初,歷徽猷閣直學士、户部侍郎,旋罷知平江府。歷神宗、哲宗、徽宗、欽宗、高宗,經靖康之難,處南北宋之交,江河轉變之氣象藴於詞集中。其爲人剛正不阿,不畏權勢,執法嚴明,頗有政望。南渡後,力主抗戰,以忤秦檜意而致仕。去朝後,卜築於清江(今屬江西)五柳坊,享林泉逸趣,所居號“薌林”,自號“薌林居士”。退閑十五年始卒,享年六十八歲。今有《酒邊詞》傳世。《宋史》卷三百七十七有傳。此本存向子諲詞一百七十餘首,通爲一卷。卷上共一百八首,稱作“江南新詞”,多悲慨之音;卷下共六十三首,曰“江北舊詞”,多清詞麗句。大多數詞調下用小字解題,交待創作因由。胡寅曾作有《酒邊詞序》,此本不見該序,清光緒十四年汪□刻宋名家詞本《酒邊詞》有此序,名爲《題酒邊詞》,該序云:“退江北所作於後,而進江南所作於前。以枯木之心,幻出葩華;酌元酒之尊,棄置醇味。”序中對蘇軾詞評價甚高,云“及眉山蘇氏,一洗綺羅香澤之態,擺脱綢繆宛轉之度,使人登高望遠,舉首高歌,而逸懷浩氣,超然乎塵垢之外,於是花間爲皂隸,而柳氏爲輿臺矣”。此評語後世頻繁轉引。《直齋書錄解題》載子諲詞有《酒邊集》一卷,《樂府紀聞》則稱四卷。此毛氏汲古閣影宋抄本,抄寫精工、清晰,字畫無不追慕宋刻,精美典雅,廣受學者、藏書家珍愛,爲影抄本中精品。章鈺曾據以細校光緒本,吳昌綬也曾影刻收入《雙照樓影刊宋金元本詞》。鈐有“宋本”“甲”“汲古主人”“毛子晉”“毛晉私印”“毛扆”“汪士鐘印”“克文”“惟庚寅吾以降”等印,印記宛然。據《寒雲日記鈔》(乙卯)載,袁克文曾得汲古閣影寫宋本書六種,《酒邊詞》乃其中之一,並云半葉八行,行十四字等,正是此本《酒邊集》。可知此本自毛氏汲古閣之後,又遞經汪士鐘、袁克文收藏。一九五二年,此書隨周叔弢所藏大批善本捐獻國家。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1-24 10:40
唐甫里先生文集二十卷(唐)陸龜蒙撰 明成化二十三年(一四八七)嚴春刻本 周叔弢跋。框高二十一·一釐米,寬十三·二釐米。每半葉十行,行二十字,黑口,四周雙邊。
陸龜蒙(?—八八一)字魯望,號天隨子、甫里先生,自比涪翁、漁父、江上丈人,時謂江湖散人,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屢試不第,曾爲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後退隱松江甫里(松江即今吳松江,古稱笠澤),以讀書著述爲樂。工詩文,與皮日休並稱“皮陸”。光化三年(九○○)追贈右補闕。著有《耒耜經》《小名錄》《松陵集》《笠澤叢書》等。事見《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六《隱逸》。
陸氏文集中,《松陵集》乃咸通十年(八六九)至十一年間陸氏與皮日休等人在蘇州刺史崔璞幕内唱和之作,陸氏編,皮日休序。《笠澤叢書》爲乾符六年(八七九)後陸氏卧病笠澤期間手編成書,並親爲之序。書中詩文雜編。“以其叢脞細碎,故名《叢書》,以甲、乙、丙、丁爲次。後又有《補遺》一卷。宋元符間蜀人樊開始序而梓之。政和初,毘陵朱衮復行校刊,止分上、下二卷及《補遺》爲三。”(《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五十一)二書之外,陸氏詩文尚有遺漏。至南宋寶祐間,陸氏“遺稿所存,僅有《松陵》《笠澤》二書。……今吳江葉君茵乃作意掇拾而裒益之”(寶祐六年林希逸序)。“葉茵始搜採諸書,得遺篇一百七十一首,合二書所載四百八十一首,共六百五十二首,編爲十九卷,並附錄總爲二十卷。”(《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五十一)其中卷一至十三爲古今體詩,卷十四至十五爲賦,卷十六至十九爲雜著,卷二十爲附錄,錄《新唐書》陸龜蒙傳及諸家爲陸氏文集所作序跋等。因陸氏號“甫里先生”,故以名集。明成化二十三年陸釴序云:“《叢書》《松陵集》總六百五十二篇,並附錄爲二十卷,闕晁氏所校《松陵集》六篇,刊於宋寶祐中。”可知此書最早之本當爲宋寶祐間刻本,“林希逸爲序,刊版置於義莊”(《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五十一),惜已久佚。現存最早刊本即此明成化二十三年嚴春刻本。此本卷首有明成化二十三年陸釴《重刊甫里先生文集序》,次爲宋胡宿《甫里先生碑銘》,次爲宋寶祐六年林希逸《甫里先生文集序》,卷末有嚴春題識。陸釴序曰:“崑山嚴景和氏居淞江之滸,密邇甫里,素欽甫里之文,乃訪而重刻之……(葉茵輯本)刊於宋寶祐中。歷勝國以來,歲久版廢,景和所爲重刊者,繼前賢之勝事,誠義舉也。”卷末嚴春題識亦云“春重刊《甫里先生文集》”,由此可知,嚴春或據宋寶祐本重刻,並增胡宿所撰《甫里先生碑銘》一篇。嚴春,字景和,江蘇昆山人,此本之後又於弘治七年(一四九四)刊刻《中吳紀聞》六卷。此本封面有周叔弢題記“明成化嚴氏本,自莊嚴堪藏”一行,卷末有周叔弢跋一篇,謂此本爲民國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十二月自藻玉堂書估王子霖處購得。周氏將此本與黄丕烈校抄本比對後,認爲:“此本即周香嚴舊藏、黄氏據校之本。周氏藏書多無印記,宋元本亦且如是也。”此本鈐有“璜川吳氏收臧圖書”“周暹”等印,結合周跋,知爲吳銓、周錫瓚、周叔弢舊藏。吳銓,字容齋(一作蓉齋),號璜川,長洲(今江蘇蘇州)人。雍正中爲吉安守,歸田後於瀆川筑遂初園,因懷舊之思題其讀書處曰“璜川書屋”,架上萬卷皆秘笈。周錫瓚(一七四二—一八一九),原名贊,鄉試時改名曰漣,後改錫瓚,字仲漣(一作仲連),號漪塘(一作漪堂),又號香嚴居士,長洲人。所居名“水月亭”,藏書處曰“香嚴書屋”。喜藏書,善鑒定。與顧之逵、袁廷檮、黄丕烈並爲吳中四大藏書家。丕烈每購一書,必借其所藏秘本證之。此本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8 08:25
标题: 张国荣
石湖居士集三十四卷(宋)范成大撰 明弘治十六年(一五〇三)金蘭館銅活字印本。框高二十一釐米,寬十四·九釐米。每半葉十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雙邊。
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字致能(一作至能),號石湖居士,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紹興二十四年(一一五四)進士,除徽州司户參軍。乾道六年(一一七〇),以起居郎假資政殿大學士使金,不畏强暴,幾被殺。使歸,遷中書舍人。乾道七年,知静江府兼廣西經略安撫使。淳熙二年(一一七五),除四川安撫制置使。淳熙四年召對,權禮部尚書。淳熙五年,拜參知政事,尋罷。晚年以病退隱故鄉石湖。卒諡文穆。有文名,尤工詩,與尤袤、楊萬里、陸游並稱“南宋四大家”。著述宏富,除本書外,尚有《吳郡志》《攬轡錄》《驂鸞錄》《桂海虞衡志》《吳船錄》《菊譜》《梅譜》等。事見周必大《周文忠公集》卷六十一《范公神道碑》及《宋史》卷三百八十六本傳。成大“初效王筠一官一集,後自裒次爲《石湖集》一百三十六卷”(周必大《范公神道碑》)。成大一官一集之作,如《西征小集》,淳熙三年陸游爲之作序,謂成大“自桂林入蜀也,舟車鞍馬之間,有詩百餘篇,號《西征小集》,尤雋偉,蜀人未有見者”,因請而刻之。成大晚年將其詩文彙於一編,手自編定,成《石湖集》一百三十六卷。紹熙五年(一一九四)楊萬里爲之作序,稱其子范莘抵書爲父之文集求序,謂“方先公之疾而未病也,日夜手編其詩文,數年成集,凡若干卷”。嘉泰二年(一二○二)(一作嘉泰三年)其子范莘、范兹爲之作跋,稱“詩文凡百有三十卷,求序於楊先生誠齋,求校於龔編修芥隱,而刊於家之壽櫟堂”。關於《石湖集》之卷數,周必大《范公神道碑》、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馬瑞臨《文獻通考》均作一百三十六卷,《宋史·藝文志》作“《石湖大全集》一百三十六卷”,而范莘、范兹跋稱“詩文凡百有三十卷”,或爲概數,或僅計正文詩文卷數而未計附錄六卷。孔凡禮《見於〈永樂大典〉的六十一種宋集考》(《國學研究》第八卷,北京大學出版社二〇〇一年)則認爲“范莘兄弟所刻之本,當不包括《吳船錄》《攬轡錄》《驂鸞錄》《桂海虞衡志》《梅譜》《菊譜》六種。此六種,每種計以一卷,適爲六卷”。據范莘、范兹跋可知,《石湖集》最早刻本當爲南宋嘉泰二年(一作嘉泰三年)范氏壽櫟堂家刻本,後有《石湖大全集》刊於郡庠,二本今皆不存。現存最早之本爲明弘治十六年金蘭館銅活字印本《石湖居士集》三十四卷。三十四卷原在一百三十六卷之内,第一卷爲賦及騷詞,後三十三卷爲詩。“詩不分體,亦不分立名目,惟編年爲次。”(《四庫全書總目》卷一百六十)此本版心上方鎸有“弘治癸亥金蘭館刻”八字,書末有嘉泰二年范莘、范兹跋。此本鈐有“季振宜臧書”“鐵琴銅劍樓”等印,知爲季振宜、瞿氏鐵琴銅劍樓遞藏。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8 08:27
宋名家詞六十一種九十卷(明)毛晉編 明崇禎毛氏汲古閣刻本 陸貽典、黄儀、毛扆、季錫疇、瞿熙邦校並跋 何煌、何元錫校。框高十八·七釐米,寬十四·四釐米。每半葉八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雙邊。 毛晉生平爵里、學行業績簡況,前錄稿本《汲古閣集》時已介紹。是書一名《宋六十名家詞》,實收自晏殊《珠玉詞》至盧炳《哄堂詞》共六十一種,分爲六集(詳目參閲《中國叢書綜錄》)。每家之後各附以毛晉所撰跋語,或介紹詞人生平,或評論藝術風格,有些詞前有原序。編次不以時代先後爲準,而以得詞付雕先後爲序。第一集卷前有夏樹芳序,第二集前胡震亨序。據胡序署年,知是書刻於明崇禎三年(一六三〇)前後。各集底本或是宋元刻本,或源自舊抄本,或自全集析出,亦有從《花庵詞選》中輯錄者,彙刻成書時,有所校勘取捨、訂訛補遺。宋張炎《詞源》曾提及“刊本《六十家詞》”,明吳訥亦曾彙刻宋元百家詞,而均無傳本,唯此毛刻本三百年來爲學者傳誦,流播最廣,可謂詞林之淵海。毛晉原擬先刻六集,以後陸續再刻印其他詞集,但因財力不足等原因作罷,故張先《子野詞》、賀鑄《東山寓聲樂府》、范成大《石湖詞》、楊萬里《誠齋樂府》、王沂孫《碧山樂府》、張炎《玉田詞》等重要詞家未能收入。是書網羅散佚,傳播之功甚偉,而其中錯誤亦頗遭詬病,誠如《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所言:“其中名姓之錯互,篇章字句之訛異,雖不能免,而於諸本之誤甲爲乙,考證釐訂者亦復不少。”有鑒於此,陸貽典與毛扆乃遍借宋元刻本、舊抄本並此書底本逐卷精校,詳加考訂。今《中華再造善本續編》所影印者即爲此本。陸貽典(一六一七—一六八六)字敕先,常熟(今屬江蘇)人。諸生,博學工詩,精於校勘,多藏善本,與毛扆爲翁婿。毛扆字斧季,毛晉次子。二人校讎批讀是書近二十年,圈點勾抹,朱墨爛然。每種有題識,交待校本種類、來源、優劣及校改情況,如《樂章集》據“宋本”“趙校本”“周氏、孫氏兩鈔本”校;《東堂詞》“七月廿一日校,凡三抄本,其一即底本也。章次皆同而與此刻異。内一小字本最佳,所得脱誤字極多”;《淮海詞》據“宋刻本集校”;《片玉詞》用元刻本《片玉集》及抄本校,又用底本重校,等等。亦有多種書陸貽典已校過,毛扆又用其校本重校,如《稼軒詞》。每種卷末均書明某年月日、“某某校畢、讀訖”等語。錯訛較多者,毛扆有批云“題詞要毁”(《溪堂詞》)、“跋重刻”(《竹山詞》)、“要重刻”(《近體樂府》《石屏詞》)等語,惜因故未果。此本流傳後世,曾經鮑廷博知不足齋遞藏,又有季錫疇、瞿熙邦、何煌、何元錫等校語數則。今各種參校之本多不存世,賴此校本保留大量異文信息,文獻價值極高。鈐有“古愚藏本”“西河”“古愚”“冰香樓”“歙鮑氏知不足齋臧書”等印。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8 08:30
瀛奎律髓四十九卷(元)方回輯 明成化三年(一四六七)紫陽書院刻本。框高二十·九釐米,寬十三·二釐米。每半葉十行,行二十一字,小字雙行同,黑口,四周雙邊。方回(一二二七—一三〇七)字萬里,號虛谷,歙縣(今屬安徽)人。幼孤,從叔父學。南宋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别省登第,嘗提領池陽茶鹽。初媚賈似道,似道敗,又上十可斬疏,其人品可知。後知嚴州,元兵至,以城降。入元爲建德路總管,尋罷歸,肆意於詩。著有《桐江集》《續古今考》,輯有《瀛奎律髓》。“瀛”者,典出“十八學士登瀛洲”,語出《新唐書·禇亮傳》。唐武德四年(六二一),太宗時爲天策上將軍,寇亂稍平,即立文學館,禮聘杜如晦、于志寕、蘇世長、薛收、褚亮、姚思廉、陸德明、孔穎達等十八人,“每暇日訪以政事,討論墳籍,搉略前載,無常禮之間。命閻立本圖像,使亮爲之贊,題名字爵里,號‘十八學士’,藏之書府,以章禮賢之重。方是時,在選中者,天下所慕向,謂之‘登瀛洲’”(《新唐書》卷一百二《列傳第二十七》)。“瀛洲”,傳説中的仙山,成仙得道者始可登臨。意謂躋身十八學士之列,有如仙者登瀛洲之難。“奎”者,謂五星聚奎,也稱五星聯珠,本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排列近乎直綫時的一種天象。它的出現,古人認爲乃太平盛世、人才濟濟的象徵。《宋史·竇儼傳》曰:“丁卯歲五星聚奎,自此天下太平。”於是前後出現了周敦頤、程頤、程顥、邵雍、張載等五大哲學、思想家。“瀛奎”連用,意謂此書所選之詩如十八學士登瀛洲,精華薈萃。“律”指此書所選皆爲唐、宋律詩;“髓”指此書所選皆爲律詩精髓。故曰《瀛奎律髓》。《瀛奎律髓》類屬詩歌總集,輯選唐、宋三百七十六位詩人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二千九百九十二首,釐爲四十九類。每類前標以類目,如登覽類、朝省類、風土類、昇平類、宦情類、風懷類、宴集類、老壽類等。類爲一卷,凡四十九卷。每類前冠以類序,如“登覽類”小序曰:“登高能賦,於傳識之名山大川、絶景極目能言者衆矣,拔其尤者,以充雋永,且以爲諸詩之冠。”用以引導“學者求之,髓由是可得也”(本書卷前方回自序)。每詩後有詩家小傳、掌故、考證及方氏賞評。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不拘一格,爲後人留下不少佳評及難得資料。然紀曉嵐《瀛奎律髓刊誤序》則批評是書“非盡無可取,而騁其私意,率臆成編”,並謂其選詩“大弊有三:一曰矯語古淡,一曰標題句眼,一曰好尚生新”。又曰“其論詩之弊一曰黨援,一曰攀附,一曰矯激”。甚至認爲可能疑惑後人,故“别白是非,各於句下箋之,命曰《瀛奎律髓刊誤》”(清紀昀《紀文達公遺集》卷九)云云。此書卷前有方回自序,落款爲“至元癸未良月旦日”。癸未,即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年(一二八三),因知是年《瀛奎律髓》當業已成書。卷十三收白居易《戊申歲暮詠懷》二首,詩後小注“予年五十七歲選此詩,深愧之”。五十七歲,亦正是至元二十年癸未。《增訂四庫簡明目錄標注·續錄》於《瀛奎律髓》款目之下標注:“元至元癸未刊巾箱本,其板至明天順間始廢。”意謂此書脱稿同年既已刊行。癸未“良月”,即十月,十月始成之書即能同年刊行,不可遽信。本書卷後有明人龍遵敘後跋,謂“續又得定宇陳先生手自抄本,共十類。定宇自識云惟‘節序類’得虛谷親校本抄之,餘皆傳錄本,疑誤甚多”。陳櫟(一二五二—一三八四)字壽翁,因所居堂名“定宇”,學者咸稱“定宇先生”,是方回晚年好友,並曾參與整理方回遺著。此人所見皆爲傳錄本,未曾獲見“至元癸未刊巾箱本”,故巾箱本之説,蓋子虛烏有。此本卷末龍遵敘後跋又云:“天順甲申,叨守新安,實先生(指方回)鄉郡,因搜訪得其(指《瀛奎律髓》)傳錄全本,間有舛訛,卒無善本校正之。續又得定宇陳先生手自抄本,共十類……遂以其本與先所得本參對之”,“惜不得全編通校之,於是又遍訪郡之儒者,因得各家所藏抄本”,“遂會取諸本通參訂之”,“然後是編始獲復全……故不敢私之於己,敬壽諸梓,以廣其傳”。跋後落款爲“成化三年龍集丁亥六月下澣,皆春居士識”。因知此書乃由龍遵敘搜集各種傳抄之本並悉心加以整理編校方獲復全,且由他“敬壽諸梓”始獲廣傳。然他所壽梓的機構,資訊不明。楊守敬《日本訪書志》卷十三著錄此書,謂是“朝鮮重刊明成化本,首有方回自序,序後有‘成化三年仲春吉日,紫陽書院刊行’木記”。因知方序後當有鎸書木記,此書已被剜去。故此書版本當著錄爲“明成化三年龍遵敘紫陽書院刻本”。此乃是書之最早刻本。龍遵敘,號皆春居士,吉水(今屬江西)人。吳松江由嘉定入海,江口淤塞百年,民受其患。龍遵敘以御史左遷嘉定尹,到官之日,親蒞其地,召父老講求水利,兩越月不雨,遂奏功,號御史河。時掘得一碑,長尺餘,文曰“得一龍,江水通”。童謡亦云“要開吳松江,須等海龍王”。龍氏成化初來守新安,遂刻《瀛奎律髓》於紫陽書院。此本鈐有“經卧雪齋鑒藏一次”“麗蘇樓”“傳是樓”“光焰萬支樓”“因是”等藏書印,表明清初曾藏季振宜、徐乾學等處。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8 08:33
虞初志三十二卷(明)陸采編 明弦歌精舍如隱草堂刻本。框高十五·八釐米,寬十一·八釐米。每半葉八行,行十五字,白口,左右雙邊。《虞初志》係明人編選的小説集。《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云:“舊本題《陸氏虞初志》,不著其名。”陸氏應爲陸采。據書中《鶯鶯傳》末葉末行有“如隱草堂”四字,則此書可定爲如隱草堂刻本。如隱草堂爲陸采堂號,趙萬里曾考證《洛陽伽藍記》刻者爲陸采,云:“此書蓋爲長洲人陸采所刻,范氏天一閣書中藏有陸采所著《天池山人小稿》,内有如隱草堂之名,此《伽藍記》之板刻字樣正類蘇州刻本。”還有一證:書中《續齊諧記》有跋語云:“是書亦罕得佳本,惟外舅都公家藏有之,命余鋟梓,以傳焉。”錢謙益《列朝詩人小傳》中謂:“(陸)采字子玄,給事中子余之弟,都少卿玄敬之婿也。”玄敬爲都穆之字。陸采(一四九五—一五四○)字子玄,號天池山人,長洲(今江蘇蘇州)人。陸粲之弟,性豪蕩不羈,不治舉業。年十九即作《明珠記》,後又作《南西厢》《懷香記》等。“虞初”本是人名,漢武帝時爲方士侍郎。所作《虞初周説》爲小説之淵藪。張衡《西京賦》云:“小説九百,本自虞初。”故後人多用“虞初”爲小説命名,如《虞初志》《虞初新志》《續虞初志》等。如隱草堂本《虞初志》中除《續齊諧記》爲南朝梁人吳均所著,其餘皆爲唐人小説,包括《虬髯客傳》《離魂記》《柳毅傳》《謝小娥傳》等共八卷三十一種。故事情節曲折,人物特點鮮明,文筆優美清俊,倶爲唐傳奇之佳品。書中除《集異記》分爲二卷外,餘皆不分卷。少數小説前標有目次,如第一種《續齊諧記》題下注明“虞初志一”四字、第四種《虬髯客傳》下注明“虞初志二”等,餘者鮮少標明目次。書前有總目將内容分爲八卷,然袁克文序稱:“是書原闕總目,右目乃估人以意補寫,□初欲删去之,嗣以便於檢讀,遂姑存之。”書中間有朱筆點讀,無批。《虞初志》版本較多,流傳過程中有八卷本和七卷本之分。目前最早之八卷本即爲如隱草堂本。國家圖書館藏有三部如隱草堂本,一部爲全本八卷,另外兩部爲殘本。全本八卷據考證係明刻本,應爲如隱草堂最早刻本。除有“如隱草堂”四字外,《集異記》末行還有“弦歌精舍”四字。弦歌精舍乃明代毛晉室名。據考證,此書蓋弦歌精舍主人在如隱草堂版片基礎上加以補刻重印。以其版本較古,最爲接近原書,内容完整,尤爲可貴。對研究《虞初志》版本流傳和唐代傳奇有重要意義。上海圖書館藏有武進陶湘蘭泉原藏本,“後雲”續補輯本,此本第一卷“寧王”篇下題“如隱草堂”。“後雲”無考,學界稱之爲“後雲氏”。目前《虞初志》之八卷本俱是在後雲氏補陸氏之作基礎上完成。此外還有如隱草堂袁刻本存世,據《武進涉園陶氏鑒藏明版書目》《虞初志》條下記:“虞初志三十二種八卷,袁褧刻。”袁褧字尚之,晚號謝湖居士,明代刻書家、藏書家。此書之後又有隆慶、萬曆年間的正續本傳世。國家圖書館藏如隱草堂八卷本,原藏袁克文處。袁氏對此書十分喜愛,爲之作序和詩,詩云:“小説梁唐卅一篇,虞初舊志罕流傳。伽藍記外今逢此,如隱堂前兩妙鎸。”“伽藍記”即爲《洛陽伽藍記》,可與前文考證編者爲陸采相互印證。書前鈐有“雪茗堂印”“曾在周叔弢處”“埽塵齋積書記”“東菴舊史”“寒雲主人”諸印,書後鈐有“克文私印”印。此書後轉入周叔弢處,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8 08:35
蜕庵詩四卷(元)張翥撰 明初刻本。框高二十·六釐米,寬十三·五釐米。每半葉十三行,行二十四字,黑口,四周雙邊。張翥(一二八七—一三六八)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負才放蕩,好蹴鞠,喜音樂,不置家業,其父以爲憂。後幡然醒悟,閉門謝客,晝夜讀書,漸以詩文知名。至正初,召國子助教,尋退居淮東。及修宋、遼、金三史,復起爲翰林國史院編修官,纍遷太常博士、國子祭酒、集賢學士,以翰林學士承旨致仕,卒於元末動亂中。張翥卒於亂世,遺稿多散佚。據卷端題署,知此書爲釋大杼所編選,凡四卷。首五言古詩,次七言古詩,後二卷則爲七言律詩。卷前有釋來復序,稱張翥詩“寫情賦景,兼得其妙,讀之使人興起,誠爲一代詩豪矣”。雖不免褒美過甚,但其詩確有佳者,若五古之《漷農嘆》、七古之《人雁吟憫饑也二章》,俱得漢魏風骨。此本爲張翥詩集最早刻本,從卷末釋宗泐(此本“宗泐”二字殘損,不可辨識,據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補)跋文結句落款,時間爲“十年冬”(“十年”前的年號,此本殘損,文淵閣本作“洪武”),似可推斷此本刊刻完成就在此後不久,很可能就在洪武十年(一三七七)底或十一年初。今觀此本,無論紙質墨色,或雕工技法,仍帶有很明顯的元代建刻風格。民國初年,董康誦芬室曾據此本覆刻,收入《四部叢刊》。此本鈐有“金星軺藏書記”“顧廣圻印”“鐵琴銅劍樓”等印記,知其嘗經名家遞藏。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8 08:41
阮嗣宗集二卷(魏)阮籍撰 明嘉靖二十二年(一五四三)范欽、陳德文刻本。框高十七·二釐米,寬十二·七釐米。每半葉九行,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單邊。阮籍(二一○—二六三)字嗣宗,三國時魏陳留尉氏(今屬河南)人。“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之子。早年博覽群書,有報國平天下之志,但因身處魏晉亂世,名士多遭殺戮,在政治上遂採取謹慎避禍的態度,《晉書·阮籍傳》稱其“發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籍與嵇康、劉伶等七人爲友,常集於竹林之下肆意酣暢,世稱“竹林七賢”。正始三年(二四二),勉强出爲吏,復爲尚書郎,不久便因病免職。正始八年,又被召爲參軍,旋即托病辭歸。嘉平元年(二四九),爲魏太傅司馬懿從事中郎。嘉平四年,復爲魏大將軍司馬師從事中郎。正元元年(二五四),封關内侯,徙散騎常侍。正元二年,拜東平相,十數日辭去。景元三年(二六二),求爲步兵校尉,世稱“阮步兵”。次年冬卒,年五十四歲。《三國志》卷二十一、《晉書》卷四十九有傳。《詠懷詩》是阮籍之代表作,嚴羽《滄浪詩話·詩評》云:“黄初以後,惟阮籍《詠懷》之作,極爲高古,有建安風内骨。”鍾嶸《詩品》稱其詩“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又稱其“厥旨淵放,歸趣難求”。除詩歌外,阮籍尚有《大人先生傳》《清思賦》等長篇作品。許逸民先生在《中華名著要籍精詮》中謂:“據《隋書·經籍志》著錄,南朝齊、梁時代,阮籍的詩文集有十三卷,目錄一卷。又據李善《文選注》,宋詩人顔延之、梁詩人沈約都曾爲《詠懷詩》作注,《文選》中收錄的阮籍詩文也有十九篇之多。”,據許逸民考證,至唐初修《隋書》時,阮集似已有散佚,僅僅是一個無目錄的十卷本。《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衹著錄《阮籍集》五卷,這個本子又見於《日本國見在書目》,説明唐時已流傳至日本。但《日本國見在書目》還著錄《阮步兵集》十卷,又可證十卷本在唐代並未亡佚。阮籍的詩集在明代有多種刻本,較早的有嘉靖刻本《六朝詩集》中之《阮嗣宗集》三卷,李夢陽序刊本《阮嗣宗詩》一卷(收詩八十篇)。此嘉靖二十二年范欽、陳德文纂刻的《阮嗣宗集》二卷爲現存魏晉人集中難得之古本,是現存最早的阮籍詩文合集本。上卷包括文十二篇,分别是《東平賦》《首陽山賦》《鳩賦》《獮猴賦》《清思賦》《元父賦》《通易論》《莊論》《樂論》《奏記太尉蔣濟》《答伏羲書》《大人先生傳》,下卷爲詠懷詩八十一首,又四言二首。是書卷首有陳德文序,曰:“今覽其詠懷八十一篇,語莊義密,曲高和寡……”並稱“大梁舊刻籍詩南來少傳,郡伯鄞范子取而刻之宜春”。知是書乃范欽開版於江西。此本刊刻精工,字清墨烏,大氣又不失典雅。有舊時人批語,批語朱墨筆夾雜,邏輯謹嚴,義旨深厚,且字體端莊,廣見於此本書衣、天頭、地脚與字裏行間,朱筆批語與墨黑刻體相得益彰。鈐有“陳氏西畇艸堂臧書印”“西畇艸堂”“平江陳氏”“吳嵩衡印”“雙鑑樓臧書印”“傅沅叔臧書記”諸印,説明此本爲陳墫、傅增湘等諸名家寶愛,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09:27
唐皮日休文藪十卷(唐)皮日休撰 明正德十五年(一五二〇)袁表刻本 周叔弢跋。框高十八釐米,寬十一·三釐米。每半葉十一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雙邊。皮日休(八三四?—八八三?)字逸少,後字襲美,襄陽竟陵(今屬湖北)人。隱居鹿門山,自號鹿門子,又號閒氣布衣、醉吟先生。其貌不揚,性情傲慢,詼諧好謔,詩與陸龜蒙齊名。咸通八年(八六七)登進士第,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據《四庫全書總目·皮子文藪》提要云:《唐書》稱其降於黄巢,後爲所害。然尹洙《河南集》有《大理寺丞皮子良墓誌》,則稱“日休避廣明之難,奔錢氏。子光業,爲吳越丞相。生璨,爲元帥判官。子良即璨之子”。陸游《老學菴筆記》亦據皮光業碑,以爲日休終於吳越,並無陷賊之事。以上兩説,未知孰是。皮日休著有《皮子文藪》十卷,收其前期作品,乃咸通七年皮氏所自編。此外,《全唐文》收皮日休文四卷,其中有散文七篇,爲《文藪》所未收。《全唐詩》收皮日休詩,共九卷三百餘首,後八卷詩均爲《文藪》所未收。此書自序稱:“咸通丙戌(七年)中,日休射策不上第,退歸州來别墅,編次其文,復將貢於有司。發篋叢萃,繁如藪澤,因名其書曰《文藪》。”《四庫全書總目·皮子文藪》提要云:“宋晁公武謂其尤善箴銘。今觀集中書序論辨諸作,亦多能原本經術。其《請孟子立學科》《請韓愈配饗太學》二書,在唐人尤爲卓識,不得僅以詞章目之。集中詩僅一卷。蓋已見《松陵唱和集》者不復重編,亦如《笠澤叢書》之例耳。王士禎《池北偶談》嘗摘其中《鹿門隱書》一條、《與元徵君書》一條,皆‘世民’二字句中連用,以爲不避太宗之諱。今考之信然。然後人傳寫古書,往往改易其諱字。安知日休原本非‘世’本作‘代’‘民’本作‘人’而今本易之耶?是固未足爲日休病也。”此書卷末有明正德十五年六月袁表跋。袁表字邦正,號寶華山人,福建閩縣人。嘉靖十九年(一五四〇)爲江西臨江通判,嘉靖二十四年辭歸,自號陶齋,詩酒自娛。著有《河西關志》《黎平府志》《聞德齋志》《江南春集》《閩中十子》等。此書卷尾附有“建德周氏珍藏”題記及周叔弢跋。據周氏跋云:“此《皮子文藪》,明正德袁表刻本。乙丑(一九二五)十二月,余得諸江都方氏,旋遭繼室許氏之喪。丙寅正月,斥賣藏書,爲營齋奠,歸渠氏者多,此其一也。當時匆促,未及鈐印,衹題卷尾,以誌珍惜之意而已。閲十七年,壬午(一九四二)十二月,觀書渠氏,忽見此本,如睹故人,遂以重值贖之。劍合珠還,良足快意!且可與成化本《甫里先生文集》並儲也。卷中有譚公度印記,余所藏嘉靖本雜劇《十段景》、天順本《揭文安公文粹》,皆譚氏書。錢牧齋稱爲‘紈絝兒郎’,不知其於汗簡墨汁有少因緣。如是者,晴窗展閲,益令人緬想其風度不置云。叔弢。”有“譚公度臧書記”“霝威支人”“周暹”等印。由此可知,此本歷譚公度、錢謙益,又經方氏、周叔弢、渠氏遞藏,後仍歸周氏。一九五二年,周氏將所藏善本書籍七百餘種捐獻國家,由文化部接受,後入藏北京圖書館,即今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09:28
唐御覽詩一卷(唐)令狐楚輯 明趙均抄本 黄丕烈跋。每半葉八行,行十八字,無格。令狐楚(七六六—八三七)字慤士,自號白雲孺子,行四。祖籍敦煌(今屬甘肅),後遷居宜州華原(今陝西耀縣)。唐貞元七年(七九一)登進士第,由太原掌書記遷節度判官、監察御史。《新唐書》《舊唐書》均有傳。楚宦海一生,歷德、順、憲、穆、敬、文宗六朝,官至吏部尚書、校檢左僕射,進封彭陽郡開國公。開成元年(八三六)充山南道節度使,卒於任上。諡曰文。令狐楚爲政有德聲,獎掖後進,李商隱早年曾受其提携。才思俊麗,能文工詩,高步瀛《唐宋文舉要》稱其駢文“隸事生動,尤得子山遺意”。其詩境界開闊,尤善爲樂府、絶句,與李逢吉、劉禹錫、廣宣唱和甚多,後分别編爲《彭陽唱和集》《斷金集》《廣宣與令狐楚唱和集》,均佚。元和中與王涯、張仲素所作樂府詩,編爲《元和三舍人集》,今存。其著作於《新唐書·藝文志》中尚著錄有《漆奩集》一百三十卷、《梁苑文類》三卷、《表奏集》十卷,今皆不存。又《宋史·藝文志》著錄《歌詩》一卷、《雜纂集》一卷亦已散佚。《全唐詩》存其詩一卷,又《全唐詩補編》補其詩二首。《全唐文》存文五卷。《唐御覽詩》又名《唐歌詩》《選進集》《元和御覽》。此集乃令狐楚元和年間爲翰林學士、中書舍人時所奉敕編選進呈之選集。據陸游後記可知此集選錄大曆至元和間詩人三十家,詩作二百八十九首,比碑文中所説的三百一十首,已多有散佚。此本實際存詩爲二百八十六首,可見南宋之後又有散佚。其中選詩最多的爲李益三十六首、盧綸三十二首、楊凝二十九首。所選詩歌均爲近體的五七言律詩和絶句,以氣格開闊的邊塞詩和辭藻婉麗的閨怨詩爲主。《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評曰:“大致雍容諧雅,不失風格,上比《篋中集》則不足,下方《才調集》則有餘,亦不以一二疵累棄其全書矣。”另外,中唐一些名望不高的詩人如李何、鄭鏦等人的詩作因此集而得以傳世。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中著錄有“《唐御覽詩》一卷”。錢曾《述古堂書目》、《四庫全書總目》、《嘉業堂鈔校本目錄》、徐乃昌《積學齋藏書目》等均有此集的著錄。《御覽詩》最早的版本爲南宋陳解元書籍鋪本,傅增湘《藏園群書題記》謂“今各家書目皆不載”。此本爲明趙均抄本。黄丕烈跋云:“此《唐御覽詩》,爲寒山趙靈均所校而箋注。其異同者,非復本書舊觀矣。余友陶藴輝識是靈均手迹,持以示余。余以青蚨十金易得。蓋靈均所寫,余固未灼見,而楮墨頗饒古趣,列諸名抄祕册中,當亦得一位置地也。”足見此本之珍貴。前有趙均萬曆四十七年(一六一九)所作題詞,衹言從友人林若撫處得之,與他本互爲校閲,爲之箋注,而未交待出自何本。集後雖有陸游跋語,然是否爲南宋刻本也未可知。此集朱印纍纍,除“趙均之印”“趙靈均”“靈均”等之外,還有“積學齋鎮庫”“南陵徐乃昌審定善本”“積餘秘籍識者寶之”等印,可見其曾爲徐乃昌所收藏。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09:29
宋之問集二卷(唐)宋之問撰 明崦西精舍刻本。框高十八釐米,寬十三·三釐米。每半葉十行,行十六字,白口,左右雙邊。宋之問(六五六?—七一二)字延清,一名少連,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人。少居嵩山,師事著名道士潘師正,與其弟子司馬承禎等交遊。高宗上元二年(六七五),登進士第,曾任縣尉等職。武后天授元年(六九〇),與楊炯同爲宮中習藝館學士,後卧病歸陸渾。萬歲登封元年(六九六),爲洛州參軍,陪宮中游宴應制。聖曆中,任司禮主簿,預修《三教珠英》。長安中,遷尚方監丞。中宗神龍元年(七〇五),因諂附張易之兄弟,貶爲瀧州(今廣東羅定)參軍。次年,遇赦北歸,授鴻臚主簿。復依附武三思、太平公主,遷户部員外郎。景龍二年(七〇八),充修文館直學士。遷考工員外郎,知景龍三年貢舉。其年秋,因附安樂公主,爲太平公主所疾,發其知貢舉之贓事,貶越州(今浙江紹興)長史。景雲元年(七一〇)六月,睿宗立,流放欽州(今屬廣西)。先天元年(七一二)八月,玄宗立,賜死桂州(今廣西桂林),年約五十七。著有《宋之問集》十卷,爲其友人武平一所編。《宋之問集》,《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郡齋讀書志》卷十七(作《宋之問考功集》)、《直齋書錄解題》卷十六均著錄爲十卷。可知原集南宋時猶存,元以後則未見著錄。此本爲現存最早之單行本,即明崦西精舍刊《宋之問集》二卷(簡稱精舍本),版心有“崦西精舍”四字,《四部叢刊續編》曾據以影印,張元濟據其字體定爲嘉靖本。此本按賦、五古、七古、五律、五排、七律、五絶、七絶等分體編次,共收賦二首,詩一百七十六首,其中七古之《下山歌》與七絶之《下嵩山歌》完全相同,故實收一百七十五首。《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卷十九著錄此書,云:“晁、陳二家書目俱載十卷,近存二卷,蓋明人掇拾之本也。版刻清朗,每版心有‘崦西精舍’四字。”張元濟《古籍書目序跋彙編》亦談及此書,謂“審其字體,當在明嘉靖時矣。然版心題‘崦西精舍’,不知爲何人所刻”。考徐縉,字子容,號崦西,蘇州洞庭西山人,王鏊女婿。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進士,官至禮部侍郎。與前七子有交往。黄貫曾《唐詩二十家自序》云:“洞庭徐太宰刻陳、杜以下十二家。”即指徐縉。因知崦西精舍乃徐縉堂號,故此書亦當是徐縉崦西精舍刻本。現存各本收詩均較爲混亂,如精舍本誤收唐太宗等十人詩二十四首,朱本删去了七絶與七古中相重之《下山歌》,黄本、許本删去了誤收的沈佺期《銅雀臺》、康庭芝《望月有懷》(一作沈佺期詩),楊本在黄本基礎上又删去了張九齡《旅宿淮陽亭口號》及本集重出的《下山歌》,但均未能從根本上改變收詩混亂的局面。與精舍本相校,張本雖删除了僞詩八首,又自唐宋典籍中輯得佚詩十五首,但仍未將其中僞詩作徹底清理,所補輯詩文亦皆有僞作。總之,明刊《宋之問集》均爲輯本。其中二卷本詩集同出一源,又以精舍本爲最早。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09:31
梁江文通文集十卷(南朝梁)江淹撰 明刻本 馮舒校並跋。框高十七·七釐米,寬十三釐米。每半葉十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雙邊。江淹(四四四—五〇五)字文通,濟陽考城(今河南民權)人。南朝著名文學家,歷仕宋、齊、梁三朝。江淹少而沉敏,六歲能詩。十三而孤,家貧,以孝聞。一生謹慎持重,沉静少交遊。江淹少以文章顯,早年爲始安王劉子真等諸王教授五經,曾入新安王劉子鸞幕。泰始二年(四六六),轉入建平王劉景素幕。因廣陵令郭彦文案被誣入獄,上《詣建平王上書》陳情而獲釋。後舉南徐州秀才,對策上第,轉巴陵王國左常侍。不久,重返劉景素幕,先後任主簿、參軍等職。泰豫元年(四七二),劉景素密謀叛亂,江淹多次勸諫而不納。元徽二年(四七四),反被貶爲建安吳興縣令。宋順帝升明元年(四七七),齊高帝蕭道成執政,將之召回,授以尚書駕部郎,驃騎參軍事之職。齊代宋之後,任驃騎豫章王記室,領東武令,後遷中書侍郎。齊武帝永明間,任廬陵内史、尚書左丞、國子博士諸職;少帝蕭昭業即位,任御史中丞;明帝蕭鸞時,又任宣城太守、秘書監諸職。梁武帝蕭衍代齊後,官至金紫光祿大夫,封醴陵伯。梁武帝天監四年(五〇五)病故,年六十二,諡曰憲伯。《梁書》《南史》有傳。江淹“通方廣恕,好遠兼愛”(明馮惟訥《古詩記》卷八十六《雜體三十首並序》)。其詩兼擅各體,清麗哀婉而不失古樸蒼勁,賦作華麗纏綿又淒切蒼涼。身處元嘉、永明詩風轉變之際,能棄顔、謝之辭藻堆砌,又無沈約等輕糜之弊,難能可貴。於南朝儒釋道交匯融合之際,亦能兼容並蓄三家思想於詩作中。鍾嶸《詩品》列江淹詩爲中品,稱其“詩體總雜,善於摹擬”,如《雜體詩》三十首乃摹擬自漢至南朝宋三十位詩人之作。然《恨賦》《别賦》却堪稱六朝賦之代表作。其書信如《詣建平王上書》《與交友論隱書》等,命意吐辭頗有漢魏文之淳厚,六朝不可多得。因晚年才思減退,鍾嶸首稱“江郎才盡”,引來後世紛争不息。江淹文集由其生前自行編定,《自序傳》稱凡十卷。《梁書》載“凡所著述百餘篇,自撰爲前後集”。《隋書·經籍志》著錄爲“《江淹集》九卷,《江淹後集》十卷”,小注“梁二十卷”,疑爲梁代存前後集之合編本。《舊唐書》《新唐書》均作前集十卷,後集十卷,可見前後兩集至唐代尚存。宋代公私書目均著錄爲十卷,原本早佚,今可見《四部叢刊》影印明翻宋十卷本,今人多以之爲前集。此集元代僅有抄本傳世,今已不傳。宋以後,該集版本日趨複雜,由宋迄今近二十種,且多有舛訛、增删。依源流及編排可分兩類:一爲源自宋本,或轉抄、翻刻,或按文體截其一部分刊刻,或雖有補遺而不打亂原有秩序。此類有翻宋本、薛應旂《六朝詩集》本、新安汪刻本和宣城梅刻本、胡注本等;二爲打亂編排,重新整理。此類有《古詩紀》本、《七十二家集》本、《百三家集》本、梁賓刻本和江昉刻本等。《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稱此本“板刻清朗而有訛闕,又闕文多以意補字。馮己蒼氏以元人所抄趙篔翁本手校一過,乙改甚多,並錄卷末”。馮氏認爲“元本所缺,此本又以意填增”者,“文理荒悖可笑,今盡□之”。馮舒(一五九三—一六四五)字己蒼,號默庵,又號癸巳老人,江蘇常熟人,與弟班並稱“海虞二馮”。其性忼直,善口才,遇事敢爲,不避權勢。家富藏書,皆手自校勘,構小閣以寶藏之。順治間,因揭露邑中漕糧弊端,反被指爲語涉“訕謗”,以此下獄死。著有《空居閣雜文》二卷,《炳燭齋文》一卷,《文谷》二卷,《歷代詩紀》一百卷等。此本鈐有“馮己蒼讀書記”“馮己蒼”“馮舒之印”“馮氏臧本”“孫二酉珍臧”“孫潛之印”“鐵琴銅劍樓”“稽瑞樓”等印,表明此本曾經馮舒、孫潛、常熟瞿氏及陳揆等遞藏。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09:33
張子壽文集二十卷(唐)張九齡撰 明成化九年(一四七三)蘇韡刻本。框高二十一·六釐米,寬十二·六釐米。每半葉十一行,行二十二字,黑口,四周雙邊。張九齡(六七八—七四〇)字子壽,一名博物,唐韶州曲江(今廣東韶關)人。幼聰敏,善詩文,廣州刺史王方慶嗟賞之曰:“此子必能致遠。”官至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後爲李林甫所譖罷相,貶荆州長史。爲人忠耿剛正,直言敢諫,爲開元賢相。開元二十八年(七四〇)病卒,年六十三,諡文獻。《舊唐書》卷九十九、《新唐書》卷一百二十六有傳。張九齡工詩能文,名重一時。其文格調剛健,雅正沖淡,著有《曲江集》《講經語錄》等。《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評曰:“九齡守正嫉邪,以道匡弼,稱開元賢相。而文章高雅,亦不在燕許諸人下。”《舊唐書》著錄張九齡“有集二十卷”,《新唐書·藝文志》《崇文總目》及《宋史·藝文志》亦有記載。《直齋書錄解題》曰:“《曲江集》本有元祐中郡人鄧開序,自言得其文於公十世孫蒼梧守唐輔而刊之。於末附以中書舍人樊子彦所撰行狀、會稽公徐浩所撰神道碑及太常博士鄭宗珍議諡文獻狀,蜀本無之。”可知《曲江集》曾有兩個宋本,惜未見流傳。明成化五年,翰林院侍講學士丘濬得《曲江集》於館閣群書中,手自抄錄成帙。後丘濬奔喪携書稿南歸,期免喪後付梓。韶州知府蘇韡請留刻郡齋,始刊刻成册,題爲《張子壽文集》。丘濬(一四二〇?—一四九五)字仲深,號瓊臺,瓊山(今屬廣東)人。蘇韡字廷茂,江蘇江陰人,成化中韶州知府,曾刻《武溪集》二十一卷、《張子壽文集》二十卷。
《張子壽文集》明代刊本衆多,多以成化本爲宗,題名有《曲江張先生文集》《唐丞相曲江張先生文集》《張子壽文集》《張九齡集》《張曲江集》等。嘉靖十五年(一五三六)湛若水據丘本翻刻《唐丞相曲江張先生文集》二十卷。另有十二卷本多種,如嘉靖二十四年李而進刻本、萬曆十二年(一五八四)王民順刻本,天啓四年(一六二四)顧懋光刻本等,多出於丘本;清雍正十三年(一七三五)張氏刊十二卷本,附《千秋金鑒錄》五卷,亦稱出於丘本。故成化九年本當爲張九齡文集現存最早刻本。此成化本《張子壽文集》二十卷,卷首前有成化九年丘濬序,於卷末蘇韡刻書跋文曰:“韡承乏韶郡之又明日,進拜文獻公祠,退求夫文獻之猶有存者,僅得詩文二十許篇而已,餘未得也。成化己丑冬,始得全集於翰林學士瓊臺丘公仲深。……捐俸重刊,惠此學者,有能於此。”可知該書係蘇韡得文獻公全集於丘濬處、後捐俸刊刻而成。書内鈐有“鐵琴銅劍樓”“新安汪氏”“啓淑信印”等印。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09:34
西崑酬唱集二卷(宋)楊億等撰 明嘉靖十六年(一五三七)張綖玩珠堂刻本。框高十七·二釐米,寬十三·二釐米。每半葉十二行,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單邊。楊億(九七四—一○二○)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屬福建)人。北宋雍熙元年(九八四)十一歲,召試詩賦,授秘書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賜進士第。真宗即位,與修《太宗實錄》。景德中,與王欽若等同修《册府元龜》。纍官至翰林學士、工部侍郎。卒諡文。其人才思敏捷,博覽强記,爲北宋前期文壇領袖。除此書外,尚著有《武夷新集》二十卷。詳見《宋史》卷三百五本傳。此書爲楊億彙集《册府元龜》編修期間同僚唱和詩作而成。景德二年(一○○五)九月,宋真宗下詔令王欽若、楊億編修《歷代君臣事迹》,王欽若奏請以錢惟演等十人同編修。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八月,書成,賜名《册府元龜》。期間,楊億、錢惟演、劉筠等人與同僚“歷覽遺編,研味前作,挹其芳潤,發於希慕,更迭唱和,互相切劘”(楊億自序)。其後,楊億將這些唱和詩作彙爲一集,“析爲二卷,取玉山策府之名,命之曰《西崑酬唱集》”(楊億自序)。全書以詩題編次各家唱和之作,同題唱和之作列於一處,原唱在前,和詩在後;詩題大體以創作時間先後爲序。關於此書結集時間,有景德四年、大中祥符元年、大中祥符六年諸説。楊億自序署“翰林學士户部郎中知制誥”,而《宋史》卷三百五本傳記其“大中祥符初,加兵部員外郎、户部郎中”。又此書所收諸詩,有明確紀年而時間最晚者爲《戊申年七夕五絶》,戊申乃大中祥符元年,由此可推知此書結集不會早於是年。大中祥符六年之説蓋由錯誤繫年造成。此書成於大中祥符元年,當較爲可信。關於此書所收酬唱人數,有十七人、十八人二説。楊億自序曰:“余景德中忝佐修書之任,得接群公之遊。時今紫微錢君希聖、祕閣劉君子儀,並負懿文,尤精雅道,雕章麗句,膾炙人口,予得以游其墻藩而咨其模楷。二君成人之美,不我遐棄,博約誘掖,置之同聲……而予以固陋之姿,參酬繼之末……其屬而和者又十有五人。”揣摩楊億自序之意,“其屬而和者又十有五人”應不包括楊億、錢惟演、劉筠三人。宋劉克莊《後村詩話》續集卷四曰:“今考十五人者,丁謂、刁衎、張詠、晁迥、李宗諤、薛映、陳越、李維、劉隲、舒雅、崔遵度、任隨、錢惟濟,有名秉不著姓(筆者按:清代通行本作劉秉,今人多疑爲張秉),王沂公衹有一篇,在卷末。”由此可知,劉克莊所見本中,參與酬唱者爲十八人,與楊億自序正合。此本及後世傳本皆收十七人,脱王沂公(王曾)一人。關於此書所收詩歌篇數,楊億自序曰“凡五、七言律詩二百四十七章”,此本及後世傳本實收二百五十首,較之初期原貌,脱王曾詩一首,衍詩四首。具體爲何,已不可考。此書編成不久,即有刊本行世。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卷七十一載,大中祥符二年正月,“御史中丞王嗣宗言:‘翰林學士楊億、知制誥錢惟演、秘閣校理劉筠唱和《宣曲》詩,述前代掖庭事,詞涉浮靡。’上(真宗)曰:‘詞臣,學者宗師也,安可不戒其流宕!’乃下詔諷勵學者,自今有詞屬浮艷不遵典式者,當加嚴譴。其雕印文集,令轉運使擇部内官看詳,以可者錄奏”。爲此書而發的禁浮文詔(《宋大詔令集》卷一百九十三)中有“别集衆製,鏤版已多”之語,又歐陽修《六一詩話》“《西崑集》行”也顯指刊行。由此表明此書時已刊行。《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後村詩話》《玉海》等書均著錄此書,亦可證此書宋時當有刻本,惜已不存。此書現存最早刻本當爲明嘉靖十六年張綖玩珠堂刻本,即此本。張綖字世文,自號南湖居士,江蘇高郵(今屬江蘇)人。少聰敏,十五歲入郡庠,與兄經、紘,從弟繪合稱“張氏四龍”。正德八年(一五一三)舉人,八試會試不中,謁選爲武昌通判,官至光州知州。後歸隱武安湖上,構草堂數楹,藏書數千卷。此本版心上方鎸有“玩珠堂”三字。前有嘉靖丁酉(十六年)張綖序,次楊億自序,次詩人姓氏一葉。此本較爲罕見。民國初年爲揚州秦更年珍藏,民國十一年(一九二二)傅增湘轉歸傅氏藏園。《藏園群書題記》卷十九《明玩珠堂本〈西崑酬唱集〉跋》云:“此本既以舉世稀見爲珍,又以探源宋槧足貴,雖梓於明代,要與天水遺刊同其罕秘也。”張元濟輯印《四部叢刊初編》初用寫本,重印時傅氏遂舉此本易之。此本鈐有“江都秦更年曼青之印”“增湘”“佩德齋”“晉生心賞”等印,知爲秦更年、傅增湘、傅忠謨(字晉生,傅增湘子)遞藏。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09:35
顔魯公文集十五卷補遺一卷(唐)顔真卿撰 年譜一卷(宋)留元剛撰 附錄一卷 明嘉靖錫山安氏館銅活字印本 趙元方跋。框高十九·六釐米,寬十四釐米。每半葉十三行,行十六字,白口,左右雙邊。顔真卿(七○九—七八五)字清臣,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郡望琅玡臨沂(今屬山東)。唐開元二十二年(七三四)進士及第,授秘書省校書郎,歷醴泉尉、長安尉、監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出爲平原太守。安祿山叛,發兵抵抗,聯結附近十七郡,被推爲盟主。亂平,入官京師,遭讒貶黜。後爲刑部尚書,封魯郡開國公。德宗時,李希烈叛亂,受命往諭,持節不屈,被縊殺。贈司徒,諡文忠。書法精絶,尤擅楷書,世稱“顔體”。事見殷亮《顔魯公行狀》、令狐峘《顔魯公神道碑銘》、《舊唐書》卷一百二十八本傳、《新唐書》卷一百五十三本傳。真卿有《盧陵集》《臨川集》《吳興集》等,均已早佚。北宋時,吳興沈氏採掇遺逸,編爲十五卷,劉敞爲之序。嘉祐年間,宋敏求集其刻於金石者,又編爲十五卷。南宋嘉定年間,留元剛得宋敏求所編殘本十二卷,乃以史傳諸書、碑迹雜記,詮次年譜,繫以見聞,參異訂疑,搜亡補失,編爲十五卷,末附補遺、年譜、行狀、碑銘及新舊《唐書》本傳,自爲後序。沿及明代,留本亦不甚傳。明嘉靖二年(一五二三),錫山安國(字民泰)得傳錄舊本,欲重梓之,請吳郡都穆校訂。都穆取其家藏舊本與留元剛本互校,認爲留本“有公文補遺及年譜、行狀,皆予家所無,而予家本自《和政公主碑》至《顔夫人碑》十首,又元剛之所未有”,遂重加編訂,“舊本皆以詩居首,今僭爲編訂,以奏議第一,表次之,碑銘次之,書序與記之類又次之,而以詩終焉。若補遺諸作,則各從其類。卷仍十五,以符舊集之數。而年譜、碑狀、列傳諸文,别爲繕寫,以附於後”(明嘉靖二年安國安氏館刻本卷末嘉靖二年都穆後序),由錫山安國安氏館刊刻行世,首有嘉靖二年(一五二三)楊一清序,次爲劉敞序,次爲正文及補遺,後附年譜、行狀、碑銘、新舊《唐書》本傳,末有留元剛後序、嘉靖二年都穆後序。此乃顔氏文集現存最早之本,後曾影印收入《四部叢刊》。此本版心鎸“錫山安氏館”,版心下有印工姓名,各卷卷端題“錫山安國刊”或“錫山安國校刊”。此本卷一爲奏議,已爲都穆編訂後之面貌。此本卷末有民國二十八年(一九三九)趙元方跋,謂“以此本校安國刻本,此本絶勝。是以知活字本之可貴者,不僅以其傳印之少也”。此本流傳絶稀,傳世僅寥寥數部,洵足珍重。此本鈐有“曾在趙元方家”“一廛十駕”“趙鈁珍臧”“元方心賞”“無悔齋校讀記”“沅叔審定”“臧園藉觀”等印,知爲趙元方舊藏,傅增湘曾借觀。建國初,趙元方擇其所藏精本,捐獻北京圖書館(今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09:39
温庭筠詩集七卷别集一卷(唐)温庭筠撰 明弘治十二年(一四九九)李熙刻本 馮長武校並跋。框高十九釐米,寬十二·一釐米。每半葉九行,行十八字,黑口,四周雙邊。温庭筠(八一二?—八七○)一作廷筠,又作庭雲,本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相貌奇醜,人稱温鈡馗,其人聰穎,才思敏捷,尤長於詩賦,士人翕然推重,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有“温八叉”之稱。然士行塵雜,不修邊幅,且恃才不羈,又喜譏刺權貴,多犯忌諱,取憎於時,故屢試不第,終生不得志,官終國子助教。他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温李”。存詩三百餘首,所涉體裁、題材廣泛,古詩、律詩均有佳作,字裏行間充滿羈旅行役、友人寄贈、身世感懷之情。精通音律,詞采出衆,爲詞華麗,穠豔精緻,領銜“花間派”,與韋莊並稱“温韋”。駢文與李商隱、段成式齊名,他們所創造的“三十六體”在駢文史上亦有深遠影響。《舊唐書》卷一百九十有傳。此本是現存温庭筠詩集之最早刻本,前七卷收詩二百五十餘首,别集一卷收詩四十二首,偶有幾首詩題旁附有作者創作緣起。據《新唐書·藝文志》等所載可知,温庭筠詩在唐末已成集。《郡齋讀書志》對温集七卷本已有著錄,並提及外集一卷。温詩外集應是宋人在本集七卷外,集其佚詩而成。《直齋書錄解題》亦提及温詩七卷本。直至今日,七卷本仍爲温詩較通行之本。此外,國家圖書館尚藏有明弘治十二年李熙刻《温庭筠詩集》七卷本的另外一部,有殘,無馮長武跋,集前有李熙序,頗有價值。此明弘治十二年李熙刻本,正文中詩歌題目低兩格刻印,經馮長武朱筆圈點校過,卷尾馮氏跋云:“太歲戊子季冬之月望後一日校練一過,此本不甚精好,先君子曾獲宋刻半本,爲友人借去,不復得歸,今更存一抄本頗勝於此也。”馮武(一作長武)(一六二七—?)字竇伯,號簡緣,明末清初江蘇常熟人。藏書家馮舒、馮班之侄,能詩善書。其父馮知十藏書頗富,武子承父業,廣肆搜集,精於校勘,隱湖毛氏刊書多經其校訂。家有“世豸堂”,是其藏書與刻書之所。有“海虞馮氏”“簡緣馮氏藏本”“簡緣子”“竇伯藏書記”等印。此本在流傳過程中前後有數葉遺失,經補抄後依然完整呈現出全部内容。補抄部分分别是卷首目錄中的前七葉與卷尾别集中的兩葉,刻本至别集《傷寒宵》詩半戛然而止,剩餘四首詩與馮長武跋均在補抄葉面。由此觀之,推測此書補抄不晚於藏於馮氏之時。此本墨黑字端,偶有連筆,卷首目錄處與卷尾均鈐有“鐵琴銅劍樓”“簡緣”“馮氏藏書”等印,再參之跋文落款“天目民海虞馮長武竇伯氏識”,可知此本曾爲上黨馮氏所藏,後入鐵琴銅劍樓。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09:40
樊川詩集四卷(唐)杜牧撰 明正德十六年(一五二一)江陰朱承爵朱氏文房刻本 趙元方跋。框高十六·五釐米,寬十四·四釐米。每半葉十行,行十六字,白口,左右雙邊。杜牧(八○三—八五二)字牧之,唐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出身高門世族“京兆杜氏”,爲宰相杜佑之孫,繼承了其祖父以《通典》爲代表的經世致用之學,政治抱負遠大,胸懷建功立業之心,其《上李中丞書》中表明其注意研究“治亂興亡之跡,財賦兵甲之事,地形之險易遠近,古人之長短得失”。主張平定外患,維護安内統一之局面,但由於性格耿介,不屑於逢迎權貴,仕途並不順暢。太和二年(八二八)登進士第,在江西等地爲幕僚多年,也曾做黄州等地刺史,亦曾入朝任監察御史等職,官至中書舍人。杜牧才華横溢,爲詩作文功夫卓越,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在《獻詩啓》中自稱“苦心爲詩,本求高絶。不務奇麗,不涉習俗。不今不古,處於中間”。其詩歌題材豐富,七言絶句有不少佳作,在關注現實生活的同時,擅長咏史抒懷,借古時之人、事,引出對時局的看法。其詩情致高遠,筆力勁拔,俊爽峭健之中,時帶風華流美之致。杜牧享年五十歲,有《樊川文集》等傳世,新舊《唐書》有傳,均附載《杜佑傳》内。杜牧祖父杜佑在長安南面樊川置有别墅,牧喜愛有加,用自己的官俸重新修葺,晚年居於此,自號“樊川子”。其外甥裴延翰彙集杜牧作品,以“樊川”二字入其名,爲《樊川文集》,並在《樊川文集序》中謂,杜牧臨終前,盡搜文章,閲千百紙,擲焚之,留者僅十之二三。幸其外甥裴延翰所貯藏的比焚餘者十多七八,釐爲二十編,共存詩文四百五十篇,題曰《樊川文集》。宋代以後又出現《外集》《别集》,然多混入他人僞作。清人馮集梧《樊川詩集注》是最爲通行的舊注本,馮氏僅注《樊川文集》之前四卷詩歌,《外集》《别集》中詩概不出注,以爲此皆樊川臨終前欲棄焚者,非欲留者。世行本《樊川詩集》出自《樊川文集》,衹收前四卷詩。此本爲正德十六年朱承爵所刻,版式精勁古雅,字體仿宋,横平豎直,整齊嚴謹,左欄上角書耳中刻有“江陰朱氏文房”六字。朱承爵字子儋,號舜城漫士,又號左庵,明代江陰人。好聚書,尤喜宋版。愛刻書,多刊詩集。除《樊川詩集》外,還刻有《庾開府集》《浣花集》等。此《樊川詩集》書前有“樂志樓”等印,卷末鈐有“曾在趙元方家”“鈁”等印章。上世紀五十年代,趙氏諸多精本入藏北京圖書館(今國家圖書館),多是罕傳善本。本書趙氏跋語,曰:“此册爲王蓮涇舊藏,卷末葉數及書根皆蓮涇筆也,庾樓丈云。”王蓮涇即王聞遠。聞遠(一六六三—一七四一)字聲宏、又作聲弘,一字叔子,號蓮涇,亦號蓮涇居士,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精鑒賞、富收藏,所藏之作多爲名品。從趙元方跋語及相關鈐印知,是書經王聞遠藏,後輾轉歸藏趙元方無悔齋。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09:41
北堂書鈔一百六十卷(唐)虞世南輯 明抄本 孫星衍、嚴可均 、周星詒校並跋 王石華、洪頤煊、王引之、錢東垣、顧廣圻、譚儀校 傅以禮跋 戴望、譚儀、葉昌熾、鄧邦述題款。框高十八·八釐米,寬十六·二釐米。每半葉十二行,行十八字,藍格,藍口,四周單邊。虞世南(五五八—六三八)字伯施,越州餘姚(今屬浙江)人。隋大業初授秘書郎。入唐後,纍官至弘文館學士,授秘書監,封永興縣子,授銀青光祿大夫,世稱“虞永興”。卒贈禮部尚書,諡文懿。書法繼承二王,爲唐初四大書家之一,傳世墨迹碑刻甚多。有詩文集三十卷,已散佚不全。民國時張壽鏞輯爲《虞秘監集》四卷,收入《四明叢書》。《舊唐書》卷七十二、《新唐書》卷一百十五有傳。唐劉禹錫《嘉話錄》云:“虞公之爲秘書,於省後堂集群書中事可爲文用事,號爲《北堂書鈔》,今北堂猶存,而《書鈔》盛行於世。”可知北堂爲秘書省之後堂,是書乃虞氏在隋爲秘書郎時所作。凡分帝王、后妃、政術、刑法、封爵、設官、禮儀、藝文、樂、武功、衣冠、儀飾、服飾、舟、車、酒食、天、歲時、地等十九部,八百五十一類。每一類目下,抄撮彙集經史百家中之相關材料,摘出原句,附注出處、解釋及虞氏案語。書中所引經典,據清孔廣陶統計,除集部外,引書八百多種,“皆三代、漢、魏迄於南朝宋、齊,其最晚者沈約《宋書》、蕭方等《三十國春秋》、崔鴻《十六國春秋》、魏收《後魏書》;其詩、賦、頌則顔、謝、鮑爲最晚,陳、隋隻字不鈔,鈔者今世亡其本十蓋八九,其存者亦流俗寫變,殘闕誤訛,不爲典要”(《清嚴可均《鐵橋漫稿》卷八《書陳禹謨刻本〈北堂書鈔〉後》)。保存隋以前古本文獻資料極爲豐富,是今存最古之大型類書,爲歷代學者所推重。《隋書·經籍志三》雜家類有《書鈔》一百七十四卷,當即是書。《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作一百七十三卷。宋《崇文總目》《中興館閣書目》《直齋書錄解題》等均作一百六十卷,與今本同,較隋唐時已有所亡佚。王應麟《玉海·藝文》云:“二館舊闕虞世南《北堂書鈔》,惟趙安仁家有本,真宗命内侍取之,嘉其好古,手詔褒美。”則是書在宋代已稱罕見。其後長期抄寫流傳,明萬曆二十八年(一六〇〇)始有陳禹謨校刻本,然其所據傳抄底本脱誤甚多,且刻版時又憑臆增删、改動,大失原書面貌。明代書賈作僞,曾改題爲《古唐類範》《大唐類要》。清嘉慶間,孫星衍得此明抄本,作跋尾定之爲天台陶宗儀影宋抄本,實則並無實據。此本雖亦不免訛謬誤脱,然較陳禹謨本接近宋元舊本原貌。孫氏遂約同嚴可均、洪頤煊、王引之、顧廣圻、王石華、錢東垣等先後加以校勘整理,詳情可參看嚴可均《書〈北堂書鈔〉原本後》一文。此本卷一百三十九後有嚴氏手跋云:“嘉慶二十年十一月初六日校此卷起,至十七日校訖。每日黎明即起,至二鼓或三鼓就睡,窮十二日之力,始得清本一卷,嗚呼難矣!”其難校可以想見,故嚴氏稱“世間難校之書,此爲第一”。經各家校勘後,尚餘六十九卷未校。光緒間,此本爲南海孔廣陶所得,遂與林國賡及其子孔昭熙、孔昭述、孔昭鋆等分校之。此本面貌與陳氏刻本已有天壤之别,可謂存世《北堂書鈔》相當精善之本。孔氏所校定之本於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刻印,通行於世。此本卷首鈐有“雲章閣收藏圖籍印”“紉佩齋清賞印”,不知何人印鑒。自孫星衍五松書屋散出後,爲何夢華所得,何氏去世後,其子售予秀水陳徵芝,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周星貽以七百金收得。其後流傳過程中迭經名家題款。鈐有“五松書屋”“蘭鄰”“閩中韜庵陳氏珍臧”“祥符周氏瑞瓜堂圖書”“星貽”“少唐煙雲過眼之物”等印。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09:42
納蘭詞五卷補遺一卷(清)納蘭性德撰(清)汪元治輯 清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汪元治結鐵網齋刻本。框高十九·一釐米,寬十三·六釐米。每半葉十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雙邊。納蘭性德(一六五五—一六八五) 原名成德,後避東宮太子保成名諱,改性德,字容若,亦稱成容若,號楞伽山人,清滿洲正黄旗人,大學士明珠之子。康熙十五年(一六七六)進士,初授三等侍衛,後晉陞爲一等。精於書畫鑒賞,喜與文人交往,與游皆一時名士,以詞名,有《飲水詞》。又有《通志堂集》等。事具《清史稿》卷四百八十四。汪元治(?—一八八七)字仲安,一字珊漁,號謐卿,鎮洋(今江蘇太倉)人。曾任河南湯陰、中牟令。晚年曾赴徐州、宿遷、崇明等地書院主講。有《結鐵網齋詩集》十卷、《詩稿補抄》一卷。納蘭詞集初名“側帽”,或云典出《北史》卷六十一《獨孤信傳》:“信美風度,雅有奇謀大略。……既爲百姓所懷,聲震隣國。……信在秦州,嘗因獵日暮,馳馬入城,其帽微側。詰旦而吏人有戴帽者,咸慕信而側帽焉。”或云取晏幾道《清平樂》“春雲綠處,又見歸鴻去。側帽風前花滿路,冶葉倡條情緒”句意。後由顧貞觀、吳綺訂定更名爲“飲水”,或云取《五燈會元》道明禪師答盧行者語“如魚飲水,冷暖自知”之意。是書内封題《納蘭詞》“結鐵網亝藏版”。首周僖序、次趙函後序、次道光壬辰(十二年)夏六月汪元浩(汪元治之伯兄)跋、次道光壬辰秋七月既望汪元治後跋、次原序(含康熙戊午顧貞觀序、吳綺序、嘉慶丁巳夏五月楊芳燦蓉裳序等)、次詞話(含徐釚《詞苑叢譚》、阮葵生《茶餘客話》、顧貞觀《彈指詞書贈詞後》、袁枚《隨園詩話》等)、次詞評(含陳其年維崧、顧梁汾貞觀、丁藥園澎、聶晉人先等諸家評語)、次納蘭詞目錄。全書分五卷附補遺五闋(此本補遺兩葉殘甚)。卷端題“長白納蘭成德容若著,鎮洋汪元治仲安編輯”,卷一終題“錢塘汪燿校”、卷二終題“太倉周升堂校”、卷三終題“歙縣王斑校”、卷四終題“鎮洋蔣希曾校”、卷五終題“昭文蔣寶齡校”。汪元浩跋稱:“仲安因顧梁汾原輯本,及楊蓉裳抄本、袁蘭邨刊本、《昭代詞選》《名家詞鈔》《詞滙》《詞綜》《詞雅》《草堂嗣響》《亦園詞選》等書,彙鈔得二百七十餘闋。其前後之次,則按體編之。字句異同,悉加注明。並采詞評、詞話,錄於卷首。”汪元治後跋云:“元治輯納蘭詞四卷……剞劂告竣,將次刷印,復於吳門彭丈桐橋處得《通志堂全集》共二十卷,内詞四卷計三百四闋(實爲三百闋)……爰即補刊於後,編爲卷五。而元治所輯亦有一十九闋爲全集所未載,殆當時失傳故耳。今彙得三百二十三闋(實爲三百三十六闋),可稱大備無遺憾矣。”周僖序稱:“今珊漁(汪元治)於飲水側帽諸刊外,彙諸家所錄,分體編輯,美矣,備矣,讀者無遺憾矣。”光緒六年(一八八〇)許增邁孫娛園叢刻(即榆園叢刻)本即翻刻此本,許氏本增張預重刻序、補遺十六闋、神道碑、墓誌銘等,此外無增删。王國維《人間詞話》稱:“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此本爲納蘭詞集中首以《納蘭詞》爲名者,納蘭指性德或自此本始,且流傳頗罕,凡體例、校勘等頗具參考價值,殊爲可貴。據李慈銘日記及跋文:咸豐甲寅(四年一八五四)秋,李氏從周星貽處借得汪氏刻納蘭詞全帙,即抄錄六十餘闋。但亦云納蘭詞“絃絃掩抑,令人不懽,洵有顧梁汾所謂非文人不能多情,非才子不能善怨者。然根柢太淺,每露其底藴,長調猶時若不醇,此不讀書之故”。庚申(十年)冬,呂耀斗(字庭芷,一字定子,或稱鶴緣太史,有《鶴緣詞》)屬意李氏評點納蘭詞,並借予汪氏刻本納蘭詞。辛酉(十一年)二月十八夜又讀一過,並評“容若詞長調不如中令,中令不如小令,右三卷已足盡其長矣”(卷三末跋文),李慈銘《越縵堂讀書記·集部·詞曲類》並稱“汪氏本合《飲水》《側帽》二集,又搜其遺賸,共得三百二十三闋(應爲三百二十六闋),所作大約已備”。惜校讎不精,又指“琵琶仙”“秋水”等調爲自度曲,蓋全不知此事者矣”。李氏鈐“絳跗閣主”“慈銘”“霞川花隱”諸印。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09:43
敝帚稿略八卷(宋)包恢撰 清乾隆翰林院抄本(四庫底本)。框高二十二·五釐米,寛十五·二釐米。每半葉八行,行二十一字,紅格,白口,四周雙邊。卷八末有缺葉。包恢(一一八二—一二六八)字宏父,一字道夫,號宏齋,建昌南城(今屬江西)人。嘉定十三年(一二二〇)進士。官至刑部尚書,簽書樞密院事。其父辈皆從朱熹、陸九淵學,故恢少聞義理之學、心性之旨,學力宏厚。著《易説》《周禮記》《講義》《家傳》等,皆不存。今僅見《敝帚稿略》一書。包恢少時文譽籍甚,既登仕籍,轉爲功業所掩,或亦由其不自表曝也。嘗作《自識》曰:“疇昔雖或有斐然妄發,未嘗留藁。中間有親友見之,不忍棄,爲之收拾類聚,因而成編,遂有誤傳錄以去者。於是不能掩其惡而匿其醜,予每病之,乃就其間選其彼善於此者,姑别存之,曰《敝帚稿略》。”因知此書乃包氏自行編選成集者。門人鄭無妄刻而行之。元劉塤《隱居通議》卷十七稱,包恢爲文根據義理,下筆輒汪洋放肆,娓娓不窮;所作大都疏通暢達,沛然有餘。則其時當有專集存世。然《宋史·藝文志》、馬端臨《文獻通考·經籍考》皆無所著錄,是已傳世甚罕。清乾隆間開四庫館,未見恢集傳本,館臣僅從《永樂大典》中採掇編輯,得文七十餘篇、詩八十餘首,釐爲八卷。是爲恢集現存諸本之祖。此本係四庫底本,行款與四庫正本全同。卷端首行及書口上端均寫“欽定四庫全書”,卷一、卷五首葉鈐滿漢文“翰林院印”。書中有朱筆字迹,注明需補改之字;又有墨筆字迹,説明抄寫格式。所舉諸端,多爲四庫正本所採用。故讀此本,不僅於恢集有所得,亦於四庫館工作始末有所見。書中粘有浮簽若干,其中卷一第十六葉之簽實爲卷一第十八葉者。書中鈐有“温陵黄氏藏書”印記。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13:38
沜東樂府二卷(明)康海撰 明嘉靖三年(一五二四)康浩刻本。框高十七·六釐米,寬十一釐米。每半葉十行,行二十一字,細黑口,四周單邊。康海生平事迹簡況,前錄明嘉靖二十四年(一五四五)吳孟祺刻本《對山集》時已介紹。康海認爲,古來“曲與詩同,自樂府作,詩與曲始歧而二矣,其實詩之變也。宋元以來益變益異,遂有南詞北曲之分。然南詞主激越,其變也爲流麗;北曲主慷慨,其變也爲檏實。惟樸實,故聲有矩度而難借;惟流麗,故唱得宛轉而易調”(本書康海《沜東樂府序》)。又謂“由是興之所及,亦輒有作,歲月既久,簡帙遂繁,乃命僮子錄之,以存篋笥,題曰《沜東樂府》……正德八年歲在癸酉冬十二月朔旦,沜東漁父自序”。因知此書之成在正德八年(一五一三)。李夢陽下獄,海受李夢陽妻弟之托,往見權璫劉瑾,李獲救。逮瑾敗,被指坐瑾黨削職爲民,李却不進一言相救,反作《中山狼》雜劇以刺之。海罷歸後放形物外,寄情山水,廣蓄優伶,以曲爲樂。此書便是他閒居沜東時所作散曲的結集。《沜東樂府》依文體分爲兩卷:第一卷收散曲小令和帶過曲,凡一百七十五首;第二卷收散曲套數,凡三十三套,其中北曲二十九套,南曲四套。散曲多以北曲寫作,表現出剛勁豪放風格,爲明代散曲創作上做出突出的貢獻。由於其人陟罷非常,故作品中多抒發憤世嫉俗、人生感歎之情,但亦不少表現其閒適散淡、觸景生情之作。 “天應醉,地豈迷,青宵白日風雷厲。昌時盛世奸腴蔽,忠臣孝子難存立。朱雲未斬佞人頭,禰衡休使英雄氣”(本書卷一《寄生草》),簡直是對世道不公的呐喊。“半百年華鬢如絲,興如嚼蠟,樂閑心恰,會行踏。雨兒催,風兒刮,心驚膽怕,想平生閲盡浮夸,向人行,再伏低凹”(本書卷二《粉蝶兒·書懷》),無疑是對世態炎涼、人生坎坷的感歎。而在《紅繡鞋·秋望》中則寫道:“撲翠色,秋山如靛;涌寒波,秋水連天,西風黄葉滿秋川。秋喚起天邊雁,秋折盡水中蓮,秋添出階下蘚。”情景交融,作者心態與文學技巧表現得淋漓盡致。卷末有其弟短跋:“右《樂府》二卷,家兄沜翁舊作也,好事者求錄踵至,因刻之以傳焉。嘉靖甲申春三月丁卯,弟浩謹識。”甲申,嘉靖三年。因知此書確爲是年由康海之弟康浩所付梓。康浩,康鑾中子,正德六年進士,户部主事。《天一閣書目》卷四著錄其《康旻集》三卷。此本鈐有“壽祺經眼”印記,壽祺蓋爲王褆(一八七八—一九六〇),初名壽祺,字維季,杭州人。喜藏印篆刻,工書法,西泠印社創始人之一。又鈐有 “長樂鄭氏臧書之印”印。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13:38
坐隱先生精訂陳大聲樂府全集七種十二卷(明)陳鐸撰(明)汪廷訥訂 明萬曆三十九年(一六一一)汪氏環翠堂刻本。框高二十二釐米,寬十四·六釐米。每半葉十行,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單邊。陳鐸(一四五四?—一五○七)字大聲,號秋碧,别號七一居士,南直隸下邳(今江蘇邳縣)人,家金陵。世襲濟州衛指揮。工詩善畫,山水仿沈周。尤精聲律,以詞曲馳名,時稱“樂王”。《明史》稱“南都自洪、永初,風雅未暢。徐霖、陳鐸、金琮、謝璿輩談藝正德時,稍稍振起”(《明史》卷二百八十六《文苑第二》)。著有《秋碧軒集》五卷、《秋碧樂府》《梨雲寄傲》《滑稽餘韵》《草堂餘意》等。汪廷訥(一五七三—一六一九)字昌朝,號無如,别署坐隱先生、無無居士、全一真人、清癡叟。休寧(今屬安徽)人。曾爲鹽商,明萬曆間官南京鹽運使,左遷寧波府同知。汪氏工詩賦,喜製詞曲,辭歸後築坐隱園,設環翠堂書坊,廣藏圖籍。與湯顯祖、李贄等有唱和。著有《環翠堂樂府》(含雜劇九種、傳奇十六種)、《人境陽秋》二十二卷、《坐隱先生全集》十八卷、《環翠堂坐隱集選》四卷、《養正小史》等,編有《文壇列俎》十卷等。環翠堂刻書頗夥,傳世四十餘種。是書包括陳大聲詞曲傳奇主要作品。據曹學佺序,大聲爲“金陵將家子,生當弘正昇平之世,乃以詞曲鼓吹休明”,凡《梨雲寄傲》《滑稽餘韵》等,及長篇短令,爲“昭代白眉,前無古人”。清末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五亦稱“陳大聲詞,全明不能有二”。時人稱其詞曲韻“發而意新,聲婉而辭豔,其體貼人情,描寫物態,有發前人所未發者”。故“按拍花前,兩京教坊,彈絲樽畔,纔一開口便度陳大聲諸曲”(湯有光序)。汪廷訥所作樂府數十種,悉遵陳大聲矩度,因以“原刻不善,日久益復模糊”,不忍“大聲諸作,散佚無統,乃手自訂彙,而更以詩詞二韻,並《草堂餘意》附刻之”,統曰《坐隱先生精訂陳大聲樂府全集》,庶“作者知詩與詞各自爲韻,不得以己意相假借也”。“昔人謂詞絶於明,觀大聲之作,斯言殆未爲信。”(況氏《蕙風詞話》續編卷二)是書凡五册,册一《梨雲寄傲》、册二《秋碧軒稿》、册三《可雪齋稿》《月香亭稿》、册四《納錦郎傳奇》(末葉已殘損)和《太平樂事》、册五《草堂餘意》卷上下。是書各卷前題“環翠堂精訂陳大聲某書”,標“高士里藏板”,各卷卷端則題 “坐隱先生精訂某書”,並標“新都環翠堂藏板”,版心上題“精訂某書”,下著葉數並題“環翠堂”。册一《梨雲寄傲》前有朱鈜書湯有光序,曹學佺序,汪昹澷書汪廷訥刻書序。其餘各册均無序跋。《中國版刻圖錄》稱“此刻世不多見”。入清已極稀見,據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五載,其曾得鉅帙逾百葉,《草堂餘意》爲“半塘(王鵬運)假去,即付手民,寫樣甫竟,半塘嬰疾遽歾,元書及樣本並失去,不復可求。是書失傳,明詞之不幸,半塘之隱恫矣”。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集部四·詞類》略有瑕處:“考《千頃堂書目》卷三十二,著錄《草堂餘意》一卷,稱‘陳鐸選宋詞,附以己作’。鐸字大聲,卷内題陳大聲者,即黄氏所謂‘附以己作’者也。依春夏秋冬分爲四意,與《草堂詩餘》相同,因冠‘草堂’之目。此本分爲二卷,殆廷訥所分歟?”上文所論“鐸選宋詞”一説非是,《草堂餘意》全爲陳氏和《草堂詩餘》之作,無宋人詞作。此書中題陳大聲者即爲《草堂詩餘》原書題無名氏者,此書題宋人名氏者即《草堂》原書所題,但詞作已是陳氏所爲。而此本分卷爲卷上下,似亦可稱一卷。據鄭振鐸日記,此本一九五六年五月二日歸鄭氏。鈐“长乐郑振鐸西諦藏书”“長樂鄭氏臧書之印”諸印。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13:39
碧雞漫志五卷(宋)王灼撰 明抄本 錢曾校並跋。框高二十·八釐米,寬十三·七釐米。每半葉十一行,行二十字,白口,四周雙邊。王灼(一一○五—一一七五?)字晦叔,號頤堂,遂寧(今屬四川)人。南宋紹興中嘗爲幕官,仕宦不顯。著有《頤堂先生文集》五十九卷(一説五十七卷,現存五卷)、《碧雞漫志》五卷、《長短句》一卷(又名《頤堂詞》,現存二十一首)、《祭文》一卷(已佚)、《周書音訓》三十二卷(已佚)、《疏食譜》(已佚)、《糖霜譜》一卷。此書成於紹興十九年(一一四九)。書前有紹興十九年己巳三月王氏自序,謂紹興十五年乙丑冬寓居成都碧雞坊妙勝院,其後往來於王和先、張齊望二家,每飲歸,“旁緣是日歌曲,出所聞見,仍考歷世習俗,追思平時論説,信筆以記,積百十紙,混群書中,不自收拾。今秋(按:疑爲“去秋”之訛)開篋偶得之,殘脱逸散,僅存十七。因次比增廣成五卷,目曰《碧雞漫志》”。此書卷一論樂,述古初至唐、宋聲歌遞變之由;卷二論詞,品評唐末五代至南宋初之詞人詞作;卷三至五專論詞調,詳述曲調源流,對《虞美人》《念奴嬌》等二十八個曲調,逐一追溯得名之緣起與其漸變宋詞之沿革。王氏自序有“一時醉墨,未忍焚弃”之語,可知成書之初尚未付梓。據最早著錄此書的《郡齋讀書志·讀書附志下》可知,此書曾與《頤堂先生文集》五十九卷、《長短句》一卷、《祭文》一卷合刊行世。《頤堂先生文集》最早刻本爲宋乾道八年(一一七二)其侄王傅編刊之本,現存五卷,卷一末有“乾道壬辰六月王撫幹宅謹記”牌記。王灼《長短句》今傳本有《彊村叢書》本,而《彊村叢書》目錄標明所收《頤堂詞》爲“宋乾道刊本”。由此推知,此書最早刻本當爲乾道八年與詩、文、詞合刊之本,惜已久佚。至明代,此書分爲五卷本、一卷本兩個系統。一卷本是五卷本的删節本,最初由陶宗儀删節編定,收入《説郛》卷十八。五卷本是此書足本,在明代以抄本行世,現存有三個明抄本。一爲明祝允明手抄本,現存國家圖書館,僅抄錄五卷本之後三卷。二爲明天一閣抄本,現存臺灣“中央圖書館”,首尾有殘缺。三爲此明藍格抄本。卷末有清初藏書家錢曾於康熙八年己酉(一六六九)所題跋語一行:“己酉三月望日,錢遵王假毛黼季汲古閣本校定訛闕。惜家藏舊本少第二卷,無從是正爲恨。”此本多處鈐有“毛晉”“汲古主人”“汲古閣”等印,而未鈐錢曾一印,知爲錢曾所借之毛氏汲古閣藏本,而非錢曾家藏舊本。此本字裏行間多有朱筆校語,當是錢曾於二本之上同出校語所致。錢曾家藏舊本現已不知下落,據此本校語當可推知其貌。此本除汲古閣諸印外,尚鈐有“四明盧氏抱經樓藏書印”等印,知曾爲盧址(一七二五—一七九四)抱經樓舊藏。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13:41
桂洲詞一卷(明)夏言撰 明嘉靖十九年(一五四○)石遷高刻本。框高十八·八釐米,寬十四·二釐米。每半葉九行,行十六字,白口,四周單邊。夏言(一四八二—一五四八)字公瑾,號桂洲,貴溪(今江西貴溪)人。正德十二年(一五一七)進士,授行人,擢兵科給事中。嘉靖初,定祭祀典禮,進禮部尚書。嘉靖十二年兼武英殿大學士,十五年加太子太保,進少傅兼太子太師、禮部尚書,入閣參預機務。十八年正月擢内閣首輔,爲嚴嵩所忌,漸失帝意。二十一年革職歸。二十四年復任,因支持收復河套事忤帝意,削職,二十七年賜死。隆慶初,追復故官,諡文愍。著有《南宮奏稿》《桂洲奏議》《桂洲集》《桂洲近體樂府》《鷗園新曲》等。生平詳《明史》卷一百九十六。是書搜集夏言詞作一百五十二首。據吳一鵬序,夏言詞“上賡帝歌,下鳴雅頌,與二三元老更倡迭和於廟堂之上。……公之作華而有則,樂而不淫,實詞林之宗匠也”。《藝苑卮言》亦謂:“我朝以詞名家者,伯温秾纖有致,去宋尚隔一塵。用修好入六朝麗事,似近而遠。公瑾最號雄豪,比之稼軒,覺少精思。錢氏(錢允治)謂:公瑾喜爲長短句,當其得君專政,聲勢烜赫,長篇小令,草藳未削,已流布都下,互相傳唱。殁後未百年,黯然無聞。《花間》《草堂》之集,無有及桂洲名氏者。求如前代,所謂‘曲子相公’亦不可得,可一慨也。”(見清王昶《明詞綜》卷三)王國維《觀堂外集·庚辛之際讀書記》亦稱:“有明一代,樂府道衰,‘寫情’‘扣舷’尚有宋元遺響,仁、宣以後,兹事幾絶。獨文愍以魁碩之才,起而振之,豪壯典麗,與于湖、劍南爲近。方其得路,入正郊廟,出扈禁蹕,一詞朝傳,萬口暮誦。同時名公皆摹擬其體格。門生故吏,争相傳刻,雖居勢使然,抑其風采文采,自有以發之者歟?”(見施蟄存《詞籍序跋萃編》卷六)夏言詞作刊本頗夥,趙尊嶽《明詞彙刊》著錄《桂洲集》六卷、《桂洲集外詞》一卷。今據《中國古籍總目·集部·詞類·别集之屬》夏言之詞集有:《桂洲詞》(《桂洲集》)六卷,明嘉靖二十年朱選刻本,上海圖書館藏;《桂翁詞》六卷、《鷗園新曲》一卷,嘉靖二十五年常熟陳堯刻本,臺灣“中央圖書館”藏;嘉靖四十五年雙童泉氏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桂洲先生詞》九卷《鷗園新曲》一卷,明萬曆十五年(一五八七)吳萊刻本,臺灣“中央圖書館”藏。此本爲明嘉靖十九年石遷高刻本。石遷高(?—一五四九)字謙甫,號易菴,恩縣(今山東平原)人,嘉靖八年己丑科羅洪先榜進士,九年任内黄縣知縣、擢工科給事中、陞户科大名府知府,二十年任江西饒州兵巡副使,二十四年爲河南布政使司分守汝南道右參政,二十七年任四川布政使左使,二十八年任巡撫山西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是年卒於官。今以此本校饒宗頤初纂、張璋總纂《全明詞》(第二册)異文頗夥,略具數條,以備一觀:《水調歌頭·答甬川寫情》“綠槐陰合匝” 闋“簡點”爲“點檢”;《水調歌頭·題許司徒松皐書屋》“書屋”爲“書室”,“亂枝”爲“虬枝”;《水調歌頭·柬浚川司馬論詩》闋“薝花纖”爲“薝花細”;《沁園春·送蔡都御史巡撫山東》爲“送蔡都御史半洲巡撫山東”;《沁園春》“屢疏求閒”闋“晝錦”爲“晝繡”,“聲名竝起事方張。”爲“聲名並起,事業方張。”;《沁園春·賀大司徒李蒲汀》爲“賀大司徒蒲汀李公”。其他諸如名爲元、才爲材、週爲周、戍爲戌等等亦多見,又有“前調”爲“又”,“首”爲“闋”之類。故知此刻頗具校勘價值,殊可寶之。此本曾爲鄭振鐸插架之物,鈐“长乐郑振鐸西諦藏书”“長樂鄭氏臧書之印”諸印。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13:42
新刊大宋宣和遺事四卷 明金陵王氏洛川刻本(有抄配葉)。框高十九·九釐米,寛十三·六釐米。每半葉九行,行二十字,白口,四周雙邊。《大宋宣和遺事》爲講史話本,撮合多種類型之筆記小説,並以説書方式連貫而成。傳爲宋代無名氏所作,故題名“大宋”云云。元人或有增益,如元集中記陳摶爲宋朝卜都之地,有“一汴、二杭、三閩、四廣”之説,當是宋亡以後所加。全書由講述歷代帝王荒淫誤國之事始,至宋高宗定都臨安止,大體分爲十段:首段歷數前朝荒淫無道之君,直至宋徽宗;次段講王安石變法致禍;再次講蔡京等在徽宗朝用事;四段講宋江等三十六人聚義梁山濼,是爲《水滸》故事之雛型;五段講徽宗寵愛李師師;六段講徽宗迷信道士林靈素;七段記臘月預賞元宵與元宵放燈之盛況;八段講金人入侵,攻陷京城;九段講金兵擄徽、欽二帝北行;末段講康王南渡即位,定都臨安。全書文白雜糅,文言部分大抵抄襲宋人資料,如第九段即引無名氏的《南燼紀聞錄》、《竊憤錄》(清人題辛棄疾撰)、《竊憤續錄》;白話部分則應是説話人所講故事之記載。因其來源不同,文風亦不盡一致。是書現存版本系統有二:一爲二卷本,有旌德郭卓然刻本、《士禮居叢書》本;一爲四卷本。《新刊大宋宣和遺事》分元亨利貞四集,屬四卷本系統。此本元集卷端次行鎸“金陵王氏洛川校正重刊”,而其所據底本或爲宋刻。故書中用字,有可見宋本痕迹者,如元集葉八“皇帝”“聖慈”等字提行,葉十、十二、十三“章惇”之“惇”字皆缺末筆等。書前有丁丑冬至盛昱(號韻蒔)跋:“黄蕘圃刻此書,分前後二卷。此本作四卷,《述古堂藏書目》亦作四卷,當即此本。蓋當日委巷流傳非一本也。校讀一過,字句無大異同。黄刻稱從宋本翻雕。此本標題處稱‘大宋’,當亦宋季刻也。”元集行間間有墨點,天頭處則有盛昱校字。觀此本,可知此本與黄刻之異同。書中鈐“安樂堂臧書記”“明善堂覽書畫印記”“宗室盛昱收臧圖書印”“海鹽張元濟經收”等印。知此本曾爲康熙帝之孫怡親王弘曉舊藏。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13:43
吳越備史五卷補遺一卷 題(宋)范坰林禹撰雜考一卷(明)錢受徵輯 明萬曆二十七年(一五九九)錢達道刻本。框高二十釐米,寬十四·五釐米。每半葉十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雙邊。《吳越備史》卷前題“武勝軍節度使掌書記范坰、武勝軍節巡官林禹譔”,然二人生平均難詳考。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五著錄:“《吳越備史》九卷,吳越掌書記范坰、巡官林禹撰。《吳越備史遺事》五卷,全(金)州觀察使錢儼,俶之弟也。其序言《備史》亦其所作,托名林、范,而遺名墜跡、殊聞異見、闕漏未盡者,復爲是編。”此後著錄多取托名之説。錢儼(九三七—一〇〇三)字誠允,本名信(或弘信),五代臨安(今浙江杭州)人。吳越王錢鏐之孫,忠懿王錢俶之異母弟。幼入沙門。漢乾祐間,曾任鎮東軍安撫副使。開寶三年(九七〇)知湖州。歸宋後,出任隨州觀察使,改金州。後出判和州,任職十七年,咸平六年(一〇〇三)卒於職,年六十七,諡静宣。錢儼自幼嗜學,博涉經史,樂爲文辭,敏速富贍,吳越國中辭翰多出其手。晚年以整理吳越國史爲己任。著有《吳越備史》《吳越備史遺事》《忠懿王勳業志》及《貴溪叟自序傳》。《宋史》卷四百八十有傳。錢受徵,錢氏二十四世孫,吳中(今江蘇蘇州)人。曾任奉直大夫。吳越國乃五代十國之一,公元九〇七年由錢鏐創建,都杭州,稱吳越王。經三世五王,公元九七八年,忠懿王錢俶被迫獻土納宋,吳越國終結。吳越因地利經濟繁榮、百姓富足,如是書王遴序云:“吳越之錢最後起,而繁衍烜赫最冠之。”是書錢岱序亦云:“當時中原内地,鞠爲戰場,獨吳越人嬉遊化國,迄今林林摠摠,莫不有祖有宗。”爲使祖功宗德事迹得以流傳,不至爛於青史,不至遺忘後世,錢儼雖已爲宋臣,仍以留存吳越文獻爲己任而撰寫是書,故是書當成於九七八年之後,乃錢儼晚年之作。《吳越備史》記事起於後梁太祖戊辰年(天平二年九〇八),終於《補遺》所錄宋太宗丁亥年(雍熙四年九八七)。是書收錄錢鏐以下纍世事迹,以各王事迹爲中心,仿唐五代實錄體,逐年記載吳越國與唐王朝、宋王朝及當時各種割據政權勢力間的軍事鬥争、經濟往來和文化交流,再現了吳越國創立、興起、消亡之全過程。特别是對某些重臣或貴胄,作者着重加以介紹。錢儼乃吳越王室後裔,曾參政議事,更是錢氏後人,追述亡國史同時,亦敘述錢氏族譜家史,故是書收錄史實詳實可靠,且組織頗工,條系分明。《崇文總目》《中興館閣書目》《直齋書錄解題》《文獻通考》《宋史·藝文志》及《四庫全書簡明目錄》皆著錄是書。是書附吳越武肅王二十五世孫錢岱序云:“《吳越備史》五卷,至十九世緒山公,命門人馬生補《忠懿逸事》,合六卷,刻之姑蘇學署。余叔柱峰封公受而讀之,喜得畢睹當年盛美,而尤虞前刻不能遍吳中子姓,遂並平日手輯《雜考》六條,付五卿弟刻之兖中。己亥(萬曆二十七年)春,千里緘寄,時余方僻索本支之遺,滛搜瓜瓞之末,彙吾譜之大全。”卷末有二十五世孫錢達道跋云:“家封公慨然有嘉惠之志,以原本椷發兖中,命不肖重梓,而又自爲《雜考》六首,附諸《備史》之末,删訛訂贋,成一家言,猗與盛矣!謹合而鏤之版,以眎吾虞宗人,家置一帙,傳之世世,俾知祖功宗德,爛焉青史,不敢自棄於後云。”知錢氏子孫秉承先人修史之志,由錢岱彙集完本,錢達道剞劂而成,足證是書乃明萬曆二十七年錢達道刻本。是書鈐“壽椿堂王氏家藏”“太原仲子”“靈石王臣恭觀”“靖廷”“靖廷讀過”“小萬卷樓主人”“山右王郎”等印。前五枚印主爲王靖廷(生卒年不詳),字臣恭,山西靈石人。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13:44
貞觀政要十卷(唐)吳兢撰 明洪武三年(一三七○)王氏勤有堂刻本。框高十九·三釐米,寬十二·七釐米。每半葉十三行,行二十四字,黑口,四周雙邊。吳兢(六七○—七四九),汴州浚儀(今河南開封)人。武周後期,頗受魏元忠、朱敬則器重,薦直史館,與修國史。中宗時,改右補闕、起居郎、水部郎中。玄宗時,官衛尉少卿兼修文館學士,纍遷太子左庶子。天寶八年(七四九)卒,年八十。吳兢博通經史,以史才稱,畢生嗜修史。因爲官忠諫,又秉筆直書,故有良史之風。曾私撰《唐書》《唐春秋》,未果。撰有《梁史》《齊史》《周史》《陳史》《隋史》《唐史》《則天實錄》《中宗實錄》《睿宗實錄》,多散佚,唯《樂府古題要解》《開元生平源》與《貞觀政要》傳世。《舊唐書》卷一百二、《新唐書》卷一百三十二有傳。唐太宗李世民雄才大略、文武兼通、勵精圖治,繼西漢“文景之治”後八百年,創造了“貞觀之治”。是書兢自序云:“太宗時政化良足可觀,振古而來,未之有也。”“至於垂代立教之美,典謨諫奏之詞,可以宏闡大猷,增崇至道者,爰命不才,備加甄錄。”兢遂“綴集所聞,參詳舊史,撮其指要,舉其宏綱”,纂輯成書,“凡一帙一十卷,合四十篇,名曰《貞觀政要》”。“庶乎有國有家,克遵前軌,擇善而從,則可久之業益彰矣,可大之功尤著矣。”纂輯緣起、成因經過、意義目的等,皆由此序昭然可知。宋王應麟《玉海》卷四十九引《中興館閣書目》曰:“兢於《太宗實錄》外,採太宗與群臣問對之語,以備勸誡。……始君道、政體、任賢、求諫,終於謹終。”知是書乃隨事載錄而成,以記言爲主,旨在爲後世君主樹立施政楷模,故其後歷代君臣多珍視此書。唐憲宗李純元和二年(八〇七)十二月謂宰臣曰:“近讀《貞觀政要》,粗見當時之事。以太宗神武,一事少差,諫者往復數四,況朕寡昧。事不得中者, 卿須十論,不得一二而已。”(《玉海》卷四十九)到唐宣宗李忱臨朝執政時,索性“書《貞觀政要》於屏風,每正色拱手而讀之”(出處同上)。足見《貞觀政要》在其後帝王中所起的作用。元代戈直云:“自唐世子孫既已書之屏帷,銘之几案,祖述而憲章之矣。至於後世之君,亦莫不列之講讀,形之論語,景仰而效法焉。”(元戈直《貞觀政要序》)清乾隆皇帝曾爲《貞觀政要》作序,云:“余嘗讀其書,想其時,未嘗不三復而歎曰:‘貞觀之治盛矣!’”《文淵閣書目》《四明天一閣藏書目錄》《萬卷堂書目》《晁氏寶文堂書目》《百川書志》《澹生堂藏書目錄》等書目皆有著錄。是書開篇有宋濂《重刻貞觀政要序》,云:“太和初政,燦然可觀,雖未能如貞觀之治,亦可謂能法其祖武者矣。自是以來,其書盛行於世。南北刻本,多有舛訛。臨川戈直嘗集諸家而校讎之,然亦未能盡善。昇有良士曰:‘王敬仁,故大族也,欲刊梓於家塾以傳。’予遂假中祕本重爲正之。理有可通者,因仍其舊,不敢輒改。”知此本乃經宋濂校勘。是書目錄後有長方書牌,曰“洪武庚戌仲冬王氏勤有堂刊”。序後小字一行云“寓吳郡盧遂良刻”,可證是書爲明洪武三年王氏勤有堂刻本。勤有堂,明洪武年間潤州(今江蘇鎮江)王敬仁室名,曾刻《魁本對相四言雜字》及《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等。是書鈐有“黄岡劉氏校書堂藏書記”“黄岡劉氏紹炎過眼”“宗室文慤公家世藏”“曾臧汪閬源家”“吳郡西崦朱尗英書画印”“駿昌”“雅庭”“吳中汪六”“儀正堂印”“杭州汪駿昌藏”“姑蘇城外人家”“小有壺天”等印。兩枚“黄岡劉氏印”印主劉卓雲(?—一九四○),字紹炎,湖北黄岡(今黄岡)人,民國藏書家。經商之餘廣購古籍,藏書處命名爲“校書堂”。“宗室文慤公家世藏”印主盛昱(一八五○—一八九九)字伯熙,隸滿洲鑲白旗,肅武親王豪格七世孫。光緒三年(一八七七)進士,官至國子監祭酒。喜藏書,有藏書樓名爲“意園”“鬱華閣”。“吳郡西崦朱尗英書画印”印主朱良育,吳縣(今江蘇蘇州)人,明正德年間藏書家。是書迭經各家收藏,流傳有緒。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13:51
封氏聞見記十卷(唐)封演撰 明抄本 蔣杲校並跋。框高二十二·七釐米,寬十五釐米。每半葉十行,行二十字,藍格,白口,四周雙邊。封演(生卒年不詳),渤海蓚(今河北景縣)人。天寶末進士及第。曾爲薛嵩僚屬,後改入田承嗣幕府,官至朝散大夫、檢校尚書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該書卷三《銓曹》條載:“中宗時,余從叔希顔始爲大樂丞。”知演有一族叔名希顔,據《元和姓纂》和《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記載,希顔爲封隆之的後人,封行賓之孫。行賓有兩弟:行高、梁客。演當爲此三人之一的曾孫。撰有《古今年號錄》《錢譜》和《元正占書》各一卷,均亡佚。存世著作除《封氏聞見記》外,另有《魏州開元寺新建三門樓碑》一文。此書約成於唐貞元年間(七八五—八〇五),大抵前六卷敘典制與風習,七八兩卷敘古迹與雜論,末兩卷敘士人軼事。記事以類相從,標題立目。每目之下敘事若干,間有論述或另加按語,首尾完具。所論多爲唐事,兼及前代。此書語必徵實,源委詳明,足資考證。所記多爲親見,其論每脱臼巢,故今人劉葉秋歸之爲考據辯證類筆記小説。《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稱“唐人説部,自顔師古《匡謬正俗》、李匡乂《資暇集》、李涪《刊誤》之外,固罕其比偶矣”。盧見曾亦贊其爲“説部之佳者”。全書共一百零一條,保留了一些頗足珍貴的歷史資料,是研究史學、語言文字學、科舉制、科技史料、地理、考古等方面的重要參考。在流傳過程中,因輾轉抄刻,散佚嚴重。全書今存近三萬字,爲後人輯錄而成,但仍有闕佚。《崇文總目》《新唐書·藝文志》《通志·藝文略》《宋史·藝文志》《文獻通考》《郡齋讀書志》均著錄爲五卷,而《直齋書錄解題》著錄爲二卷。殆輾轉傳抄,互有分合。而後世流傳的多爲十卷本。十卷本起於何時,無確論。宋周南《山房集》卷五《題跋》載:“《封氏聞見記》,唐德宗時吏部郎中封演撰,凡十篇。首篇《道教》,敘道君符應之誕,辨河上公非漢文帝時人。《儒術》篇記廣文館本末,與孔子廟祈子之事。《文字》《石經》,所載甚詳。其後雜載官名制度,名物殊異,終於《侮謔》。”周氏所見與今本類似,首末篇皆同。略有不同之處是周氏稱第二篇爲《儒術》,而今爲《儒教》,或爲後人求同而改。周氏跋有“《儒術》篇記廣文館本末”一句,今本無,蓋是脱文。周南字南仲,吳郡人,淳熙庚戌(一一九〇)登甲科,官至秘書省正字。其生活年代早於陳振孫,且得見十卷本,而此本於《直齋書錄解題》《宋史·藝文志》均未著錄,可見十卷本非當時主流。宋之後,元明清時期出現了很多手抄本。傅增湘《藏園群書經眼錄》卷八著錄有明藍格寫本、明寫本、明上党馮氏寫本、舊抄本四種抄本,其中的明寫本即爲此本。傅氏曰:“《封氏聞見記》十卷,唐封演撰。明寫本,十行二十字,後有夏庭芝、朱良育跋。蔣子遵杲跋錄後:‘此本乙未歲從小山處得之,是舊抄善本,而首卷、三卷、七卷脱誤甚多。己酉秋抄,假紅豆齋新抄對校,乃傳自吳方山、秦酉巖、孫伏生、陸敕先者,夏伯和、朱良育二跋亦錄於卷尾。其大脱誤處一如是帙,而傳寫訛舛更多,惜無完書,成兹合璧,輒是以俟博雅君子。杲識。’鈐有汪閬源藏印數方。按:此書余藏有兩本,一舊抄,莫郘亭指爲明隆慶所寫者,一明抄藍格,乃天一閣舊藏。莫本自是佳勝,近日富陽趙君貞信校勘兹書甚勤,余兩本皆以假之矣,有校證十卷,旁徵博考,匡謬訂訛,無微不至。惜其書已行世,未及更見此本。第據蔣氏跋,此帙亦出紅豆齋,而脱誤更多,則披沙揀金亦戛戛乎難矣!沅叔書於長春室中。(邢贊亭藏書,甲戌二月見。)”此本爲邢之襄所藏,有清蔣杲校並跋。從傅氏記載亦可見該書經傳抄,訛誤和闕佚在所難免。《封氏聞見記》一書刊刻至今,版本甚多。在抄本方面,有天一閣藏明抄本,莫郘亭藏舊抄本,凌紱曾藏抄本,《四庫全書》本,天津周氏藏抄本;在校本方面,有海源閣藏朱邦衡校蔣氏本,陸心源校本,繆荃孫雲輪閣藏校本,王國維校本;在刻本方面,有雅雨堂叢書本,江都秦黌刻本,《學海類編》本,封氏家刻本,指海續刻本等。此本鈐有“古民氏”“三十五峰園主人”“汪士鐘印”“汪士鐘字春霆号朗園書画印”“邢之襄印”“南宮邢氏珍臧善本”等印,表明曾經汪士鐘、邢之襄等人遞藏。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13:52
陶廬雜錄六卷(清)法式善撰 清嘉慶二十二年(一八一七)陳預刻本。框高十六·九釐米,寬十三·一釐米。每半葉十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雙邊。法式善(一七五二—一八一三)原名運昌,因與關帝(號雲長)音相近,詔改法式善,字開文,别號時帆、梧門、陶廬、小西涯居士。烏爾濟氏,蒙古正黄旗人。乾隆四十五年(一七八○)進士,曾任四庫館提調。乾隆五十九年任國子監祭酒。嘉慶十八年病逝於詩龕。其父曾受業於翁方綱,翁氏稱其爲門人。法式善自幼聰穎好學、喜詩文,築詩龕三間,藏書萬卷。又性情温厚,嗜詩會友,廣結文緣。乾隆後期,“詩龕”之興盛活躍,可與袁枚之“隨園”媲美,爲當時北方詩壇中心。曾參與編纂《皇朝文穎》及《全唐文》,著有《存素堂詩集》《存素堂文集》《梧門詩話》以及筆記《槐廳載筆》《陶廬雜錄》等。《清史稿》卷四百八十五有傳。是書題名《陶廬雜錄》,陶廬毗鄰詩龕,築於嘉慶四年重陽日。取意“瓣香陶淵明”(《存素堂詩初集錄存》卷八)。從築廬時間推知,此書當成於嘉慶四年至嘉慶十八年間,乃法式善晚年作品。是書乃法式善讀書隨筆,不拘形式、不囿内容,故爲“雜錄”。正如翁方綱序云:“其於典籍卷軸,每有見聞,必著於錄。手不工書而記述之富什倍於人,即此卷可見其大凡矣。”陳預序亦云:“上自内府圖書,下至草茅編輯,罔不詳其卷帙,考厥由來;其中如歷代户口之盛衰、賦税之多寡、職官之沿襲、兵制之廢興,一切水利農桑、鹽茶鈔幣、治河開墾、弭盜救荒、與夫儻論名言,零縑佚事,參稽臚列,語焉能詳。”評價甚高。是書版印清晰,卷前陳預序云:“嘗念梧門先生於余爲館閣前輩。相從輦下,知交最深。後即中外分官,亦時通書疏。此編之見遺也,無一言。……因思所以報梧門先生父子而並可以質諸辛君者,計惟壽諸梨棗,以永其傳。爰芟其繁複,釐爲六卷,於丁丑歲二月付之剞劂氏,閲六月工竣,爲誌其緣起。嘉慶丁丑冬十一月北平陳預書於濟南官廨。”後有翁序亦云:“今得見笠帆陳中丞以是編付梓。嘉慶丁丑冬十二月廿有二日。北平八十五叟翁方綱並書。”可知此本爲清嘉慶二十二年陳預刻本。陳預(生卒年不詳)字笠帆,清末北平人,曾於嘉慶間任福建巡撫。是本卷端鈐有陳乃乾“慎初堂”印。陳乃乾(一八九六—一九七一),文獻學家,編輯出版家。浙江海寧人,清代著名藏書家向山閣主人陳仲魚後裔。有藏書樓“慎初堂”和“共讀樓”。編纂《慎初堂所藏書目》,收書目類圖書一百三十四種。編印《清代學術叢書》《周秦諸子斠注十種》和《重訂曲苑》等著作。此本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13:53
焦氏筆乘六卷續集八卷(明)焦竑撰 明萬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謝與棟刻本 孫祖同跋。框高二十·八釐米,寬十三·八釐米。每半葉九行,行十九字,白口,四周單邊。焦竑(一五四〇—一六二〇)字弱侯,又字從吾、叔度,號漪園,又號澹園,著文署漪南生、澹園子、澹園居士等,江寧(今江蘇南京)人。萬曆十七年始以殿試第一官翰林修撰,遷東宮講讀官,後謫爲福寧州同知。辭官還里,以講學著述終身。學問屬陽明後學之泰州學派。《明名臣言行錄》稱其“生平養深性定,無旁睇,無倚容,澹然得失之場。擁書數萬卷,日哦詠其中,有若寒士。副墨之傳,得其片楮剩牘,争襲之”。《明史》稱其“博極群書,自經史至稗官雜説,無不淹貫。善爲古文,典正馴雅,卓然名家”。《四庫全書總目》《莊子翼》提要評云:“明代自楊慎以後,博洽者無過於竑。”著有《國史經籍志》《易荃》《禹貢解》《遜國忠臣錄》《支談》《焦弱侯問答》《焦氏類林》《玉堂叢話》《獻徵錄》《焦氏筆乘》《澹園集》等。詳《明史》本傳。是書載焦氏讀書與講學劄記,焦氏自序云:“余觀古今稗説,不啻千數百家。其間訂經子之訛,補史傳之闕,網羅時事,綴輯藝文,不謂無取。”此本首有顧起元《澹園先生正續筆乘序》、次焦氏自序。卷端題“秣陵焦竑弱侯輯”“門人謝與棟吉甫、男焦尊生茂直校”。版心上題“焦氏筆乘”,下計某卷及葉數。卷末有孫祖同跋,云:“焦氏筆乘正集六卷續集八卷,凡十四卷,爲繆筱珊丈舊藏,乃《藝風藏書記》僅載八卷,因何致訛,殊不可知。又此書曾刊入《粵雅堂叢書》,然續集第八卷第二十二葉至二十五葉竟缺未補。於此可見善本之足珍,更幸不才之得窺全豹也。辛卯夏六月朔旦孫祖同讀竣記。”是書内容豐富,凡名物典章、古今人物、文史經籍及儒釋道醫方等内容均爲研究焦竑學術思想及明嘉靖時期學術之重要文獻資料。《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亦云:“是書多考證舊聞,亦兼涉名理,然多剿襲説部,没其所出。”《適園讀書志》卷八云:“弱侯藏書最富,朱竹垞稱其所儲勝於中秘,多手自抄撮。是書考證舊聞,推演名理,博雅淹貫,亦不讓楊用修。”此書有明萬曆八年刻本,今已亡佚。此萬曆三十四年本爲現存最早之刻本。且詳校精鎸、字畫工整、楮墨精麗,具校勘價值。此本曾經孔繼涵、繆荃孫、孫祖同等遞藏,鈐有“孔繼涵印”“葒谷”“荃孫”“雲輪閣”“虛静齋臧書”諸印。孔繼涵(一七三九—一七八三),山東曲阜人,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恩科進士,官至户部河南司主事兼理軍需局事。著有《紅櫚書屋集》,刻《微波榭叢書》七種及《算經十書》等,皆稱精本。孫祖同,字伯繩,爲清末民國時期收藏家,名其藏書處爲“虛静齋”,著有《虛静齋詩初定稿》《虛静齋宋元明本書目》等。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13:54
涑水記聞二卷(宋)司馬光撰 明抄本。框高二十·四釐米,寬十四·八釐米。每半葉九行,行二十六字,藍格,白口,四周單邊。司馬光生平爵里、學行業績簡況,前錄明萬曆七年莫與齋刻本《宋司馬温國文正公家範》時已介紹。司馬光編寫《資治通鑑》時,已準備“取《實錄》、正史,旁採異聞,作《資治通鑑後紀》”(《文獻通考·經籍考》),以記北宋建國以後史事。《涑水記聞》即司馬光平時隨手記錄所見所聞,起於宋太祖,訖於宋神宗,皆關乎北宋軍政大事、歷代皇帝、文臣武將、朝章政典、契丹西夏等大事,亦間涉瑣事,以備撰寫《通鑑後紀》之用。每條皆注其述説之人,故曰《記聞》。其偶忘名姓者,則注曰“不記所傳”。間有數條不注者,或總注於最後一條,以括上文,或後來傳寫不免有所佚脱。司馬光在世時,未曾整理、編次和刊刻此書,身後則由子孫藏諸祖廟,直至北宋滅亡,亦無人整理、刊刻。原書稿“細書粘連,綴集成卷”,尚未定稿。宋高宗紹興六年(一一三六),范沖奉詔整理爲十册奏呈,從此深藏内府,世人無由得見該書原稿。然《記聞》此前早已廣爲傳抄,紹興十五年,建安書坊且一度有刊本。南宋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朱熹《五朝名臣言行錄》《三朝名臣言行錄》等史書對《記聞》均有大量徵引,足見當時流傳之廣。此書最初衹名曰“記聞”或“紀聞”,後又有冠以“温公”或“司馬温公”者,至南宋晚期,各本多採用“涑水記聞”爲書名。然《記聞》一書乃未定稿,無卷次之别,傳抄者爲便利計,往往隨意編錄。傳抄既多,分卷遂有差異,《郡齋讀書志》作五卷、《直齋書錄解題》作十卷、《宋史·藝文志》作三十二卷。清代流傳的本子則有作十六卷者:武英殿聚珍本、《學津討源》本,舊抄本或清抄本,見《皕宋樓藏書志》卷六十二、《抱經樓藏書志》卷四十六、《藏園群書經眼錄》卷九。有作兩卷者:明抄本,見《藏園群書經眼錄》卷九;清知不足齋抄本,見《浙江採進遺書總錄》;清抄本,見《藝風藏書續記》卷八、《藝風藏書再續記·校本第五》《藏園群書經眼錄》卷九、《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卷十八;舊抄本,見《寒瘦山房鬻存善本書目》卷四、《善本書室藏書志》卷二十一、《藏園群書題記》卷八“明抄本《涑水記聞》跋”所説李盛鐸藏潘介繁本(李盛鐸藏本現藏北京大學圖書館)。各本分卷不一,條目次第多不同,詳略大異,且有甲本有某數條而乙本缺佚者。傳世諸本以明抄、清抄兩卷本之條目編次爲最合理,其字句脱漏、錯訛亦最少。此明抄兩卷本,在傳世本中爲最古,較接近舊貌。此本卷上皆據“閣本”以朱筆一一校過,校改之處有校記書於天頭,作“某字據閣本改”“某下閣本有某字”“某字閣本作某”等。所謂“閣本”,其文多與武英殿聚珍本同,當指聚珍本。一九二七年,文祿堂曾送傅增湘賞鑒,傅增湘曰:“此本爲天一閣舊藏”,“其字體亦在明正、嘉以前”,又曰王鴻甫“以聚珍本校於上方”。是此本曾經天一閣、王鴻甫遞藏。一九二八年,周叔弢自文祿堂購得此書,後捐獻北京圖書館(今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13:55
蘆浦筆記十卷(宋)劉昌詩撰 明穴研齋抄本 黄丕烈、王芑孫跋。框高十九釐米,寬十六釐米。每半葉十二行,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單邊。劉昌詩(生卒年不詳)字興伯,宋清江(今江西樟樹)人。主要活動於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至嘉定八年(一二一五)間。嘉泰二年(一二○二)前,久客他鄉。開禧元年(一二○五)登進士第,後任華亭蘆瀝場鹽官,嘉定七年任六合縣知縣。《清江縣志》云:“(劉)博綜群籍,爲文精於考據。”著有《蘆浦筆記》。事迹見《六合縣志》《清江縣志》及《宋會要輯稿》。是書卷首自序云:“予服役海陬,自買鹽外無他職事。官居獨員,無同僚往來。”“兀坐篝燈,惟繙書以自娛。……久懼遺忘,因並取疇昔所聞見者而筆之册,凡百餘事,稡爲十卷。……嘉定癸酉中和節清江劉昌詩興伯敘於通山閣。”因知是書當成於劉氏任鹽官期間,乃閒暇之隨記。卷末自跋云:“昌詩讀書不多,托子墨以自試。……後二年乙亥(八年)秋,輟清俸,鋟梓於六峰縣齋,非敢以傳世也,亦願聞其誤焉爾。重陽日書。”因知是書初刻於劉氏罷鹽官任知縣間,即嘉定八年。惜今不傳。是書名爲“筆記”,實爲“雜錄”。僅十卷,無題材拘囿,内容廣泛,正如序中所云:“凡先儒之訓傳,歷代之故實,文字之訛舛,地里之遷變,皆得遡其源而循其流。”劉氏擅考據,故此書備受推崇。《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云:“其書多糾吳曾《能改齋漫錄》之失。其論泥軾、屏星、金根車……杜甫詩錯簡,皆有特識。……皆足以資考據。”王士禎《池北偶談》尤稱其記王復死節之事,可補《宋史》之闕,又稱“其書流傳甚少”。《四庫全書考證》《千頃堂書目》《續文獻通考》《皕宋樓藏書志》《絳云樓書目》均有著錄。是書版印清晰,書口下端有“穴研齋繕寫”字樣,故此本確爲明穴研齋抄本無疑。然穴研(硯)齋究竟屬明還是屬清,歷來著錄混亂。檢沈曾植《海日樓題跋》卷三“穴硯齋藏王雅宜小楷千文真迹册”條載:“《無錫縣志》:‘秦柱字汝立,秦金之孫,工書,師歐陽率更,草師孫虔禮。以薦授中書舍人。’《士禮居藏書記》屢稱穴硯齋抄本,而不知其時代前後,觀此乃知汝立印也。”因知穴硯齋乃明無錫秦柱齋名室號。高拱當國,柱有通家之舊,未甞輕詣其門。及拱得罪去,門生皆走匿,柱獨追送百里外。吳中行疏,論張居正奪情杖闕下,柱挾醫視湯藥,得不死(事詳見清于琨[康熙]《常州府志》卷二十四、清尹継善[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五八)。其實無錫秦氏,乃自宋以來望族,名人輩出,家有饒資。特别是到秦柱、秦汴、秦柄兄弟輩,家富藏書。時届皇明,許多宋元舊本尚可得見,故設穴硯齋繕錄以傳,以利後學。王惕甫跋云:“此穴硯齋抄本,雖非一人書、一時書,其中有作柳誠懸體者,其人筆筆是唐碑。雖以抄書故不甚修謹,然正緣草略乃使筆法盡露。初學觀此,可以助臨帖之功。”王惕甫即王芑孫(一七五五—一八一七),字念豐,一字漚波,號惕甫,又號鐵夫、楞伽山人,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擅書法,亦工詩。著有《淵雅堂詩稿》。卷末黄丕烈跋亦云:“曾以此抄本校鮑刻,所正甚多,其尤可笑者,《趙清獻公充·御試官日記》。……共脱九行……頃惕甫借觀,還此追記,所知如是,俾共知穴研齋繕寫本精妙,真無與匹已。”因知此本爲全帙。是書鈐有“漚波”“老銕晚年書”“王銕夫閲過”“惕甫借觀”“惕甫經眼”“翁斌孫印”等印。翁斌孫(一八六○—一九二二)字弢夫,江蘇常熟人,同龢侄孫。卷末鈐有“遼州之契”,印左側題字“此明代官印,予得之太原”,印之右下角有“翁斌孫印”。按“遼州之契”,當是地方官印。明崇禎十六年(一六四三年)李自成攻入西安,遂定國號爲大順,年號永昌。馮夢龍《甲申紀事》卷四載:“以前印信,俱着職方司彙收繳進。改印爲契。凡逆闖三代祖宗名諱,以及其身如定、光、印、務、自、成,俱戒勿犯。”而李自成的父亲李守忠,又名印家,故回避“印”字,稱“遼州之契”。遼州屬山西大同府,轄榆杜、和順二縣。可知此本《蘆浦筆記》曾是闖王永昌時遼州官書,意義特殊。同時,亦進一步證明穴硯齋是明時齋號。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13:56
春渚紀聞十卷(宋)何薳撰 明天啓四年(一六二四)王□抄本 吳翌鳳校跋並錄毛扆題識 黄丕烈、陳墫、周星詒校並跋 蔣鳳藻跋。每半葉九行,行十八字,無格。何薳(一〇七六—一一四五)字子楚,一説字子遠,號韓青老農,浦城(今屬福建)人。其父去非,曾任右班殿直、武學教授之職,參與校正“五經七書”。後改官武學博士,遷左侍禁。其時三蘇文章風行於世,去非摹寫蘇氏策論,神貌酷肖。元祐四年(一〇八九),蘇軾讀到去非策論,歎爲班、馬之匹,上疏稱揚,請改任爲太學博士,不果,乃改任徐州教授。知富陽縣,通判滄州、廬州。何薳始終侍父宦遊,並在徐州拜“蘇門六君子”之一的陳師道爲師。後者安貧樂道、不爲進取計的作風,對何薳一生行止有深刻影響。其父殁後,何薳隱居不仕,晚年更以讀書自樂,常著青麻短衣,執杖談笑林莽間。著《春渚紀聞》十卷。何氏父子世銘蘇氏,凡蘇公遺文,刀筆題志、小辨雜説,無不收誦,縱横用之。故此書卷六《東坡事實》所引詩、文,往往爲蘇軾詩文集中所缺失,多爲輯佚者所取。卷七《詩詞事略》,或雜記唐人及本朝人詩詞軼事,或訂正前人詩句之誤,是珍貴的詩史資料。卷八《雜書琴事》(《墨説》附)、卷九《記硯》,記錄大量名不見經傳的墨工、硯工姓名與技能,具有重要文獻價值。卷十《記丹藥》反映了宋代煉丹術的盛行,爲現今研究古代化學史者所重。前五卷題爲《雜記》,記述仙道異事、民間奇聞,宣揚人生壽夭、官位爵祿乃前知前定,讖語、經文、夢境、道術的靈驗神效,多屬荒誕無稽之談,最爲後世訾議。然其中多有隱晦曲折地影射抨擊時相秦檜的内容,如卷二《黄涅槃讖語》讚揚當時正受秦檜排擠陷害的黄公度、卷五《陳涂共爲冥史》稱頌因支持胡銓彈劾秦檜被謫外任而死的陳剛中,均可見作者的襟懷與膽識。《春渚紀聞》對《墨莊漫錄》《夷堅志》《容齋隨筆》《雲麓漫鈔》等一批晚出宋人筆記均有影響。至遲在宋寧宗、理宗朝已有刻本,清人尚得見之。此本黄丕烈補抄目錄八葉,末有“臨安府太廟前尹家書籍鋪刊行”一行,爲轉錄自宋刻本之明證,惜今已不見宋刻傳本。明人陳繼儒將此書刊入《寶顔堂秘笈》,然僅六卷;後毛晉得全本,刻入《津逮秘書》,但第九卷仍缺一葉,非完帙。常熟張氏以完帙彙刻入《學津討原》,盧文弨有《春渚紀聞補闕》一卷,收入《抱經堂叢書》中,學者始得見全本。此本爲明人舊抄,卷十末有“皇明天啓甲子孟春上浣錄完,王□”識語一行。入清,經吳翌鳳以毛本校勘;後歸百宋一廛,又以宋本補校;過陳墫手,再據毛本精校;至周星詒,則據張本讎校。故書中朱字粲然,是正尤多。得此本,可見宋本、毛本、張本異同與諸校勘名家手澤。書中鈐“枚庵流覽所及”“士礼居”“仲遵收藏”“西畇草堂”“翁斌孫印”等印記。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13:58
三朝北盟會編二百五十卷(宋)徐夢莘撰 明抄本(卷一百五十一至一百五十五配清抄本)。框高二十五·七釐米,寬十六·五釐米。每半葉十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雙邊。存二百三十卷:卷一至一百十、一百二十一至一百三十五、一百四十六至二百五十。徐夢莘(一一二六—一二○七)字商老,臨江(今江西清江)人。幼慧,耽嗜經史,下至稗官小説,寓目成誦。宋紹興二十四年(一一五四)進士。歷官南安軍教授,改知湘陰縣,轉知賓州,以議鹽法不合,罷歸。夢莘嗜學博文,恬於榮進,平生多所著述,有《集補》《會錄》《讀書記志》《集醫錄》《集仙錄》等。生平事迹見宋人樓鑰所著《攻媿集》卷一百八《直秘閣徐公墓誌銘》及《宋史·儒林傳》。夢莘幼值靖康之亂,遭際時難,哀嘆“嗚呼,靖康之禍古未有也!”及長,自念生長兵間,欲得盡見事之本末,宦遊四方,收羅野史及他文書,多至二百餘家,自序云:“然各説有同異,事有疑信,深懼日月浸久,是非混淆,臣子大節,邪正莫辨,一介忠欵,湮没不傳。”乃網羅舊聞,薈萃同異,爲《三朝北盟會編》二百五十卷,自政和七年(一一一七)海上之盟,訖紹興三十一年金海陵王完顔亮被殺,次年宋金恢復和議止,上下四十五年。成書於光宗紹熙五年(一一九四),時夢莘已近古稀。書成後,又將後續所搜資料編爲《北盟集補》五十卷,然未傳世而佚。是書又名《三朝北盟集編》,採編年體例,會集宋徽宗、欽宗、高宗三朝有關宋金和戰多方面史料,以事立目,按年月日詮次本末,凡分上、中、下三帙。上爲政、宣二十五卷,中爲靖康七十五卷,下爲炎、興一百五十卷。靖康爲時不過一年半,篇幅幾占全書三分之一,且敘事亦極細緻,以揭示自“海上之盟”到“靖康之禍”原委終始。是書大量徵引文獻,凡曰敕、制、誥、詔、國書、書疏、奏議、記傳、行實、碑誌,登載靡遺。有學者指出,若排除奏章等單篇文獻,《三朝北盟會編》引書有明確書名者共一百三十五種,其中雜史、筆記、雜著一百三種,《詩選》一種,實錄二種,圖經一種,行狀十種,家傳八種,神道碑和墓誌十種(湯勤福《〈三朝北盟會編〉引書數量及相關問題》)。書中徵引皆全錄原文,無所去取,亦無所論斷,自序曰:“其辭則因原本之舊,其事則集諸家之説,不敢私爲去取,不敢妄立褒貶。參考折衷,其實自見。”極大保存了文獻材料原貌。一些後來散佚文獻,亦賴該書得以保存。此外,有些史籍諸如《建炎通問錄》《順昌破賊錄》《靖康小雅》《僞齊錄》等,多與《會編》所載文字相同,當係後人從該書輯錄而出。再有,因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徽宗、欽宗部分全部散失,而是書北宋末部分共有一百卷之多,故尤顯珍貴。《四庫全書總目》稱讚其爲南宋野史中之佳作,地位僅次於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是書完成後,先有四個抄本,爲實錄院所藏二本、樓鑰所藏一本,原本則爲徐家所藏。宋世以還,出現大量抄本,然竄改甚多。又有一種摘抄本,名《三朝北盟會編摘抄》,同他本相較,不僅内容(如人名、地名、時間等)有不同,且錯誤也少,頗具校勘價值。通行刊本有清光緒四年(一八七八)袁祖安活字排印本及光緒三十四年許涵度校刻本,許本較勝於袁本,然文中多有避諱。由於二本所據祖本皆難稱善,袁、許在校勘中又不甚謹慎,故皆有諸多錯誤。此本爲季振宜舊藏明抄本,初爲何子宣所藏,每葉有何子宣騎縫圖記。後歸季氏,季氏身後又輾轉多人,民國間爲涵芬樓購得。前人對此抄本多所推許,瞿鏞《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卷九曰:“(是書)傳鈔者率多謬訛脱落,惟泰興季氏藏本尚爲舊帙,友人邵君恩多據以校過,有跋曰:‘《北盟會編》世無刊本,惟季滄葦家鈔藏本,每葉有何子宣騎縫圖記者,最爲近古。向藏蘇氏,今爲張君子謙所有,向其借得,屬余參校,凡訛謬脱略,悉爲訂正,可稱完善。’”傅增湘《校本〈三朝北盟會編〉跋》曰:“余生平所見寫本不下十許。涵芬樓藏明鈔本,大字闊行,源出宋刊,爲張子謙舊物,斷推第一。”對此本評價甚高。然陳樂素《〈三朝北盟會編〉考》折衷前人之説,謂:“現存之諸本中,論者多以季振宜舊藏之明鈔本爲最佳。……此本大抵直接抄自宋本,較其他諸本爲早。然其抄手不甚高明,且缺數册。余嘗以他本合校其前六十卷,則知其脱誤亦已多。故所謂佳本,仍不過比較言耳。”概因是書所有傳本皆出自實錄院藏本系統(鄧廣銘、劉浦江《〈三朝北盟會編〉研究》),許多訛誤帶有普遍性,因此難稱最善。鈐“何子宣躋德樓封識”“躋德樓藏”“季振宜藏書”“滄葦”“愛日精廬臧書”“張月霄印”“張承焕印”“子謙”“汪士鐘字春霆号朗園書畫印”“祕册”“海鹽張元濟經收”“涵芬樓臧”等印,知迭經何子宣、季振宜、張金吾、張承焕、汪士鐘諸人收藏。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13:59
中吳紀聞六卷(宋)龔明之撰 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 毛晉 毛扆校 陸貽典校並跋。框高二十·五釐米,寬十四·七釐米。每半葉九行,行十八字,黑口,左右雙邊。龔明之(一○九一—一一八二)字熙仲(一作希仲),號五休居士,崑山(今屬江蘇)人。屢試不第,以教書授徒爲生。南宋紹興二十年(一一五○)鄉貢。乾道八年(一一七二)以特恩廷試,授高州文學,時年逾八十,法不應出官,以薦得監潭州南嶽廟。淳熙五年(一一七八)乞致仕,因舉經明行修,遷宣教郎致仕。居崑山黄姑别墅,作期頤堂,日飲其間。事見《中吳紀聞》附《傳》、《夷堅志補》卷一、《吳郡志》卷二十七。此書爲龔氏晚年之作,旨在保存一代遺聞軼事,以便後人不忘中吳地區(今江蘇蘇州、昆山一帶)所流傳下來的風物人情。書成於南宋淳熙九年(一一八二),龔氏時年九十二,“恐其説之無傳也,口授小子昱,俾抄其大端,藏之篋衍”。書中所載均出於龔氏耳聞目睹,較爲可信。龔氏自謂此書“不惟可以稽考往跡,資助談柄,其間有裨王化、關士風者頗多,皆新舊《圖經》及夫地志所不載者。至於鬼神夢卜,雜置其間,蓋效范忠文《東齋紀事》體;談諧嘲謔,亦錄而弗棄,蓋效蘇文忠公《志林》體,皆取其有戒於人耳”(龔氏自序)。明正德九年(一五一四)刻本龔弘跋云:“是書出自宋淳熙間,弘九世祖龔明之著。時年九十二,後四年祖始終。(筆者按:此處龔明之卒年或爲誤記,可參考羅炳良《龔明之生卒年代問題袪疑》,《文史》第四十輯,中華書局一九九四年)又三年,八世祖昱述鍾離松所譔《墓誌銘》附後,刊行於世。”此書最早之本或爲宋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刻本,然無更多佐證。元至正間,武寧盧熊修《蘇州志》,訪求此書而校定之。至正二十五年(一三六五)盧熊作跋記其事。此書現存最早之本爲明弘治七年(一四九四)嚴春刻本,卷首有楊子器序,謂:“元運訖於至正三十二年,及於皇明,通計三百六十餘年,未有刻而傳者。乃重加校勘,命邑義民嚴春刻而傳之。”《蛾術軒篋存善本書錄·辛壬稿》卷二稱弘治本“字體樸茂,大似元刻。各家書目著錄,亦往往誤爲元刻。近武進董氏誦芬室重刊,亦然。則據至正盧熊記而失去楊子器新刻序也”。弘治本之後有明正德九年龔弘刻本,其中龔弘跋謂:“吳人摩印日衆,積二十年餘,板不可行。弘以爲先世故物,不敢廢墜,復以嚴本重壽諸梓,用彰不泯。”其後,又有明末若墅堂刻本及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明末毛氏汲古閣刻本,初爲毛晉所刻,清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毛扆曾修版重印。《藏園群書經眼錄》卷五錄康熙十八年毛扆跋云:“丁巳秋,先兄華伯没,檢其遺籍,得家刻樣本,方知先君子曾付剞劂,但未流通耳。遍搜其板,惜十缺其三矣。今年自春徂夏,鳩工重整,缺者補之,譌者正之,始復爲完書。”此本首有宋淳熙元年(當爲“九年”之誤)龔氏自序,末有元至正二十五年(一三六五)盧熊跋、毛晉跋、附《傳》。每卷首葉、末葉版心題“汲古閣  毛氏正本”。書中有朱、墨二色校記。據《涵芬樓燼餘書錄》“校改諸字,有筆意端凝者,當爲斧季手筆”,可知墨筆校記當出毛扆之手。此本盧熊跋末有“戊午穀日刻本校一過  覿菴”朱字一行,又經比對字迹,可知朱筆校記當出陸貽典之手,校勘時間爲康熙十七年,適爲毛扆修版重印前一年。經與毛扆修版重印本(現存毛氏汲古閣刻本大多爲毛扆修版重印本,各卷卷末有“虞山毛晉挍刊  男扆再挍”一行可證)比對,此本尚爲毛晉所刻原貌,其上毛扆、陸貽典校改諸字幾乎全已改入毛扆修版重印本中。由此可知,此本當爲毛扆修版重印前的校改底本,毛扆、陸貽典均參與修版重印前的校正工作。此本卷四末雖有“虞山毛晉挍刊  男扆再挍”一行,蓋因毛扆修版重印時於卷四末增入《著作王先生》一篇(此本目錄中無此篇,可知毛晉原刻當無此篇),此本卷四末二葉當爲毛扆修版重印後抽换所致。除此末二葉外,卷四其他書葉仍爲毛晉所刻原貌,其上毛、陸二氏校字也已改入毛扆修版重印本中。此本鈐有“謏聞齋”“竹泉珍秘圖籍”“海鹽張元濟經收”“涵芬樓”等印,知爲顧錫麒(字竹泉,一字敦淳,别署謏聞齋主人,江蘇婁江人)、張元濟舊藏。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14:00
華陽國志十二卷(晉)常璩撰 明嘉靖四十二年(一五六三)張佳胤刻本。框高十九·八釐米,寬十三·二釐米。每半葉十行,每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單邊。常璩(約二九一—三六一)字道將,江源(今屬四川)人。祖上爲江源望族。自幼博極群書,學識淵博,李雄擅權時,因重其才,任其爲散騎常侍。晉穆帝永和三年(三四七),桓温伐蜀,李雄敗,温惜其才,授璩參軍之職。著有《漢之書》和《唐志》,惜二者俱佚。唯《華陽國志》傳世。華陽之地,以處華山之陽而得名。今秦嶺以南,四川、雲南、貴州一帶,均屬華陽。《尚書·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璩取首二字以名其書,故稱《華陽國志》。乃巴、漢中、蜀、南中等地區上起遠古、下迄東晉穆帝永和三年之通史,地理、風俗,及公孫述、劉焉、李特等事迹,均有所描述,是研究中國古代西南地區的重要歷史文獻。北宋呂大防爲此書作序,亦云“蜀記之可觀,未有過於此者”。清代經學家、文學家洪亮吉認爲,是書與《越絶書》乃中國最早的方志,亦被當今學界譽爲我國現存最早且最爲完整的志書。是書有北宋神宗元豐間呂大防成都刻本、南宋嘉泰四年(一二○四)李坖四川丹稜刻本,惜二者已佚。明嘉靖劉大昌成都刻本,多半殘缺。唯明嘉靖四十二年張佳胤四川銅梁刻本,内容完整且版本較早。是書刻印拙樸,惜缺失嘉靖癸亥五日張佳胤《刻華陽國志序》,同本複本尚存,序云:“余往歲薄遊江原,遵常氏之故墟,痛先民之如在,因憤漢以來地理諸典僅存類目,使往行嘉言沉淪略盡。”“顧前刻損逸,垂四百年,作者之功,幾同灰燼。余舊得鈔本於澶淵晁君石太史家,篇章所存,缺脱十五。後艤舟江陽,與成都楊用脩夜談里中文獻,因請所藏璩《志》舊本,錄之笥中。數年,余以罪謫陳、蔡間矣,邇又得副本於大梁朱灌甫氏。交互取質,魚亥稍明。今守蒲阪,退食既暇,採摭史志,或參證明訛,或附註鉤深,或循體準制,獨於疑闕不能臆筆。爰付梓人,用章淹廢。惟巴郡士女,傳讚並逸。”足證是書乃明嘉靖四十二年張佳胤刻本無疑。張佳胤(一五二七—一五八八)字肖甫,四川銅梁人。明嘉靖二十九年進士,《明史》卷二百二十二有傳。是書鈐印纍纍,有“籍書圜本”“林汲山房臧書”“福山王懿榮收臧記”“福山王氏正孺臧書”“海上精舍臧本”“曾在周叔弢處”“怡静齋印”等。“籍書圜”“林汲山房”乃清乾隆藏書家周永年藏書處,周永年(一七三○—一七九一)字書昌,一字書愚,祖籍餘姚(今屬浙江),後遷山東。清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入四庫館,任校勘《永樂大典》纂修兼分校官。王懿榮(一八四五—一九○○)字正孺,一字廉生,山東福山人。近代金石學家、甲骨文字發現者。著有《漢石存目》二卷、《南北朝存石目》八卷等。是書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14:01
習學記言序目五十卷(宋)葉適撰 明抄本 葉萬跋 周星詒校並跋。每半葉十二行,行二十四字,無格。葉適(一一五〇—一二二三)字正則,温州永嘉(今屬浙江)人。淳熙五年(一一七八)進士第二,授平江節度推官。纍官至寶文閣學士。韓侂胄伐金時,葉適以寶謨閣待制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屢挫敵鋒。開禧三年(一二〇七)侂胄誅,葉適被劾附侂胄而奪職,遂杜門講學、著述,自成一家。卒贈光祿大夫,諡忠定。著有《水心集》等。史稱其爲文藻思英發,志意慷慨,雅以經濟自負。提倡“事功之學”,爲永嘉學派代表人物,學者尊稱“水心先生”。《宋史》卷四百三十四有傳。是書有嘉定十六年(一二二三)葉氏門人山陰孫之宏序,云:“初,先生輯錄經史百氏條目,名《習學記言》,未有論述。自金陵歸閒,研玩群書,更十六寒暑,乃成《序目》五十卷。”《宋史·藝文志》誤作四十五卷。古籍書目著錄或作《習學記言》,省“序目”二字。凡分經十四卷,諸子七卷,史二十五卷,文鑒四卷。《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謂“所論喜爲新奇,不屑摭拾陳語,故陳振孫《書錄解題》謂其文刻峭精工,而義理未得爲純明正大。劉克莊爲趙虛齋作《註莊子序》,亦稱其講學析理,多異先儒”。黄宗羲《宋元學案·水心學案》則謂葉氏於經史群書“靡不該覽綜貫,抉其義藴,其淹博尤非陋儒所敢望,未可以陳伯玉(即陳振孫)所論遽譏其偏駁也”。孫之宏序又云:“(先生)子寀既以先志編次,諗今越帥新安汪公鋟木郡齋。”“汪公”即汪綱(字仲舉),時知紹興府。汪跋云:“余曩得林德叟(名居安,葉氏弟子)所傳水心《習學記言》前後兩帙,一自《書》《詩》《春秋》三經、歷代史訖五代史,大抵備史法之醇疵,集時政之得失,所關於世道者甚大。一自《易》《禮》《語》《孟》五經諸子訖呂氏《文鑑》,大抵究物理之顯微,著文理之盛衰,所關於世敎者尤切。”孫之宏携來鋟版之本“乃用諸經史子前後排比次第,聚爲一書,總五十卷”。疑是書未定稿時,門人已競相抄錄,故前後不同。孫詒讓《温州經籍志》卷十七謂“以汪氏所述,推之林本,先後分合,義例不甚可解,固不若孫本之精整,然今本書末亦有‘學生林居安校正’一行,則汪刊雖依孫本,亦經林氏手校矣”,所引“學生林居安校正”一行此本未見。此本汪跋末句“癸未良月望日新安汪綱仲舉父書”轉行至下葉,而其葉適闕,孫氏所引恐正在所佚之葉末。又卷四十六末孫之宏附記云:“按諸子書惟《莊》《列》《文中子》不及論述,先生嘗答之宏書云‘《記言序目·孫卿》後僅有四卷。如《莊》《列》諸書能(“能”字孫詒讓引作“雖”)熟商量,莫知所以命筆,衹得且放過’”云云,今本《荀子》在卷四十四,後凡六卷。故孫詒讓疑“葉寀及門人編定時或有分併矣”。汪綱所刻即所謂新安郡齋本,久已失傳。是書存世者皆明以來舊抄本。此本有跋署“南陽道轂”,鈐“歸來艸堂”印,當即明末藏書家葉樹廉抄本。樹廉又名萬,字石君,博古好學,藏書皆手自校正,爲世所寶。清周星詒朱筆校字並作跋,謂“校讀訖,更影寫副本寄孫琴西觀察於江寧”。孫琴西即孫衣言,此錄副本今存南京圖書館。卷九第二葉鈐“白沙翠竹邨庄”印,卷十八、二十八、三十五鈐“孫從添印”“慶增氏”二印。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14:02
飲膳正要三卷(元)忽思慧撰 明景泰七年(一四五六)内府刻本。框高二十四·五釐米,寬十八·七釐米。每半葉十行,行二十字,黑口,四周雙邊。忽思慧(生卒籍里不詳)又譯爲和斯輝。是書附忽氏天曆三年(一三三○)三月三日進書表,知其爲元文宗天曆時人,於延祐至天暦年間(一三一四—一三三〇)任宮廷飲膳太醫。忽氏長於食療養生,掌管皇家飲食營養及藥物補益諸事。忽氏任食醫一職,行走宮廷多年。其《進書表》云:“臣思慧自延祐年間選充飲膳之職,於兹有年,久叨天祿,退思無以補報,敢不竭盡忠誠,以答洪恩之萬一。……天曆三年三月三日,飲膳太醫臣忽思慧進上。”可知此書乃忽氏感恩之作,成書當在元天曆三年。是書卷首有虞集天曆三年五月朔日序、忽思慧自序。卷一首列《三皇聖紀》及養生、妊娠、乳母、飲酒等避忌五篇,次列“異饌”九十四種;卷二列各種營養保健食品,詳述其功用及製作方法;卷三附圖論述穀物、果蔬、禽魚等性味與主治病癥。其《進書表》云:“是以日有餘閑,與趙國公臣普蘭奚,將纍朝親侍進用奇珍異饌、湯膏煎造及諸家本草、名醫方術,並日所必用穀肉菓菜,取其性味補益者,集成一書,名曰《飲膳正要》,分爲三卷。本草有未收者,今即採摭附寫。”此書爲食療養生專著,歷代書目著錄皆入子部醫類。《四庫全書總目》《元史·藝文志》《讀書敏求記》《皕宋樓藏書志》均著錄此書。“萬有文庫”叢書将其作爲第二輯第三百七十八種收錄其中。是書於天曆三年進呈後,當即命中政院刊刻行世,是爲初刻本,亦是元代唯一刊本。及於明代,明景帝朱祁鈺覽此書,大爲稱賞曰:“朕嘉是書而用之,以資攝養之助,且鋟諸梓,以廣惠利於人,亦庶幾乎好生之仁。”(本書御製序)末署“景泰七年四月初一日”。知此本爲明景泰七年内府刻本。明劉若愚《酌中志》卷十八《内板經書紀略》著錄此本:“《飲膳正要》三本,七(疑爲一之訛)百七十五葉。”明呂毖《明宮史》卷五《内板書數》亦載《飲膳正要》計三本,一百七十五葉。證明明代内府確實刻過此書。此書現存元刻僅有殘本,唯此明景泰刻本爲三卷,尤屬珍貴。是書鈐有“陸時化印”“鐵琴銅劍樓”印。陸時化(一七二四—一七八九)字潤之,號聽松,清江蘇太倉人,精於鑒别。著有《吳越所見書畫錄》《書畫説鈴》《賞鑒雜説》。可知是書先爲陸時化所藏,後乃歸鐵琴銅劍樓。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14:04
苕雅四卷餘集一卷苕華詩餘一卷(清)鄭文焯撰 稿本。框高十八·一釐米,寛九釐米。鄭文焯生平爵里、學行業績簡況,前錄稿本《冷紅詞》時已介紹。鄭文焯少即工詞,光緒八年從鄂人李復天學琴,遂精於律。光緒十一年於吳中壺園舉詞社,與湘人易順鼎、易順豫兄弟,蜀人張祥齡、蔣文鴻等唱和。光緒十四年刻行《瘦碧詞》二卷,二十二年有《冷紅詞》四卷之刻,二十八年(一九〇二)有《比竹餘音》四卷行世。宣統三年(一九一一)重新寫定舊刻,付仁和吳昌綬重雕版於武昌,以辛亥革命爆發,未能蕆事。至民國二年(一九一三),重寫定舊刻刻入《樵風樂府》前五卷。鄭氏又有憫時之作,始壬寅,迄辛亥,凡一百七十三首,取《詩·苕之華》傷周室將亡之意,初名《苕華詩餘》,辛亥四月易名《苕雅》,後選刻入《樵風樂府》卷六至九,存一百十首。民國四年,又將未刊之詞及新作者凡八十二闋,彙編爲《苕雅餘集》付刻。此本爲《苕雅》與《苕雅餘集》稿本。册一首有書名葉,題“苕雅”“樵風佚叟手鈔”,卷一卷端鈐“高密”“冷紅詞客”“樵風遺老”等印記,卷四末有“樵風逸民手藳,時壬子春仲”,“以上癸丑之春仁和吳伯宛刻於京師”題記兩則。均爲稿本之證。册二《苕雅餘集補遺》之前亦有書名葉一紙,題“苕雅”“餘集附錄一卷”“附詩品雋語”“樵風佚民鈔”,今據以題識書名。檢鄭氏詞集刻本核之,《苕雅》稿本中天頭有紅圈的作品都刻入《樵風樂府》,餘者多刻入《苕雅餘集》;《餘集附錄》中的作品亦多已刻入《苕雅餘集》。稿本中的未刊篇什,僅《如夢令》“又是江城吹絮”、《點絳唇》“搖落吳臺”、《浣溪紗》“江樹春寒綠意遲”、《蝶戀花》“□酒重尋看鞠處”等幾題;然其中的圈改字迹,則對瞭解作者的創作構思、遣詞造句功夫頗有助益。書中鈐印還有“吳興劉氏嘉業堂臧”,知曾經藏劉承幹處。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14:05
秋林琴雅四卷(清)厲鶚撰 清康熙六十一年(一七二二)瓮熺刻本。框高十六·九釐米,寬十二·六釐米。每半葉十行,行二十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左右雙邊。厲鶚生平爵里、學行業績簡況,前錄清抄本《遼史拾遺》時已介紹。《秋林琴雅》一名《樊榭山房詞》,收詞一百六十首,所錄爲厲鶚早期詞作。此清康熙六十一年瓮熺刻《秋林琴雅》,有杭州徐逢吉康熙六十一年序,吳允嘉、陳撰、吳焯、趙信等題辭,瓮熺跋。徐序云:“去臘於友人華秋岳所讀樊榭高陽臺一闋,生香異色,無半點煙火氣,心嚮往之。新年過訪,披襟暢談,語語沁入心脾,遂相訂爲倡和之作……頃寓秦淮,樊榭書至,知前後俱削稿,復合以平時所作,付之梓人,先以首卷刻成者寄示。迴環讀之,如入空山,如聞流泉,真沐浴於白石、梅溪而出之者。噫,捨紫山而外,知此者亦鮮矣。”徐逢吉,字紫山,一字紫寧,號青蓑老渔。原名昌薇,字紫凝,銭塘諸生。少能詩,晚年歸隠西湖,有黄雪山房齋。著有《黄雪山房集》。此書又有瓮熺跋,云“樊榭先生幽居道古,翛然清遠,詩文之外,鋭意於詞……十年以來已有三數曲流傳朋游間,賞音者以所見未多爲憾。予因請于先生盡發篋衍之藏,釐爲四卷,鋟而行之”。表明此書實際操刻者是瓮熺。此書有墨筆批注,鈐有“帶經堂陳氏臧書印”“茂苑香生蔣鳳藻秦漢十印齋秘篋圖書”等印,曾經陳征芝、蔣鳳藻等名家收藏。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2 14:07
天籟集二卷摭遺一卷(元)白樸撰 清康熙楊友敬刻本。框高十七·八釐米,寬十二·三釐米。每半葉九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單邊。白樸(一二二六—一三〇六?)字仁甫,後改字太素,號蘭谷,祖籍河曲隩州(今山西曲沃)人。其父寓齋,金哀宗時爲金樞密院判官。白樸幼經喪亂,倉皇失母,又與父失散,其父摯友元好問“教之成人”(《天籟集》孫大雅序),後隨父定居真定(今河北正定)。白樸自幼穎悟過人,喜讀詩書,長於詞曲,無心仕途,史天澤曾多次舉薦其出仕,屢遭婉拒。後白樸棄家出遊,寓居大江南北,最終定居金陵。白樸多作雜劇,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爲元雜劇四大家。《錄鬼簿》錄載十六種,今存兩種。《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稱“樸詞清雋婉逸,意愜韻諧”。《天籟集》爲白氏生前手定詞集。白樸言:“作詩不及唐人,未可輕言詩。平生留意於長短句,散失之餘,僅二百篇。願吾子讀之。”(《天籟集》王博文序)據傳元末曾有刻本流行,散失於兵燹。後“其孫溟得之姑孰士大夫家,傳寫失真,字多謬誤”(《天籟集》孫大雅序)。洪武七年(一三七四),孫大雅任姑孰郡文學,得白溟所藏《天籟集》,考訂一二,序而歸之。孫大雅回京後,白溟復請其敘之。《天籟集》現存版本有清康熙楊友敬刊本、《四庫全書》本、《四印齋所刻詞》本、丁丙八千卷樓藏抄本、繆荃孫光緒校刊本、王文才《白樸戲曲集校注》本等。此清康熙楊友敬刻本,爲楊氏得於白樸後裔,凡一百十八篇,朱彝尊訂爲上下二卷,作序並付梓行世。朱序云:“白氏於明初由姑孰徙六安,是集希洛得之於其裔孫駒,將刊行,屬余正其誤,乃析爲二卷,序其端。”書前有朱彝尊序及孫大雅、王博文原序。目錄前有蘭谷先生小像,孫大雅、曹安、陳霆、王著像贊,均爲手書上版;正文後補入白樸散曲成《摭遺》一卷,有楊友敬、王皜跋及姜穎新跋。後附洪昇撰《隱括蘭亭序》,有楊友敬、沈紅祚、徐材仲等人題跋。楊友敬字希洛,號晴麓,又號雪蘿真隱。博覽群書,喜藏古籍,曾任太和縣教諭。清李蔚同治時所修《六安州志》卷二十七謂友敬“詩文不染時趨,嘗遊歷四方,舟車所至,名公宿儒恨相見晚……有《困學日程》”。王皜字又皜,號雪鴻,好搜羅古籍,精於書法,行、楷得晉唐遺法,著有《向山堂集》《劍南詩集》《六經圖考》等。此本爲手書上版,書法秀美,刊刻精良,屬清初刻本之精品。鈐有“延古堂李氏珍藏”“古疁挹百城樓主人珍臧書畫印記”“廖世陰印”“穀木”等印,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3 09:47
山中白雲八卷(宋)張炎撰(清)江昱疏證 清稿本 朱康壽跋。框高十六·三釐米,寬十二·九釐米。每半葉十行,行二十字,白口,四周雙邊。《山中白雲》是南宋張炎所撰詞集,一名《玉田詞》。張炎(一二四八—一三二〇)字叔夏,號玉田,又號樂笑翁,張俊五世孫,祖籍陝西鳳翔,家於臨安。宋亡後縱游浙東西,漂泊落拓以終。工長短句,以《春水詞》得名,人因號曰“張春水”。著有詞學理論書《詞源》。今存詞三百餘首。《玉田詞》雖爲歷代倚聲家所喜愛,清初詞壇有“數十年來,浙西填詞者,家白石而户玉田”之説(朱彝尊《曹溶静惕堂詞序》),但元明以來衹有抄本流傳。元代有陶宗儀抄本,清初爲吳縣錢中諧(庸亭)收藏,朱彝尊轉錄並釐爲八卷,康熙六十一年(一七二二),龔翔麟與李符據以校刻行世,其後翻刻不斷,乾隆間始有江昱作《疏證》。江昱(一七〇六—一七七五)字賓谷,號松泉,江都(今江蘇儀徵)人。諸生。仕途不暢,安貧好學,與弟恂著述唱酬。曾爲石鼓書院主教。所居“凌寒竹軒”,擁書萬卷,多藏精本。通音韻訓詁之學,著《韻歧》四卷。精於《尚書》,又好金石文字,有《尚書私學》四卷,考究博雅。長於詩詞,與厲鶚、陳章等頻相唱和。著有《梅鶴詞》四卷、《松泉詩集》六卷、《草窗集外詞疏證》八卷等,並傳於世。《清史列傳》卷七十一有傳。江氏極好《玉田詞》,謂“詞自白石後,惟玉田不媿大宗,而用意之密,適肖題分,尤稱極詣”,故起而爲之作《疏證》。自乾隆初年始,歷二十年而成書(詳見自序)。是書以經學考據之法箋釋詞集,先作疏證,後加按語,合計近兩百條,對書中地名、人物、作詞年代、張炎生平事迹及交游等等詳加考證,於地名、人物考證最爲用力。考人物如曾遇、周邦彦、高似孫、王沂孫、袁桷、仇遠、陸文圭等均引翔實資料作小傳。考地名如卷三《高陽臺·古木迷鴉》釋南園建造始末及園内諸景,卷五《壺中天·咏周静鏡園池》釋烏石峰,《甘州》釋君山,皆大有助於讀者。其他若輯補佚詞、校勘文字、疏通詞意,參考互證,亦時有見。雖小有疏誤,要爲張氏功臣。首卷卷端題“江昱賓谷輯江恂于九較”,書中字體不一,知是兄弟二人合作而成。以康熙間龔翔麟刻本剪貼裁綴,有所疏證、按斷則書於本詞之後,屢有眉批、簽條,蓋成稿後有所增補。近代論此書版本者皆謂有乾隆十八年序刊本,其實不然(參見夏志穎《〈山中白雲詞〉“汪氏刊本”及“江昱疏證本”考辨》,《文獻》二〇一三年五月第三期),此書始終以稿本存世,至朱祖謀刻入《彊村叢書》,方廣爲人知。《彊村叢書》本於龔本夾注一作某某及卷末所附别本斷章,一律删去,又據疏及他刻校改原書,殊非舊觀。鈐有“竹西詞客”“小東軒”等印。不知何時歸蔣氏密韻樓,鈐“密均廔”“烏程蔣祖詒藏書”等印。前有吳湖帆署檢。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3 09:51
徐霞客遊記不分卷(明)徐弘祖撰 清鮑氏知不足齋抄本 鮑廷博校 吳騫、唐翰題跋。框高二十·二釐米,寛十三·八釐米。每半葉十行,行二十二字,細黑口,左右雙邊。徐霞客(一五八六—一六四一)名弘祖,字振之,别號霞客,南直隸江陰(今屬江蘇)人。霞客生平及事迹不見於史傳,而以其友陳函煇所撰《徐霞客墓誌銘》記述最爲詳盡,謂其不慕科舉仕進,而好讀奇書,博覽史籍,尤喜輿地方志、山海圖經。性好遊歷,自萬曆丁未(三十五年一六〇七)起出遊太湖,至崇禎庚辰(十三年一六四〇)滇南之行止,前後逾三十載。足之所至、目之所及,皆記之以文,成“遊記”數十萬言。臨終,遺命其友季夢良理而輯之,成《徐霞客遊記》。是書除寫景外,於各地民情、風物、地形、地貌亦多有記載。所記皆作者親歷,故見聞較確,對於山川脉絡的描述剖析尤爲精細詳明。又以其所至多人迹罕至之所,或黔、滇等荒遠之地,故所記多有此前輿地之書所未及者。而關於某些獨特的地理風貌如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的記述,則是世界上最早的。錢謙益《徐霞客傳》謂此書“當爲古今遊記之最”,《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則謂“遊記之夥,遂莫過於斯編”,誠非溢美之評。是書初以抄本流傳,先後有季夢良、史夏隆、李寄、奚又浦、劉南開、楊名時等多家抄本,或存或佚。乾隆四十一年(一七七六)霞客侄孫鎮始刻於木。《四庫全書總目》卷七十一著錄有“徐霞客遊記十二卷”,謂“楊名時所重加編訂者也”,當據楊名時本抄錄,而隨意删削,失其原貌。此本爲鮑氏知不足齋抄本,未知錄自何本。正文前有錢謙益《徐霞客傳》及《囑仲昭刻遊記書》,楊名時康熙己丑(四十八年一七〇九)及庚寅(四十九年)二序,康熙癸未(四十二年)奚又浦序,康熙甲子(二十三年)史夏隆序。卷首吳騫嘉慶丁巳(二年一七九七)題識云:“予少負書癖,綠飲先生每割愛見贈,《徐霞客遊記》其一也。予什襲珍之,迄今不下三十年矣……夏日曝書,偶得此編。”據此,鮑廷博(淥飲先生)贈書時間至遲在乾隆三十二年,此本抄錄時間當在此年之前。此本第四册版心下題“知不足齋鈔本”,其餘諸册均無,版框大小亦稍有差,而字體風格迥異,非出一人之手。内容闕《黔南遊記》,《滇南遊記》僅存第七和八。正文有朱筆校點,係據康熙四十九年楊名時抄本、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丁文江整理本校訂,則當近人所爲,亦可資參考。此本鈐“吳騫之印”“吳重熹”“曾在趙元方家”等印,曾經清人吳骞、唐翰題、吳重熹及近代藏書家趙鈁收藏。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3 09:52
古本董解元西厢記八卷 明適適子刻本。框高十九·三釐米,寬十三釐米。每半葉十行,行二十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四周單邊。元鍾嗣成《錄鬼簿》卷上提格載:“董解元,金章宗時人。以其創始,故列諸首。”未知里貫。據鄭振鐸《宋元金諸宮調考》,謂“解元”二字,在金元時爲對讀書人之通稱或尊稱,不像明人之必以中舉首者爲“解元”。《西厢記》本事源於唐元稹《鶯鶯傳》(又名《會真記》),敷演張生與崔鶯鶯的愛情故事。董氏在《會真記》基礎上,將部分故事豐富,將不合理處加以改削、增添。如《會真記》結尾張生無故與鶯鶯絶情,發“德不足以胜妖孽”(見《鶯鶯傳》)之感想,董氏改結尾爲二人歷經波折,終成眷屬。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正集》卷二十五稱是書“精工巧麗、備極才情,而字字本色、言言古意,當是古今傳奇鼻祖,金人一代文獻盡此矣”。諸宮調爲 “聯合不同宮調若干的曲套以詠唱一個故事”,“是絶爲偉大的嶄新的一個嘗試”(鄭振鐸《宋元金諸宮調考》)。是書爲存世最完整的諸宮調作品,足見其珍。今存世之董氏《西厢記》,除此適適子刻本外,尚有明嘉靖刻本、明黄嘉惠刻本、明湯顯祖評套印本、明會真六幻本、民國暖紅室本等。此本與上海圖書館藏明嘉靖本同分爲八卷,與其他四卷、二卷本不同,應爲較早刻本。此本爲趙萬里於一九五七年赴安徽徽州績溪縣訪書時所得,“按照此書版式和刻工體勢看來,當是嘉靖、隆慶之間或萬曆初年刻本”(《趙萬里文集》第二卷《元適適子本〈董解元西厢記〉跋》)。正文卷端題“海陽風逸散人適適子重校梓”,正文前有手抄明嘉靖三十六年(一五五七)張羽序。有朱筆浮簽,提到“黄本、屠本、湯本、六幻本、煖紅室本(以下稱各本)”,與各本對校的異文。又曰:“此書可能是現存張本最早的刊本,但非張羽原本,而是適適子重校本。”題寫浮簽時,或未見嘉靖本。浮簽内容與趙萬里跋結論相合,或爲趙氏手書。與嘉靖本(以《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本爲據)對校,此本與嘉靖本多同,與其他各本多異。如卷一第二葉三行“比前賢樂府不中聽”,“前賢”其他各本皆作“前覽”,此本與嘉靖本同,更合文意。又卷二第二葉八行小字“若不仿佛,必被擄掠而去”,“仿佛”其他各本皆作“準備”,此本與嘉靖本同,但“準備”似文意更順。亦有此本與嘉靖本、其他各本均不同處,如卷一第三葉後八行小字“上連霄漢泛槎”中“泛槎”,嘉靖本及各本皆作“泛浮槎”,此爲七言律詩之末句,此本當是脱字。卷一第十葉後一行“而今没這本話兒”中“話兒”,嘉靖本及各本皆作“話説”,此處頗可研究,浮簽亦云此處或事關全曲的破句與韻脚問題。二本來源或相同,也是現存最接近原貌之早期刻本。是本傳世極罕,彌足珍貴。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3 09:54
新刊合併董解元西厢記二卷新刊合併王實甫西厢記二卷(元)王德信撰(明)屠隆校正 明周居易刻本。框高二十二·三釐米,寬十五釐米。每半葉十行,行二十四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四周雙邊。《新刊合併董解元西厢記》二卷,卷端題“赤水屠隆長卿父校正”。屠隆(一五四二—一六○五)字長卿,一字緯真,號赤水居士,别署由拳山人、一袖道人、蓬萊仙客等,晚號鴻苞居士,明鄞縣(今浙江寧波)人。生有異才,嘗學詩於沈明臣。萬曆五年(一五七七)進士,除潁上知縣,調青浦縣,後遷禮部主事,歷郎中。被劾罷歸,縱情詩酒,尋仙訪道,以消胸中塊壘。與張鳳翼、王道昆、梅鼎祚、湯顯祖等交好。著有傳奇《曇花記》《彩毫記》《修文記》。工詩文,有《鴻苞》《棲真館集》《由拳集》《白榆集》等。《明史》卷二百八十八附《徐渭傳》後。《西厢記》本事源於唐元稹《會真記》(又名《鶯鶯傳》),敷演張生與相國小姐崔鶯鶯的愛情故事。金代董解元改編爲諸宮調,元王實甫改編爲雜劇,後又有明李日華、陸天池易北曲爲南曲,演爲《南西厢》。張鳳翼《新刻合併西厢敘》曰:“是集有南北之分焉。董解元、王實甫演爲北調,李日華、陸天池演爲南調……余見今之輕儇子弟,惟拾艷媚新詞,冀以炫耳目、娛心志,毫不諳作者勸懲大義……以故赤水屠先生爲當世博洽君子,而於西厢訂正縱閲,蓋不以曲詞苴視之也……觀者能會作者之意,則庶幾得古人立教之旨矣,此西厢合併也。”此爲西厢合併之始。後又有閔齊伋編《會真六幻》,收元稹《會真記》、董西厢、王西厢、李陸南西厢外,尚有關漢卿《續西厢記》(即《西厢記》第五本)。據蔣星煜《屠隆對〈西厢記〉所作校正的依據和得失》一文,屠隆所作校正,立足於“求調於聲者則協以和”,重點在曲牌定格、套曲組織及文章辭藻等方面,其校正本“不是案頭之曲,而是場上之曲”,其真正價值也在於“反映了當時舞臺演出的實況”。是本僅存《新刊合併董解元西厢記》二卷《新刊合併王實甫西厢記》二卷,卷端題“赤水屠隆長卿父校正”“樂天周居易子平父校梓”。前有插圖二十一幅,題爲“西厢合併圖像”。《新刊合併董解元西厢記》分二卷,不標折。《新刊合併王實父西厢記》前有屠隆“王實父西厢記敘”,敘末葉缺,分二卷,二十折,不標目。此本脱張鳳翼序,有他本單行《新刊合併董解元西厢記》存張序。據張序稱南北四種西厢,又今存單行周居易刊刻陸采《新刊合併陸天池西厢記二卷》,可知當時刊刻當爲董、王、李、陸四種西厢合併,今未見全本。此本爲西厢合併之始,雖僅存兩種,亦較罕見。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3 10:08
元和郡縣圖志四十卷(唐)李吉甫纂修 清初抄本。框高十八·四釐米,寬十四·一釐米。每半葉十行,行二十二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左右雙邊。存三十四卷:卷一至十八、二十一至二十二、二十五至三十四、三十七至四十。李吉甫(七五八—八一四)字弘憲,趙州贊皇(今屬河北)人。以門蔭入仕,唐憲宗元和二年(八〇七)爲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三年檢校兵部尚書兼中書侍郎平章事,充淮南節度使。六年授金紫光祿大夫、中書侍郎、平章事。九年暴病卒,年五十七。贈司空,諡號敬憲。著《六代略》三十卷、《十道圖》十卷、《古今地名》三卷、《删水經》十卷、《國計簿》十卷、《元和郡縣圖志》四十卷、《百司舉要》一卷等。今僅存《元和郡縣圖志》。《舊唐書》卷一百四十八、《新唐書》卷一百四十六有傳。是書撰成於元和八年,所謂“元和”,是指成書於憲宗元和年間,而非記述“元和”時的疆域。元和時期,削藩鎮、籌邊防爲重要議題,時人認爲“建州域,物土疆”,“事關興替,理切安危”。李吉甫云:“成當今之務,樹將來之勢,莫若版圖地理爲切。”故是書“辨州域之疆理”,“分天下諸鎮,紀其山川險易故事,各寫其圖於篇首”(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序》),以太宗貞觀十三年(六三九)大簿區劃爲綱,配合當時的“四十七鎮”,分十道:關内道四卷、河南道七卷、河東道四卷、河北道三卷缺一卷、山南道四卷缺二卷、淮南道一卷缺、江南道六卷、劍南道三卷、嶺南道五卷缺二卷、隴古道二卷。元和時,黄河南北五十餘州爲藩鎮割據,川西淪於吐蕃,李吉甫仍因十道劃分,旨在恢復舊土,使之循名核實,用意深刻。同時,又正視現實,“起京兆府,盡隴右道”。書例則取初唐魏王李泰《括地志》,對《太平寰宇記》及元、明、清《一統志》影響巨大,開我國地方總志之先河。《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贊此書“輿記圖經,隋唐《志》所著錄者,率散佚無存。其傳於今者,惟此書爲最古,其體例亦爲最善。後來雖遞相損益,無能出其範圍。今錄以冠地理志之首,著諸家祖述之所自焉”。原書總四十二卷,至北宋圖已亡佚,南宋時志亦缺損,今存僅三十四卷,缺卷第十九、二十、二十三、二十四、三十五、三十六。卷一、九、十八、三十三亦有殘損。散佚部分清繆荃孫輯有《元和郡縣志缺卷逸文》三卷、清嚴觀輯《元和郡縣補志》六卷。因缺圖,又名《元和郡縣志》。是書以府或州爲敘述單位,先列府或州名,記開元與元和户數、歷史沿革、境界、八到、貢賦、轄縣等,次各縣沿革、山川、城邑、古迹、物産、交通、重大事迹等。疆域政區沿革上溯周秦兩漢,及魏晉南北朝,至唐初。是書自問世以來一直以抄本行世,至南宋淳熙三年(一一七六)張幾仲(字子顔)於襄陽幕府刊刻此書,附程大昌、洪邁、張幾仲後跋。程氏云:“本朝(宋)疆理天下,率多本唐,則是書之備稽究,特與今宜。”洪氏云:“一旦天子讀此書,悼河山之獨西,想燕冀而慷(忼)慨,睠爲(焉)北願,思有所出。”則是書宋刊本之旨顯矣。後戰亂頻仍,刊本亡佚,獨賴數抄本存世。至清始又刊之,爲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武英殿刊本、嘉慶二年(一七九七)孫星衍刻岱南閣叢書本、光緒六年(一八八〇)金陵書局刊本。此本爲清初抄本,全書有兩處朱筆校改:第三册卷五第十七葉“亦日”改“亦曰”,“流水”改爲“允水”;第六册卷十二第七葉,“絳州”增一“絳”字。黄丕烈跋陳樹華抄本《元和郡縣圖志》云“抄本必以舊乃佳”,此本所從源自宋版,出怡親王府,頗可寶貴。此本鈐有“怡府世寶”“明善堂珍藏書畫印記”“安樂堂藏書記”“結一廬藏書印”“仁龢朱復廬校臧書籍”“子清真賞”“涵芬樓”“海鹽張元濟經收”諸印,曾經怡親王弘曉、朱氏結一廬、張元濟遞藏。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3 10:14
佩觿三卷(宋)郭忠恕撰 辨證一卷明嘉靖六年(一五二七)孫沐萬玉堂刻本。框高二十一·一釐米,寬十五·八釐米。每半葉八行,行十七字,小字雙行二十五字,白口,左右雙邊。郭忠恕生平爵里、學行業績簡況,前錄明弘光元年馮舒抄本《汗簡》時已介紹。宋歐陽守道《巽齋文集》卷二十《題危恕齋佩觽錄後》云:“《禮》子事父母,左佩小觽,右佩大觽。觽,解結之具也。其狀如錐,以象骨爲之,取其堅强而不折,滑澤而不滯。常佩於身,備適用也。絲縷纓帶之結以觽解,經學理義之疑,以恕齋此《錄》解,故曰《佩觽錄》。”明馮復京《六家詩名物疏》卷十七《國風衛二》云:“觽,《禮記》云‘子事父母,婦事舅姑,左佩小觽,右佩大觽’。注,觽貌如錐,以象骨爲之。《説文》云:‘觽佩角鋭,耑可以解結。毛云成人之佩也。劉向云治煩决亂者,佩觽。’”可知郭忠恕以《佩觽》名己書,蓋取觽可解惑釋疑之義。此書首題“朝請大夫國子周易博士柱國臣郭忠恕記”,此爲郭氏入宋前在後周所任之官職。上卷總論,歷舉俗書之誤,備論形聲訛變之由,分造字之旨、四聲之作和傳寫之差三科;中、下二卷,則取字畫近似者,以四聲分爲十段,加以辨析;末附與《玉篇》《廣韻》音義異者十五字。又附《辨證》一卷,以《説文》《集韻》《魯語》《刊謬正俗》《廣韻》《尚書故實》等辨證一百餘字,爲考證之資。後附《郭忠恕傳》和《談苑》《集古跋尾》《嘉祐雜誌》《玉壺清話》《麈史》《五代史補》等有關郭氏記載。最後爲徐充《題新刻佩觿後》。徐充云:“《佩觿》三卷,考論字源,邃窮肯綮,學者宗焉。嘗與顔祕監《干祿字書》並刻於宋,遂成二妙。”本書另有張士俊重刻本,其中附張氏重刻跋,稱:“《佩觿》一書,考諸宋《藝文志》,與《汗簡》並列,皆郭宗正忠恕所撰述,其《佩觿》尤詳變隸以降字學寖失之由。其書世不多見。”《四庫全書總目》卷四十一是書提要云:“忠恕洞解六書,故所言具中條理。……忠恕所論,較他家精確多矣。”故王力之《中國語言學史》將此書與唐顔元孫《干祿字書》、宋張有《復古編》並列爲正字法之書。於漢字源流考證、字學研究等,頗有啓發。此本版心有“萬玉堂雕”字樣,知爲明嘉靖孫沐萬玉堂刻本。孫沐,字志新,明太學生,丹陽人,好古博雅,有萬玉堂,刻《太玄經解贊》十卷、《干祿字書》一卷等書。據徐充跋,此書有宋刻本,惜流傳未廣。孫氏續刻此書作爲家塾訓諸子之用,徐充家藏有此書與《干祿字書》影宋抄本,故以兩書相校並重刻。後出之《佩觿》單刻、叢刻本若干種,如明萬曆十二年(一五八四)李齋芳刻本、萬曆十八年吳期炤刻本、毛氏汲古閣抄本、明萬曆格致叢書本、明刻唐宋叢書本、明宛委山堂刻《説郛》本、清康熙四十九年(一七一〇)張士俊澤存堂五種本、《四庫全書》本、清末續知不足齋叢書本、民國《叢書集成初編》本等,多以此刻爲祖本。此本源出宋本,既爲舉世之稀珍,又以探源宋槧足貴,雖梓明代,要與天水遺刊同其罕秘。此本曾爲周叔弢插架之物,鈐有“曾在周叔弢處”印。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3 10:19
南部新書十卷(宋)錢易撰 明刻本 錢曾、胡珽校 何焯、周錫瓚、顧廣圻校並跋。框高二十·三釐米,廣十三·八釐米。每半葉十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雙邊。錢易(九六八—一〇二六)字希白,吳越王倧之子。入宋後,年十七舉進士,以才藻知名。真宗朝纍遷至左司郎中,爲翰林學士。才學贍敏過人,數千百言,援筆立就。蘇易簡贊其“爲歌詩殆不下(李)白”。擅長尋尺大書行草。喜觀佛書,曾校理《道藏經》,著《殺生戒》,有《金閨》《瀛州》《西垣制集》一百五十卷,《青雲總錄》《青雲新錄》《洞微志》卷一百三十。《宋史》卷三百十七有傳。此書是宋真宗大中祥符間錢氏知開封縣時所作,抄纂《國史》《太平廣記》、唐人筆記以及小説野史而成,以十天干分卷,凡約八百五十餘條。所記以唐時士大夫遺聞佚事爲主,間及五代、宋初。主要内容有唐代政治制度及官場典故;唐代狀、敕、令、式等原始文書史料;人物事迹之可補史傳者;音樂百戲、節慶風俗、衣食器物等瑣屑雜事。雜采諸書,行文簡潔,而罕涉怪異,史料價值甚高。《四庫全書總目》將之歸入卷一百四十子部小説家雜事類,並提要評云:“多錄軼聞瑣語,而朝章國典,因革損益,亦雜載其中,故雖小説家言,而不似他書之侈談迂怪,於考證尚屬有裨。”李慈銘《越縵堂日記》亦云:“其書言唐事者十之九,多資掌故,足裨兩書之闕。希白世居吳越,唐之故老,多居其國,故承平文獻,述之尤詳。” 卷首題“籛後人希白”,《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謂“蓋以《姓譜》載錢氏出籛鏗也”。《郡齋讀書志》袁本雜史類、小説類重出此書,衢本入雜史類,均作五卷。《直齋書錄解題》作十卷,題作《南郡新書》,“郡”字恐誤。《宋史·藝文志》以下均作十卷。晁氏所記五卷本,提要推測“殆别一合併之本也”,抑或有缺失,已不得其詳。是書有嘉祐元年(一〇五六)其子錢明逸序,謂“以《新書》次爲門類,繕錄净本,致於鄉曲,以圖刊鏤”,然傳世各本未見分門别類。是書宋本久佚,行世多爲轉相傳錄之本,明刻本亦十分稀有。此本原爲清初錢曾述古堂舊藏,錢明逸序原佚,錢曾收得後手錄補全,書中瘦筆批點字體亦出錢氏之手。卷末有“孟公”跋,云錢氏不得宋刻名抄是正,訛脱尚多,“康熙庚寅余從心友架上借閲,稍改其可知者”。庚寅即康熙十九年(一七一〇)。後又經胡珽、何焯二人批校,胡批粘浮簽,何氏作朱批。嘉慶間書歸周錫瓚,卷首有周氏簽條云:“此是錢、何兩先生校正,别無副本,内夾簽條亦不可遺失。”慎加護持如是。黄丕烈曾借讀此本,《士禮居藏書題跋記》卷四謂何氏等所校有未可盡據者,故未曾過錄諸家校語於自藏抄本之上,云“余之不敢錄入校語者,正恐妄人强作解事爾”,顧廣圻跋亦謂“義門所改頗有未妥者”,而“其駁正也是翁所校之誤多是”。傳世各抄本多經不熟唐事之人改竄,此本爲存世最早之本,多存舊貌,諸家批校亦頗有可取之處,故再造影印行世。鈐有“虞山錢曾遵王臧書”“平陽伯子”“汪印士鐘”“曾在周叔弢處”等印。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3 10:22
廣川書跋十卷(宋)董逌撰 明吳氏叢書堂抄本 黄丕烈校 葉萬、顧蒓、張蓉鏡、席佩蘭、方若蘅跋。框高二十二·三釐米,寬十三·七釐米。每半葉十行,行二十字,紅格,紅口,四周雙邊。董逌(生卒年不詳)字彦遠,東平(今屬山東)人。靖康中爲國子監祭酒。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四月率諸生至南京勸進,除宗正少卿,轉江東提刑,旋召爲中書舍人,充徽猷閣待制。家富藏書,有《廣川藏書志》二十六卷,早佚。博學好古,收藏鐘磬鼎彝及石刻、書畫頗多,長於鑒别,考訂精當。又有《廣川畫跋》六卷、《廣川詩故》四十卷。董氏以附張邦昌而人品不足道,其鑒賞水平則爲世人所推崇。事迹散見張嵲《紫微集》、王明清《揮麈前錄》、李心傳《建炎以來繫年要錄》等。此書是金石碑帖文字考證及鑒賞心得之作。題曰“廣川”,從其郡望。卷一至三跋周以前銅器銘文六十六則;卷四跋《秦公敦銘》《詛楚文》等秦代銘刻十五則;卷五跋漢代金石銘刻十一則;卷六跋魏晉六朝至隋之碑、帖、表、銘,包括王羲之《蘭亭序》《十七帖》、智永《千字文》等名帖計五十七則;卷七跋唐宋書迹一百三十三則;卷八跋《魯公祭侄文》《懷素七帖》等唐代書迹三十三則;卷九跋《劉統軍碑》《平淮西碑》等碑帖十一則;卷十跋五代至宋書帖十二則。各條下詳記其來源出處、流傳軌迹,考辨金石真贋、書法源流、書體流變等等,雖難免舛誤,終不掩其鑒别之精。《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評之曰“論斷考證,皆極精當”。别本或有紹興二十七年(一一五七)其子棻所撰序,簡述成書始末,爲此本所闕。書成後並未刊行,董棻序云“繕寫藏諸家廟,别錄以示子孫”,以抄本行世,故《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宋史·藝文志》等俱不載。明末收入毛晉《津逮祕書》,始有刻本,其後多以《津逮》本爲基礎,參校其他抄本翻刻。此本是明吳寬叢書堂抄本,所收各條與其他抄本、刻本相校,條目、歸卷、文字頗有不同。吳寬(一四三五—一五〇四)字原博,號匏庵,室名“叢書堂”“匏案”,長洲(今江蘇蘇州)人。官至禮部尚書,卒贈太子太保,諡文定。《明史》卷一百八十四有傳。《藏書紀事詩》卷二稱其抄本“精采奕奕,筆法絶似蘇長公”。此本版心有“叢書堂”三字。上册字體粗率,下册書法秀美,寫樣當非出一人之手。有朱筆眉批,前人定爲吳氏手迹。上册末方若衡跋云:“道光辛卯秋九月,從味經書屋假校陸敕先藏本,正訛字二十餘處。吳文定叢書堂抄本素稱善本,良然。”方氏校訛字於原字之側。下册末顧蒓跋云:“叢書堂精鈔本,内有文定手蹟校舊抄别本,多是正,珍護之。”書末有明藏書家葉樹廉(名萬,一字石君)跋,述得書及流傳過程,鈐“樹廉”“石君”印。清嘉道間歸黄丕烈,有簽條校語兩處,錢大昕曾借讀並題款。後爲張蓉鏡“小琅嬛福地”所得,鈐“在處有神物護持”“蓉鏡珍臧”等印。書衣有題識云:“此書毛氏雖曾刻本,以此校彼,多所是正,且幾及三百年舊寫本,更爲罕見,讀者宜寶藏之。”又有“周暹”印。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3 10:30
靖康孤臣泣血錄二卷 題(宋)丁特起撰 明萬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張豫誠刻本。框高二十·七釐米,寬十三·三釐米。每半葉八行,行十六字,白口,四周雙邊。丁特起(生卒年不詳),廬州合肥(今屬安徽)人。太學生。靖康之際數上書言戰和事。紹興五年(一一三五)由貴州文學特差鼎州龍陽縣尉。事迹見此書自序及《建炎以來繫年要錄》等。是書所記自宋欽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十一月五日起,至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五月一日即位止,載北宋末汴京失守、徽欽二帝被金兵擄而北還之事,欲以激忠臣義士之心,正亂臣賊子之罪。《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謂“其中稱范瓊爲高義,而於瓊殺吳革一事亦無貶詞,頗乖公論”。彭元瑞《知聖道齋讀書跋》亦曾歷舉其立論偏頗及偶誤之處。然館臣及彭氏之所指摘,多關乎史家筆法,若書中所載史實,則多爲作者親歷目擊,自是第一手重要史料,故是書盛行當世,《建炎以來繫年要錄》《三朝北盟會編》等引用頗多。卷前有丁特起自序。《四庫全書總目》以書中直書“太學生丁特起上書者三,皆不似自述之語”,又其“自序粗鄙少文,敘事亦多俚語”,頗疑“當時好事者所爲,以特起上書有名,故以托之”。後世書目或因此而著錄爲“題丁特起撰”。余嘉錫《四庫提要辨證》卷五以爲是書初出,已見引於著述之家,且自陳振孫以來,皆署丁特起,未嘗疑其依托,四庫館臣之説,不足採信。此本前卷版心上方刻“靖康元年”,後卷版心刻“靖康二年”。寫刻精緻。卷首萬曆三十四年丙午王在公序云:“長洲張豫誠出其先人藏本付梓,梓成,余撮其大旨。”可知此爲張豫誠刻本。《直齋書錄解題》卷五著錄《孤臣泣血錄》三卷《拾遺》一卷。《四庫全書總目》卷五十二雜史類存目一所收爲明吳思所刊一卷本,云“首尾完具,年月聯貫,不似有所闕佚者,殆後人所合併耶”。又《浙江採集遺書總錄》有寫本《靖康紀聞》一册又《紀聞拾遺》一卷,題“宋太學生武陵丁特起撰”,“疑即《孤臣泣血錄》也”。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卷八亦著錄清錢塘吳氏四古堂抄本《靖康紀聞》一卷附《拾遺》一卷,云“《紀聞》所載與《泣血錄》全同,大約輾轉抄傳,或更名爲《靖康蒙塵錄》,名雖三而實則一也”。蓋傳刻、傳抄不一,内容無大異,而題名、卷帙屢有改易。《三朝北盟會編》卷九十七曾引及丁特起《孤臣泣血錄拾遺》云云,則恐今傳本較陳振孫著錄之本已有闕佚。《四庫全書》所收吳氏刊本今亦有多部存世,取校此本,可得異文若干,如第三葉“既嘗許之”,吳本“許”誤作“與”;“敬瑭”,吳本“瑭”誤作“塘”之類,皆可據此校正。此書又是《建炎以來繫年要錄》《三朝北盟會編》等書之原始資料,可以互相參正。鈐有“劉明陽王静宜夫婦讀書之印”“寶静簃王静宜所得祕笈記”“研理樓劉氏臧”三印。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3 10:30
尊前集二卷 明刻本。框高十七·八釐米,寬十一·七釐米。每半葉九行,行十八字, 白口,四周單邊。歐陽炯《〈花間集〉序》有“競富於樽前”之語,“樽前”即爲“尊前”。《尊前集》意爲宴席飲酒助興之詞篇。此集乃我國較早之唐五代詞選集,編錄帝王與李白等文人詞共二百餘首。前人考證《尊前集》編者大體可歸納爲四種説法,而以謂宋初人較爲可信。宋人王灼《碧雞漫志》及胡仔《苕溪魚隱叢話》等對該書均有稱述,可知北宋時已有此集。宋人提及此書時,多稱《唐尊前集》,因謂此書爲唐末人所編。然書中李煜詞皆題“李王”,考李煜於宋太平興國三年(九七八)卒後追封爲吳王,可知當爲北宋人所編。作爲早期詞集,《花間集》《尊前集》常爲人所樂道,堪稱“姊妹篇”。但與《花間集》僅選晚唐、五代人詞,且詞風單一不同,《尊前集》所選詞作多,且詞人盛、中、晚唐均有,風格多樣,較全面地反映了早期文人詞的風貌,是研究早期詞的珍貴資料。此集自南宋以後,極少流傳。直到明萬曆十年(一五八二),始有嘉興顧梧芳刻本(即此再造影印底本)。但該集較通行者乃明末毛氏汲古閣刻《詞苑英華》九種本,首有明萬曆十年所撰之引,云:“聯其所製,爲上下二卷,名曰《尊前集》,梓傳同好。”又云:“余愛《花間集》,欲播傳之,而余斯編第有類焉。”卷末有編者後序,稱此本依明刻本重刻,每半葉九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雙邊,書口雙魚尾。至於明顧梧芳刻本,則流傳不甚廣,國家圖書館藏有下卷,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末,上卷在國家圖書館被發現,核對舊藏下卷,確認是明萬曆顧梧芳刻本無誤,至此,這部珍本纔重現於世。顧梧芳刻本的合璧,爲廣大學者研究中國早期詞提供了難得的研究資料。參照該本,毛氏汲古閣刻本的訛誤得以糾正。此本收三十六家詞人詞作二百八十九首,無目錄,上卷開首題“明嘉禾顧梧芳編次,東吳史叔成釋”,然後依次是明皇一首、昭宗二首、莊宗四首、李王五首、李白十二首,至張泌一首結束,先君後臣,有條不紊。下卷開首爲毛文錫一首、歐陽炯三十一首、和凝七首,至徐昌圖三首止。上卷書後有王國維清光緒三十四年(一九○八)墨筆題跋,跋語云:“明顧梧芳刻《尊前集》二卷,自爲之引,毛子晉刻入《詞苑英華》,題爲梧芳所輯,朱竹垞跋称吳下得吳匏庵少鈔本,取顧本勘之,靡有不同,因定爲宋初人編輯。”説明前人曾誤以爲此書爲顧梧芳襲用舊名的新編。清代朱彝尊見到明前期吳寬手抄《尊前集》一卷,取顧本對校,詞人之先後、樂章之次第,均無不同,證實顧本衹是以舊本分爲二卷而已。王國維在詞的創作及研究方面均頗有造詣,跋語中對編者與所收詞作真僞均有考證。此外,王國維在跋語中曰:“光緒戊申仲夏借叔藴先生竹垞藏本跋而歸之。”交待與羅振玉之間的書籍往來。此本刊刻精工,標點存於字裏行間。引言與跋語墨迹稍重,兩卷字墨也稍有差異,下卷較上卷字稍清,墨更烏,上卷鈐有“醧舫”“松陵史蓉莊臧”“羅印振玉”“羅繼祖”“甘孺”“大雲燼餘”等印,此卷曾經朱彝尊手,後被羅振玉收藏,又經其孫羅繼祖保管,後入藏國家圖書館。下卷鈐有“至樂莫若讀書”“程思齋”“羅印振玉”“长乐郑振鐸西諦藏书”“長樂鄭氏臧書之印”,可知下卷原爲羅振玉藏書,後被鄭振鐸收藏,後隨鄭氏書捐贈國家,在國家圖書館,兩書終於再成完帙。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3 10:33
定盦詞五卷(清)龔自珍撰 清抄本 龔橙校並跋。每半葉十行,行二十字,無直格。龔自珍生平爵里、學行業績簡況,前錄清道光七年手稿本《定公破戒草》時已介紹。龔氏十九歲始倚聲填詞,二十一歲成《懷人館詞》三卷,段玉裁《經韻樓集》卷九《懷人館詞序》稱:“余索觀其所業詩文甚夥,間有治經史之作,風發雲逝,有不可一世之槩。尤喜爲長短句,其曰《懷人館詞》者三卷,其曰《紅禪詞》者又二卷,造意造言,幾如韓李之於文章,銀盌盛雪,明月藏鷺,中有異境……自珍以弱冠能之,則其才之絶異,與其性情之沈逸,居可知矣。” 此本内容包括《無著詞》《懷人館詞》《小奢摩詞》《景事詞》《庚子雅詞》五種,經龔自珍子龔橙手校,行間校字即出橙手,間有數葉如《小奢摩詞》《景事詞》通體爲橙所書,可視作龔橙校輯稿本。龔橙(一八一七—一八七八)初名公襄,字孝琪,又作孝珙,號昌匏,晚自號半倫。幼好學,兼識滿、蒙及唐古忒文字。著書好爲新奇可怪之論,爲世駭愕。裘毓麟《清代軼聞·龔半倫傳》説橙“中年益寥落,至以賣書爲活。舊所藏書畫古玩,斥賣略盡”。撰有《元志》五十卷、《雁足燈考》二卷、《詩圁》稿本、《理董許書》二十一册稿本等,又編《孝珙手抄詞》《龔定盦别集》《定盦詩集定本》。據龔橙書後跋語,是本爲龔詞定本,校於咸豐辛酉(十一年一八六一)冬,正文有墨色删削圈改痕迹,書眉附校語,頗具文獻價值。如《桂殿秋》(二首)若依吳煦刻本《定庵詞選·無著詞選》編次,似作於嘉慶壬申(十七年)之後。龔橙手校本此兩闋詞序云“庚午六月望”,樊克政、郭延禮等學者進而論證,此兩闋或作於嘉慶庚午(十五年)。與吳煦刻本相較,此本文字異同不少,如《菩薩鬘》中“輕寒”作“秋陰”,“秋思正沉吟”作“員鏡午粧遲”,“秋陰幾許深”作“鮫綃濯罷時”等,可資校勘者參稽。目前較爲通行之王佩諍校本、楊伯嶺箋説本皆以此本爲底本。此本鈐有“椿蔭書屋珍臧”“長樂鄭氏臧書之印”“长乐郑振鐸西諦藏书”等印。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3 10:35
秋水軒倡和詞二十六卷(清)曹爾堪撰 清康熙十年(一六七一)遥連堂刻十一年增補本。框高十八·五釐米,寛十三·六釐米。每半葉九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雙邊。曹爾堪(一六一七—一六七九)字子顧,號顧庵,浙江嘉善籍,華亭(今上海松江)人。順治九年(一六五二)進士。博學多聞,工詩,善書畫,不輕授人,故罕有流傳。曹氏爲柳洲詞派盟主,早年善作豔詞,多有宴飲狎妓之作。與宋琬、沈荃、施閏章、王士祿、王士禎、汪琬、程可則並稱“海内八家”或“清八大詩家”。有《南溪詞》二卷傳世。《清史列傳》卷七十有傳。“秋水軒倡和”是清初詞壇上的一件盛事。康熙十年,周在浚寓居其父周亮工友人孫承澤在京師的别墅秋水軒,一時名公賢士,無日不來,相與飲酒,嘯詠爲樂。六月二十日,曹爾堪“見壁間酬唱之詩,雲霞蒸蔚,偶賦《賀新涼》一闋,廁名其旁”(《秋水軒倡和詞紀略》),成爲“秋水軒倡和”活動的首倡者。嗣後龔鼎孳、紀映鍾、徐倬等詞人紛紛加入其中,倡和活動持續至本年歲暮周在浚離京。康熙十一年六月,周在浚返京師,秋水軒倡和又經歷了一段短暫的繁榮,是年六月二十三日,周亮工去世,秋水軒詞人紛紛作詞悼亡,是爲秋水軒倡和最後一次成規模的倡和活動。與同爲清初倡和活動的“江村倡和”“廣陵倡和”相比,秋水軒倡和活動的内容更爲豐富多彩。既有節日倡和、祝壽倡和,也有送别倡和、悼亡倡和、詠物倡和等題材。而經過秋水軒倡和與陽羨詞派的醖釀發展,清初詞風由花間派的婉約綺麗向蘇軾、辛棄疾式的豪放曠達轉變。康熙十年冬至,汪懋麟撰《秋水軒倡和詞序》,稱“詞非一題,成非一境,統冠之以‘秋水軒’者,大都登壇樹幟,鼓諸軍之氣,而卒以奏成功者,雪客之力爲多也”。王士祿《秋水軒倡和題詞》亦有“雪客因强余更賦,因再補作”云云,可知在秋水軒倡和活動的過程中,周在浚實爲中心人物,他既是活動的先導者之一,又是活動的參與者與推動者,更是《秋水軒倡和詞》的編刊者。周在浚(一六四〇?—一七〇〇)字雪客,號梨莊,河南祥符(今開封)人。以貢監生考充國子監官學教習,後任職山西幕府。周在浚幼承家學,在文學和史學上都有建樹。歷經十年注《南唐書》,著有《梨莊詞》《花之詞》。此本《秋水軒倡和詞》共收入曹爾堪、梁清標、龔鼎孳、紀映鍾、徐倬、王豸來、陳維岳、沈光裕、宋琬、王士祿、龔士稹、陳祚明、張勄、曹貞吉、吳之振、汪懋麟、杜首昌、周在浚、王槩、王蓍、宗元鼎、蔣文焕、馮肇杞、吳宗信、黄虞稷、張芳等二十六家詞人的一百七十六闋“剪”字韻《賀新涼》詞。因其中錄有悼亡周亮工的詞作,可知編成當不早於康熙十一年六月二十三日。該書按人編次,人各一卷。書口所題葉碼則接續,其中第一至七十六葉書口下端題“辛亥”,第七十七至八十四葉題“壬子”,可知此本爲康熙十年(辛亥)付刻,十一年(壬子)續刻而成。而内封鎸有“遥連堂藏板”字樣。遥連堂是周亮工早年寄居張民表家時的室名,後周氏刻書用此名,或有不忘本初之意。書中鈐“四藏樓藏書”“景賢”“曉岑”等印記。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3 10:44
廣川畫跋六卷(宋)董逌撰 明嘉靖韓宸刻本 黄廷鑑校。框高二十一·二釐米,寬十四釐米。每半葉九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四周雙邊。董逌生平爵里、學行業績簡況,前錄明吳氏叢書堂抄本《廣川書跋》時已介紹。是書共錄畫作題跋一百三十四篇。畫作主題多爲歷史故事及人物風俗,宮廷藏品及私人所藏皆錄。以考據和鑒賞爲主,亦評畫理和畫法,兼述畫作所反映時代之風尚、章程、儀式,但不究畫作技法之優劣,衹據詩文、題跋、人物及故事來源明解釋疑、訂誤辨訛。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説》卷二十八曰:“蓋不甚評畫之高下,但論古今之章程儀式,可謂極備。若天子欲議禮制度考文,則此書恐不可缺。”近人余紹宋《書畫書錄解題》亦評曰:“題故事圖畫,應以此種爲正宗,然非學有本源者不辨,故後來無能效之者。” 《直齋書錄解題》《汲古閣珍藏秘本書目》《佩文齋書畫譜》《四庫全書總目》《皕宋樓藏書志》等皆有著錄。是書卷前有明嘉靖二十一年(一五四二)劉大謨序,曰:“聞(逌)有書跋六卷,想在昔以善書名者靡不經其品題,而篆、隸、正、草、行書、八分之微旨奧義發明殆無餘藴矣。若得原本與此共爲一編,更與升菴近刻《宣和書畫譜》並傳於世,則凡遊藝於翰墨丹青者,寧不得以契其六法而達其三昧矣乎。”意謂若得《廣川書跋》原本,與此《畫跋》共爲一編,同時付梓,可令遊藝於書畫者契六法,達三昧。表明寫此序時,是書已付梓。劉大謨(一四七六—一五四三)字遠夫,儀封(今屬河南)人,方志學家。上世紀五十年代國家圖書館著名版本目錄學家趙萬里先生曾在本書編目草片附注:“楊慎跋,框外左下角原有‘什邡縣知縣韓宸刻’一行,此本脱。”是書卷末確有楊慎跋,韓宸曾爲楊慎門生,大理(今屬雲南)人,明嘉靖任什邡令。故是書著錄爲明嘉靖韓宸刻本可信。是書鈐“鐵琴銅劍樓”印。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3 10:45
[洪武]平陽志□□卷(明)張昌纂修 明洪武十五年(一三八二)刻本。框高三十·九釐米,寬十九·六釐米。每半葉十行,行二十字,黑口,四周雙邊。存九卷:卷一至九。是書未著撰者,《山西文獻總目提要》此條寫作“張昌修纂”,未詳何據。張昌(生卒年不詳),臨汾(今屬山西)人。元代進士,不就顯職,乞爲晉山書院山長。入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聘至禮部,講究禮儀,上深嘉之,除國子監助教,授皇太子經。尋致仕。甲子(洪武十七年  一三八四)、丁卯(洪武二十年  一三八七)、庚午(洪武二十三年  一三九〇)三科連考本布政司鄉試。修平陽郡志。嘗撰《平陽府臨汾縣創建縣學記》《新修華池神行祠記》《勤政堂記》《武聖門記》《新修中鎮廟碑》等。並爲清音亭賦詩:“清音亭上春無限,且放滄浪入管弦”(清高塘修[乾隆]《臨汾縣志》卷二)。有《存齋稿》。張昌在元代所撰碑刻,現存兩通,一通在堯廟,近年出土;一通在陶寺關帝廟,題爲《襄陵縣陶寺里新修關公行祠碑》。是本卷前《序》末題“洪武壬戌春三月甲子金華朱林可謹識”。壬戌,即洪武十五年,知此志蓋爲是年修成付梓。明清以來公私藏書目錄概未著錄,可知傳世甚稀。全志無目錄。前四卷爲平陽府總説,包括沿革、州縣、山川、風俗、鄉里、公廨、壇墠、坊巷、土産、渠堰、關隘、古迹、陵墓、臺榭、寺觀、仕宦、仙道、人物、驛傳十九門。以後每卷記一縣或數縣,縣首有圖。卷五至卷九記述臨汾、洪洞、趙城、襄陵、太平、浮山、岳陽、曲沃、翼城、汾西、蒲縣十二州縣,其餘州縣闕失。州縣所記門類與府基本相同,衹是“州縣”目改爲“鄉”目,多“里路”目,缺“驛傳”目。志中不見歷任職官,不見賦税户口,不見藝文。明代平陽府轄六州二十九縣,該志除平陽府外,共記有十二個州縣的有關資料。[洪武]《平陽志》的價值在於保存了一些明代以前和明初的資料,且許多記載經過作者實地核實,足可珍貴。一九八○年前後,中國國家圖書館在整理書庫時發現該殘本三册,未見國内外圖書館著錄,爲存世孤本,亦是山西省目前最早的地方志原刻本,彌足珍貴。是書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8-12-23 10:46
柳洲詞選六卷(清)錢煐 戈元穎 錢士賁 陳謀道輯 清初刻本。框高十九釐米,寬十四·二釐米。每半葉九行,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單邊或雙邊。柳洲,指今浙江嘉善及上海金山、松江部分地區。柳洲之名源自明清之際浙江嘉善縣治魏塘鎮之名勝柳洲亭。嘉善左連嘉興,右接華亭,明代即爲文人淵藪,明末清初重要詞派之柳洲詞派即産生於此。柳洲詞派興起於明代萬曆年間,至崇禎時大盛。沈雄《柳塘詞話》稱其時“柳洲諸公寄情於《虞美人》者,不下百家”。以曹爾堪、魏學渠、錢繼振、吳亮中等結社唱和的“柳洲八子”最爲著名。柳洲詞派以江南望族文化爲主,影響和承續作爲典型傳承方式,曹、魏、錢三大家族爲該詞派的主體,幾代綿延,兄弟子侄多爲詞人。《柳洲詞選》爲柳洲詞派作品選編,編選者錢煐字蔚宗,戈元穎字長鳴,錢士賁字巖燭,陳謀道字心微,俱柳洲詞人。此書凡六卷,卷一至二小令,卷三至四中調,卷五至六長調。卷首目錄自卷二始,卷一目錄佚。序、引、凡例等皆無可考。目錄之後,附所選詞人姓氏錄,首爲“先正遺稿姓氏”,列元明詞人四十一家,名下有小傳,皆《柳洲詞選》編集時已過世者。次爲“名公近社姓氏”,列清初詞人一百一十七家,名下僅注字號,無小傳。凡收嘉善詞人一百五十八家,詞作五百五十二首,柳洲詞派主要人物囊括殆盡。其詞作有專集專卷者凡三四十家可考,然傳世極少,此書爲研究柳洲詞派詞人詞作之主要依據,亦爲研究明清之際江南家族文化之重要資料。《柳洲詞選》所收詞作時間跨度大,其中元代吳鎮,明代前期孫詢、姚綬、陸垹等並非明末清初柳洲詞派人物,《詞選》亦溯源而列入。《詞選》所收詞人以萬曆中後期較爲集中,該期著名詞人有支大倫、袁黄、沈師昌、支如玉、錢士升、魏大中等。年代最晚者應爲李炯,此人後爲康熙二十六年(一六八七)拔貢。總計該詞派活動約百年。此爲清初刻本。順治十七年(一六六○)所刊《倚聲初集》已大量選錄《柳洲詞選》,因知《柳洲詞選》應先於《倚聲初集》成書。國家圖書館另藏有陳增新、李煒、曹鑒平、魏允枚等合輯《柳洲詩集》十卷,刻於順治十六年,《柳洲詞選》刊刻時間應與之相近。此書原屬倫明藏書,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爲傳世孤本,彌足珍貴。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9-1-1 10:24
四大奇書第一種六十卷一百二十回(明)羅本撰(清)毛宗崗 杭永年評定 清康熙刻本。框高十八·九釐米,寬十一·三釐米。每半葉八行,行二十四字,白口,四周單邊。羅本生平爵里、學行業績簡況,前錄明嘉靖元年刻本《三國志通俗演義》時已介紹。毛宗崗字序始,號孑庵,江蘇長洲(今蘇州)人,毛綸(號聲山)之子。著有《孑庵雜錄》。其生年或生活時代,歷來説法不一,大體以明末清初説爲主。陳翔華《毛宗崗的生平與〈三國志演義〉 毛評本的金聖歎序問題》考證其人生於明崇禎五年(一六三二),卒年當在清康熙四十八年(一七○九)春後或次年以後。與其父毛綸皆曾坐館課徒。平生交往先後有長洲浮雲客子、蔣燦、蔣銘、蔣之逵、蔣深、金聖歎、尤侗、褚人獲、金豫晉諸人。杭永年,生平事迹待考。毛綸《第七才子書琵琶記總論》有云: “昔羅貫中先生作通俗《三國志》一百二十卷,其紀事之妙,不讓史遷,却被村學究改壞,予甚惜之。前歲得讀其原本,因爲校正,復不揣愚陋,爲之條分節解。而每卷之前,又各綴以總評數段,且許兒輩亦得參附末論,以贊其成。書既成,有白門快友見而稱善,將取以付梓,不意忽遭背師之徒欲竊冒此書爲己有,遂致刻事中擱,殊爲可恨。今特先以《琵琶》呈教,其《三國》一書,容當嗣出。”黄霖《有關毛本〈三國演義〉的若干問題》揣測毛綸所謂“背師之徒”,所指即是杭永年,他對毛綸父子稿本作了無足輕重之個别修改,然後以“定”本身份出現在署名地方,雙方最終以“茂苑毛宗崗序始氏評,吳門杭永年資能氏定”的妥協方式署名出版。是書内封邊欄外刻“聲山别集”,欄内右刻“古本三國志”,左刻“四大奇書第一種”大字二行,“種”字下有“天香書屋”。首李漁序,次凡例,次總目,次繡像,次讀法,次卷次。《三國演義》爲羅貫中力作,它以三國時期歷史爲主綫,演義從漢靈帝建寧二年(一六九 )到晉武帝太康元年(二八○)晉滅吳統一全國爲止一百餘年史事,小説“文不甚深,言不甚俗”,通過藝術構思,以宏大場景描寫魏、蜀、吳三國約半個世紀的紛争與興衰過程,塑造了曹操、劉備、周瑜、諸葛亮、張飛、關羽等衆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情節曲折生動,引人入勝,在藝術上取得很高成就,成爲歷史演義小説的典範,對後世文學創作影響殊深。清康熙間,毛綸、毛宗崗父子進一步修訂羅氏所作《三國演義》,在思想内容、情節、回目、文字等方面都作了加工潤飾,並附評語,成爲近代最通行版本。毛氏評人物重點,一是以綱常爲度品評是非優劣,二是重作品表現人物技巧,而較少論述人物個性。因而在評改時將李贄評本中那些表現性格複雜或矛盾的文字予以删除,同時將人物品質的某些特徵誇張化、絶對化、臉譜化,其“三絶論”就是這種做法的理論概括。他寫曹操突出誇張其奸而少雄,寫劉備則仁中無暴,寫孔明則智而無奸,寫關羽則義而不詐,如此等等。儘管這些類型化人物也能給人以單純和諧之美,但杜松柏認爲,相對於李贄評本而言,是種後退(《〈李笠翁批閲三國志〉李漁評點的價值淺探——從與毛批的差異談起》)。“四大奇書”最早刻本是明嘉靖壬午(元年一五二二)本《三國志通俗演義》,此後新刊本大量湧現,至明末不下二十種,它們大多以嘉靖本爲底本,衹做些插圖、音釋、文字增删及卷數、回目的整理工作。至毛評本出,版本亦是異彩紛呈。日本學者上田望將毛本《三國演義》各種版本分爲六種類型:四大奇書第一種六十卷;官板大字繡像批評三國志二十四卷;四大奇書第一種十九卷首一卷;漢宋奇書(水滸、三國合刻);四大奇書第一種五十一卷;其他(《毛綸、毛宗崗批評《四大奇書三國志演義》版本目錄(稿)》)。是本即爲第一種類型。此康熙年間醉畊堂大字刊本共一百二十回,海内孤本,也是現存最早的毛評《三國志演義》刻本。與後來常見毛本不同在於書名不作“第一才子書”而作“四大奇書第一種”;題名無“聖歎外書”字樣,而作“聲山别集”;卷首之序作者不題“金聖歎”而署“康熙歲次己未十有二月李漁笠翁氏題於吳山之層園”,李漁序又僅見於此本内。鈐“武陵郣海”“龍遊脉元里”“光國私印”“□穀堂印”“有臨”“愛古”“譚觀成”“盍齋珍藏書畫之印”“鳳池”“楊啓遵堂藏”“海朝”等印,知經譚墒、楊慶簪諸人寶藏。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9-1-1 10:24
聊齋志異不分卷(清)蒲松齡撰 稿本。存二百三十一篇。蒲松齡生平爵里、學行業績簡況,前錄清曲阜孔氏抄本《聊齋文集》時已介紹。《聊齋志異》是一部膾炙人口的文言短篇小説集,在我國文學史上占有獨特的地位。《聊齋志異》故事内容多採自民間傳説和野史軼聞,寫作上運用了志怪和傳奇文言小説的技法,同時借鑒傳統白話小説的長處,形成了獨特的文言敘事風格。《聊齋志異》問世三百年來深受各時代、社會各階層人士喜愛,被推爲説部名著。《聊齋志異》始作於清康熙初期,歷時四十餘年始成。蒲氏身後,家人將此手稿藏於淄川城蒲氏家祠。咸豐年間,蒲氏七世孫蒲價人携《聊齋志異》手稿遠走東北,定居盛京(今瀋陽)。光緒二十年(一八九四),價人子蒲英灝入盛京將軍依克唐阿幕府供職,時依氏商請借閲手稿,英灝先以半部借出,待還回後再以另半部相兑,岂料依氏因事病逝京師,半部手稿由此佚失。現存《聊齋志異》半部手稿共收小説二百三十一篇。其中除庫官、 酆都御史、龍無目 、雙燈、捉鬼射狐等三十一篇爲他人代抄外,其餘二百篇爲蒲松齡手迹。書中眉欄上及各篇正文後間有蒲氏手錄王士禎評語及佚名校語,光緒初年,由於裝裱裁切不慎,曾致部分眉批校語受損。蒲氏生前家境清貧,無力刊行此稿,《聊齋志異》僅以傳抄方式於世間流傳。在其故去五十餘年後,清乾隆三十一年(一七六六)始有趙起杲青柯亭本問世,此爲《聊齋志異》最早一次刻印,然其所據底本非蒲氏稿本,在内容上已與蒲氏稿本有了很大差異。如《稿本》中犬姦、牛同人、吳門畫工等二十五篇爲青柯亭本所無。在《聊齋志異》問世三百餘年中,流傳的各種版本所據底本多非蒲氏稿本,傳刻抄寫中或有文字訛誤,或有故事遺漏,或有内容篡改,或有篇目僞托。因此,半部手稿對於補正、校訂世間傳本之訛誤皆有重要價值。一九五〇年,蒲英灝之子蒲文珊將《聊齋志異》所餘半部手稿捐獻給國家。此半部手稿用竹紙抄寫,係原手稿全部八册的一、三、四、七册。一九五一年裝裱時,改爲金鑲玉形制,並由四册析爲八册。是書《聊齋自誌》末鈐有“松齡”印記。現藏遼寧省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9-1-1 10:25
明季野史三十四種三十六卷清抄本。每半葉九行,行二十一字,無欄格。全祖望《鮚埼亭集外篇》卷四十四《與盧玉溪請借抄續表忠記書》曰:“明代野史,不下千家。”其中尤以明季野史爲最,故明高儒《百川書志》始立“野史”一門。此本乃彙抄諸種明季野史而成,彙編抄寫者未詳。共收書三十四種,計三十六卷。所收諸史作者皆爲明末清初人士,依次著錄爲:丁大任《癸巳小春入長沙記》一卷,孫慎行《恩恤諸公志略》一卷,華復蠡《兩廣紀略》一卷,孫慎行《孫愷陽先生殉城論》一卷,蔡鼎《孫愷陽先生前後督師略跋》一卷,范樹鍭《繡江集》一卷,姜燕及《輶軒記事》一卷,顧偉南《丙申日記》一卷,丁大任《永曆紀事》一卷,《江陵紀事》一卷,《東林事略》一卷,《東林紀事本末論》一卷,《督師袁崇焕計斬毛文龍始末》一卷,錢邦芑《崇禎甲申燕都紀變實錄》一卷,《甲申三月忠逆諸臣紀事》一卷,華廷獻《閩游月記》一卷,徐世溥《江變紀略》一卷,《殘明紀事》一卷,瞿共美《粵游見聞》一卷,《行在陽秋》二卷,自非逸史《也是錄》一卷,容溪樵隱《求野錄》一卷,《賜姓始末》一卷,夏允彝《幸存錄》二卷,夏復《續幸存錄》一卷,《四王傳》一卷,《左疏》《左檄》各一卷,《東明聞見錄》一卷,《嘉定屠城紀略》一卷,王秀楚《揚州十日記》一卷,應喜臣《青燐屑》一卷,康範生《仿指南錄》一卷,汪光復《續明季遺聞》一卷。此本各史體例不一,所記多涉明季清初史事,雖爲雜記異錄,甚至亦有不經之語或無稽之説,然其記敘生動,藉之可質正史疑謬、補緝闕遺,不失爲明清史研究的珍貴參考文獻。此抄本工整有序,書法端正,間有朱墨筆校改,且不避清諱。其版心上錄書名,下記葉數。每册前附寫目錄,其字體與正文不同,又與實收書目有異,如第一册許悳士《殉忠錄》,第二册宋轅文《東村紀事》、張遴白《難遊錄》、憨融上人《宮廷睹記》,第三册方以智《兩粵新書》,第四册宋直方《瑣聞錄》《瑣聞别錄》等,皆有目無文。明季野史在清代屢遭禁燬,多賴抄本流傳。此本保存完好,收錄品種較多,與現存諸本文字又頗有出入,具有重要的文献價值。此本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9-1-1 10:26
東觀漢記二十四卷(漢)劉珍等撰 清抄本(武英殿聚珍版叢書底本)。框高二十·八釐米,寬十四·六釐米。每半葉九行,行二十一字,紅格,白口,四周單邊。《東觀漢記》爲東漢史臣相繼撰修而成的本朝史書。明帝命班固修《漢書》之後,繼令班固、陳宗、尹敏、孟異等合撰《世祖本紀》,又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孫述事迹,作列傳、載記二十八篇奏上,是爲此書之初創。安帝時,劉珍、李尤、劉騊駼、劉毅等奉命續撰紀、表,及名臣、節士、儒林、外戚等傳,起自光武帝建武,終於安帝永初。此後伏無忌、黄景等又承命撰諸王、王子、功臣等傳,恩澤侯表,南單于、西羌傳,地理志。桓帝時,邊韶、崔寔、朱穆、曹壽撰孝穆、孝崇二皇傳和順烈皇后傳,增補外戚、儒林二傳,崔寔又與延篤作百官表和順帝功臣孫程、郭鎮、鄭衆、蔡倫等傳。靈帝時,馬日磾、蔡邕、楊彪、盧植等又補作紀、傳四十多篇,撰補十志。經東漢史官四次增補,從光武帝至靈帝的東漢史事可稱完備。班固著述在宮内藏書處蘭臺,所奏二十八篇尚未彙爲一書。東漢章帝、和帝以後圖籍移置東觀,從劉珍至蔡邕皆著作於東觀,此書因之得名。但最初並無定名。《風俗通義》《三國志》《後漢書》等,稱此書爲《漢記》;《文心雕龍》《世説新語》《水經注》或稱《東觀》《東觀記》,或稱《東觀漢記》。直至《隋書·經籍志》,仍有名稱混用的現象,著錄爲《東觀漢記》,小序則省稱“其後劉珍、劉毅、劉陶、伏無忌等相次著述東觀,謂之《漢記》”。此後書名既確定,歷代目錄皆作《東觀漢記》。《隋書·經籍志》著錄此書爲劉珍等撰,未及始作此書的班固等人,後世書目沿襲未改。劉珍(?—一二六?)一名寶,字秋孫,一作秘孫,南陽郡蔡陽(今湖北棗陽西南)人。少好學,任謁者僕射,遷侍中,轉衛尉。曾奉詔與劉騊駼、馬融校定東觀《五經》、諸子傳記、百家藝術,又撰《釋名》三十篇辨萬物之稱號。另著誄、頌、連珠凡七篇。晉時此書與《史記》《漢書》號爲三史,六朝及初唐人多徵引以注書類事,較此書晚出的東漢諸史也多從中取材。但至唐章懷太子李賢集諸儒注范曄《後漢書》,此書漸湮没無聞。《隋書·經籍志》著錄“《東觀漢記》一百四十三卷”。至新、舊《唐書》則爲一百二十七卷。《文獻通考》稱此書在北宋時尚有四十三卷。而南宋《中興館閣書目》僅著錄八卷九篇、《直齋書錄解題》記十卷九篇。《宋史》爲八卷。此書在元明亡佚。直至清康熙,姚之骃據《續漢書十志補注》《後漢書注》《北堂書鈔》《藝文類聚》《初學記》五書所載遺文,輯爲《東觀漢記》八卷,但未按原書體例編排,且掛漏殊多。乾隆時,四庫館臣以姚本爲基礎,又參以《永樂大典》、類書、古注,重加釐正,輯爲《東觀漢記》二十四卷。分《帝紀》三卷、《年表》一卷、《志》一卷、《列傳》十七卷、《載記》一卷,篇第不可考者,别爲《佚文》一卷,又附錄此書與范書異同。《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詳述此書散失及輯佚之經過,並評價云:“雖殘珪斷璧,零落不完……惟賴兹殘笈,讀史者尚有所稽。其有資考證,良非淺鮮,尤不可不亟爲表章矣。” 此本爲武英殿聚珍版之底本。首爲目錄,首行下題“武英殿聚珍版”。次爲《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末署“乾隆四十二年十月恭校上”,題纂修官陸錫熊、紀昀、楊昌霖銜名。第二十四卷除佚文外,又“附東觀漢記范書異同”。書中“丘”“玄”“弘”缺筆,乃避孔子、康熙、乾隆名諱。全書用紅格紙抄寫,在案語部分有較多圈改增删,多爲對史事的考訂、輯佚出處的删除以及行文體例的統一。大部分紙葉的邊欄外有書寫較爲隨意的日期和姓名,應爲抄手所記的抄寫時間及抄手姓名,時間從三月廿四至三月廿八日,抄手則有謝熊、羅風岡、劉、秦、魁等約三十人。全書有十一卷在每葉的邊欄外題“校錄黄繩祖”或“黄繩祖”,卷三至五的卷首或卷末題寫“錢濟世”,此二人當負校訂之責。四庫館臣增輯的《東觀漢記》除由武英殿聚珍版擺印之外,又收入《四庫全書》及乾隆時刻印的《桐華館史翼》五種。《四庫全書》本在提要末署“乾隆四十九年十月恭校上”,晚於本書提要所署的“乾隆四十二年”;而校勘官則題爲李潢、裴謙、程嘉謨三人。《桐華館史翼》本在目錄首行題“武英殿聚珍版原本”,乃是據武英殿本翻刻。四庫本、桐華館本二者文字與最終的武英殿本基本相同,但與此本稍有出入。則此底本仍非最終定稿,書中的抄校者姓名、圈改,及與武英殿印本的文字異同,可反映四庫館臣對此書編纂及反復修訂的過程。此本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9-1-1 10:27
女中七才子蘭咳集五卷(明)周之標輯 明末刻本。框高十九·三釐米,寛十一·七釐米。每半葉八行,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單邊。周之標(生卒年不詳)字君建,長洲(今江蘇蘇州)人。輯評《女中七才子蘭咳集》《女中七才子蘭咳二集》等書。此本即《女中七才子蘭咳集》五卷,無序跋,且殘損較甚,據尚存之卷端與書口處題名可知,書中收入馮小青《焚餘草》,王修微《未焚稿選》《遠遊篇選》《閒草選》《期山草選》,尹紉榮《斷香集選》,杜瓊枝《題壁詩》(闕),會稽女子《題壁詩》,徐安生(闕),佘五孃等七人詩詞作品(卷四末附載劉玄芝《宮詞三十七首》,殘存“其十七”至“其三十七”,共二十一首),及支如璔《小青傳》、陳翼飛《小青傳》、陳繼儒《微道人生壙記》、許經《修道人生誌銘》、無名氏《徐安生傳》、呂尚絅《佘五孃小傳》等傳記資料,與申繹芳《偶見女子杜瓊枝題壁詩屬和二首》、徐文衡《和杜瓊枝壁間詩》、馮謙吉《和杜瓊枝原韻》、周之標《劉玄芝宮詞三十七首小序》、范景文《和會稽女子詩》、申繼揆《和會稽女子詩》、申紹芳《和會稽女子詩首韻》、吳楨《和會稽女子題壁詩》、汪大年《和會稽女郎詩》、周之標《和會稽女子詩並爲解嘲》、黄雙蕙《和會稽女子驛亭三絶》、呂尚絅《題佘五孃詩後》、吳思穆《題佘五孃詩和韻》、鄭元勳《和韻》、周之標《和韻》等和作及支琳《吊小青文》、汪大年《會稽女郎詩序》。從這些尚存的内容或可窺見周氏存詩存人、注重交遊的編纂原則。書中所選作品多加圈點與評語,又有朱墨筆手批,署“仙洲評”或“洲評”,不知何許人也。書中所收錄之支如璔《小青傳》中有“萬曆壬子歲”的紀年,汪大年《會稽女郎詩序》末署“己未人日漫記”,則此書至早編成於萬曆四十七年(一六一九),而刊刻亦當在此後。除此書外,周之標還刻有《吳歈萃雅》《周君建鑒定古牌譜》等書。其中《吳歈萃雅》書前小引署“丙辰臘月”,書中“校點”之“校”字未避明熹宗朱由校名諱,則丙辰或即爲萬曆四十四年;書前周氏題辭爲“古吳章鏞刻”,章氏爲萬曆間吳郡刻工。則周氏之刻書活動在明末無疑。另據《周君建鑒定古牌譜》書前周之標序,《古牌譜》附刊於《女中七才子蘭咳集》之後。今核驗兩書行款、開本一致,允爲同時之刻。此本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9-1-1 10:29
鶡冠子三卷(宋)陸佃注 明弘治碧雲館活字印本(四庫底本)清高宗弘曆題詩。框高二十·八釐米,寬十四·七釐米。每半葉十行,行二十字,白口,四周單邊。《漢書·藝文志》著錄《鶡冠子》一篇,曰:“楚人,居深山,以鹖爲冠。師古曰:‘以鹖鳥羽爲冠。’”是書主張黄老刑名之道,以語錄體方式記錄天地陰陽之道、治國兵法之道乃至選人用人之道。《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曰:“其説雖雜刑名,而大旨本原於道德,其文亦博辨宏肆。自六朝至唐,劉勰最號知文,而韓愈最號知道,二子稱之,宗元乃以爲鄙淺,過矣。” 陸佃生平爵里、學行業績簡況,前錄明建文二年林瑜、陳大本刻本《埤雅》時已介紹。《鶡冠子》一篇,《漢書·藝文志》以降,《隋書·經籍志》《舊唐書·經籍志》《新唐書·藝文志》《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通志》《宋史·藝文志》等皆有著錄。是書書衣鈐有“乾隆三十八年(一七七三)四月兩淮鹽政李質穎送到馬裕家藏鶡冠子壹部計書壹本”印,知此本爲當時兩淮鹽政採進本。馬裕,字元益,又字竹泉,原籍安徽祁門,先世業鹽於揚州。其藏書多來自馬曰琯“叢書樓”和馬曰璐“小玲瓏山館”。卷前乾隆御筆題詩曰:“鐵器原歸厚德將,雜刑匪獨老和黄。朱評陸注同因顯,柳謗韓譽兩不妨。完帙幸存書著楚,失篇却勝代稱唐。帝常師處王友處,戒合書紳識弗忘。”足見此本在當時很受重視。是書版印清朗,版口下鎸有“碧雲館”“弘治年”和“活字本”,知碧雲館曾於明弘治年間(一四八八—一五○五),以活字排印是書。傳碧雲館刻書僅此一本傳世,然碧雲館主人,難以考證。趙萬里等編製的《中國版刻圖錄》著錄是書爲“明弘治碧雲館活字印本”,將其混排在銅活字印本中,無法斷定其爲何種材質的活字,而後世更多認爲屬木活字排印本。此本鈐印纍纍,有“乾隆御覽之寶”、袁克文“袁氏仲子”及“克文私印”、恽毓鼎“毓鼎”及“澂齋收藏書畫”、莊藴寬“藴寬讀過”和“恩緘手書”及周叔弢“周暹”等印。袁克文(一八八九—一九三一)字豹岑,别署寒雲,袁世凱次子,項城人(今屬河南)。長於詩文,擅書法。恽毓鼎(一八六二—一九一七)字薇孫,一字澄齋,祖籍江蘇常州。清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進士,歷任翰林院侍講,國史館協修、纂修、總纂、提調,文淵閣校理。莊藴寬(一八六六—一九三二)字恩緘,號抱閎,晚年稱無礙居士,常州人(今屬江蘇)。擅書法,曾爲故宮博物院圖書館館長。是書曾爲揚州鹽商馬氏兄弟小玲瓏山館舊藏,清光緒時藏於恽毓鼎處,幾經輾轉歸藏於周叔弢先生,新中國成立後,周氏捐贈國家。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9-1-1 10:30
長安志二十卷(宋)宋敏求纂修 圖三卷(元)李好文撰 明成化四年(一四六八)郃陽書堂刻本 黄丕烈跋。框高二十五·五釐米,寬十八·六釐米。每半葉十二行,行二十二字,小字雙行同,黑口,四周單邊。宋敏求(一○一九—一○七九)字次道,趙州平棘(今河北趙縣)人。宋仁宗寶元二年(一○三九)召試學士院,賜進士,爲館閣校勘官,加集賢校理,任編修官,預修《新唐書》。治平中知制誥,判太常寺、加龍圖閣直學士,修兩朝正史,卒禮部侍郎。家中藏書甚富,達三萬餘卷,惜元符中失火,蕩爲煙塵。宋氏諳於朝廷典故,編著有《唐大詔令集》一百三十卷。筆記《春明退朝錄》,多記掌故時事。又私撰唐武宗以下六世實錄一百四十八卷。其都邑地志方面撰述除是書外,尚有《河南志》二十卷、《東京記》三卷,均已亡佚。李好文(生卒年不詳)字惟中,自號河濱漁者,元大名之東明(今屬山東)人。登至治元年(一三二一)進士第,授大名路浚州判官。歷官至光祿大夫、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以翰林學士承旨一品祿終其身。李氏一生著述豐富,除《歷代帝王寶鑒》《大元太常集禮稿》等外,還參與編修《金史》和《宋史》。時人虞集爲作墓誌銘,對其人其事記述頗詳,文見《道園類稿》卷四十四。據《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所云,《長安志》一書皆考訂長安古迹,以唐人韋述《西京新記》疏略不備,因更博採實錄、傳記、家譜、古志、古圖、碑刻、筆記等參校成書,共二十卷,凡城郭、官府、山川、道里、津梁、郵驛,以至風俗、物産、宮室、寺院,纖悉畢具。其坊市曲折及唐盛時士大夫第宅所在,皆一一能舉其處,粲然如指諸掌。書首另附圖三卷,内容包括城市圖、官坊圖、古迹圖和農田水利圖等多幅。其初稿成於元至正二年(一三四二),至正四年,李好文再度出任陝西行臺治書侍御史時對原稿又做了補充。《元史》所錄李好文著作中,遺漏了是圖,所以《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批評説“《元史》疎漏,此亦一端矣”。黄虞稷《千頃堂書目》曾將書名誤作《長安圖記》。清人將圖併入《長安志》,並更名爲《長安志圖》。《四庫全書總目》是書提要評述此書對研究長安歷史地理價值頗高,司馬光嘗以爲考之韋述《西京新記》,其詳不啻十倍。且韋氏之書久巳亡佚,而此志精博宏贍,舊都遺事藉以獲傳,實非他志所能及。然是書亦有不足之處,程大昌《雍錄》稱其引類相從,最爲明晰,然細細校之,亦不免時有駁複,如曲臺既入未央,而又入之三雍,是分一爲二矣。長門宮在都城之外長門亭畔,而列諸長信宮内,則失其位置矣。況宮殿園囿又多空存其名不著事迹,則亦無可尋繹矣。是書對後世影響深遠,元明清之際多有人仿其體例、借其資料撰述古長安城之作。除前説李好文著《長安志圖》三卷外,元人駱天驤採用該書體例與資料,削繁分類,編纂《類編長安志》十卷,增補了金、元時期重要史料。清人徐松撰《唐兩京城坊考》,其中長安部分完全承襲該書體例與内容,又稍加增補。顧炎武《歷代帝王宅京記》亦仿其體例,徵引賅洽,考據亦頗精審。是書宋代刻本久已失傳,存世有明成化刻本、嘉靖刻本、清《四庫全書》本及流傳較廣的清畢沅校刻本。此明成化四年郃陽書堂刻本乃現存最早之本。據書後所附黄丕烈嘉慶十四年(一八○九)所作題跋,此本乃郡中某故家舊藏,黄氏以重值購獲,並命工重裝,且據嘉靖本補其失葉。今審書中數處鈐有“錢氏書印”印記,或即出於錢謙益、錢曾舊藏亦未可知。蓋錢謙益家常熟,黄丕烈家吳縣,同屬蘇州府,且錢謙益《絳雲樓書目》、錢曾《述古堂書目》均著錄有《長安志》一書,或即此帙。此本書法拙樸可愛,鈐印纍纍,有“錢氏書印”“曾臧汪閬源家”“楊紹和審定”“宋存書室”“楊氏海原閣鑑臧印”“周暹”等章,迭經錢謙益、錢曾、黄丕烈、汪士鐘、楊氏海源閣、周叔弢等諸名家寶藏。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作者: 往斋    时间: 2019-1-1 10:30
樂律全書十五種四十八卷(明)朱載堉撰 明萬曆鄭藩刻本。框高二十五·五釐米,寬二十釐米。每半葉十二行,行二十五字,黑口,四周雙邊。朱載堉(一五三六—一六一一)字伯勤,號句曲山人,諡端清,故稱“端清世子”,明仁宗朱高熾第六代孫,鄭藩恭王朱厚烷之子。恭王於嘉靖二十七年(一五四八)上書得罪,後被削爵,隆慶元年(一五六七)復爵。萬曆十九年(一五九一)載堉襲王爵,然其“肆力於玉册鴻寶”,不樂名利,故引疾辭,不允,後又六次上疏辭爵,萬曆三十三年神宗詔允之,其讓國之舉被譽爲“昭代天潢一勝事,千秋萬代一美談。可以丹青治化,照耀簡編者也”(《明神宗實錄》卷四百十五)。朱載堉一生勤於著述,《明史》稱其“博古通今”,所著曆、律、算之書“考辨詳確”,著有《韻學新説》《先天圖正誤》《律呂正論》《瑟銘解疏》《毛詩韻府》《禮記類編》《金剛心經註》《醒世詞》等。因其首次以求解等比數列之方法完成十二平均律之計算,與現代鍵盤樂器和音樂藝術數理相一致,又曾精確地測定過北京的地磁偏角、計算回歸年長度值、最早用算盤作開方運算並解决不同進位制的换算問題,故今人多以科學、藝術名家稱之。事迹詳王鐸《鄭端清世子賜葬神道碑》及《明史》卷一百十九《諸王列傳》。《樂律全書》十五種,凡《律學新説》四卷、《樂學新説》不分卷、《樂經古文》不分卷、《算學新説》不分卷、《聖壽萬年曆》二卷、《萬年曆備考》三卷(附錄謝廷訓等四疏)、《律曆融通》四卷(附《音義》一卷)、《律呂精義》内外篇各十卷、《六代小舞譜》不分卷、《小舞鄉樂譜》不分卷、《二佾綴兆圖》不分卷、《靈星小舞譜》不分卷、《操縵古樂譜》不分卷、《旋宮合樂譜》不分卷、《鄉飲詩樂譜》六卷。是書各卷均題“鄭世子臣載堉謹撰”。據《聖壽萬年曆卷首》朱載堉認爲:“夫術士知數而未達其理,故失之淺;先儒明理而復善其數,故得之深。數在六藝之中,乃學者常事耳。仲尼之徒通六藝者七十餘人,未嘗不以數學爲儒者事。數非律所禁也,天運無端,惟數可以測其機;天道至玄,因數可以見其妙。理由數顯,數自理出,理數可相倚而不可相違,古之道也。”又云:“明律義,凡天下之理皆可通,不但爲作樂而已。”(《律學新説》卷一)故其樂律之書,尤詳於數之精確及方法之簡易,並對前賢觀點審慎判定,折衷諸家之法,取其簡要者别著新法,由此對數理、樂理、律理均有獨創見解,故此書爲音樂史、科技史研究之重要史料。《律學新説》前有萬曆十二年序,後附《律學四物譜序》,前有小注云:“舊稿原有,正本則無。今依原本續增,附於此卷之末。”又云:“《四物譜》原稿,文煩而考據詳密,後乃删煩摘要,更名曰《律學新説》,成書以進。校其原稿,特十分之一耳。兹因暇日重校原稿,見此序文,不忍棄去。是故續刊附於末簡,使覽者知作書初意。”則是書先有繁富之初稿,後爲進呈乃删繁就簡並更改書名。今存之文即進呈改定之本。又據《鄭端清世子賜葬神道碑》,朱載堉曾獻《樂律全書》二十卷,則此書首次成書並獻於神宗者或爲精簡之本,今所見之全書十五種者乃後續增補刊行者,故各書字體風格差異較大。《算學新説》卷末注:“萬曆叁拾壹年捌月初叁日刻完。”《操縵古樂譜》前有《玉音坊圖》,即萬曆三十四年丙午歲爲鄭世子載堉所建讓國牌坊圖,並附《操縵古樂譜》序,云:“謹按,樂以人聲爲主,故先永而後律。永者聲氣之元,樂之本也;律者和聲而已,樂之末也。歌不永言,聲不依永,臣父患之。表章操縵者,遵聖諭及舜典之定論故也。”則此書部分版片乃朱載堉生前刊刻,部分爲朱載堉晚年或其過世後其子所刊者。此本又附有大量版畫插圖,有人物、器具等,刻畫皆極精妙。此本現藏中國國家圖書館。






欢迎光临 随社 (http://47.75.160.237/)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