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社

标题: 2023年4月社课(第26期)8号 七律 • 有感清代官卷 [打印本页]

作者: 萧無情    时间: 2023-4-11 20:57
标题: 2023年4月社课(第26期)8号 七律 • 有感清代官卷
有感清代官卷
走马京畿已有时,百年转益故为师。
好官不过钱多尔,呵壁无书病久知。
吾道东风花月下,新衣宿露鹧鸪辞。
红心照日情何限,一一君前立大旗。
作者: 嗟来斋    时间: 2023-4-12 11:14
  起句赴京赶考
作者: 嗟来斋    时间: 2023-4-12 11:16
二句钩连题目
作者: 嗟来斋    时间: 2023-4-12 11:16
好官句,曹彬语
作者: 嗟来斋    时间: 2023-4-12 11:16
鹤壁,屈原典
作者: 嗟来斋    时间: 2023-4-12 11:17
五句,言我
作者: 嗟来斋    时间: 2023-4-12 11:17
六句,言他
作者: 嗟来斋    时间: 2023-4-12 11:18
借古说今
作者: 嗟来斋    时间: 2023-4-12 11:18
讽喻
作者: 跑堂    时间: 2023-4-13 08:58
嗟来斋 发表于 2023-4-12 11:16
鹤壁,屈原典

呵壁。。。
作者: 大唐东风    时间: 2023-4-14 12:04
  题目似油,行文如水,油,水两张皮。文题不符。
作者: 大唐东风    时间: 2023-4-14 12:06
讽喻无法成立,因基础不在。
作者: 大唐东风    时间: 2023-4-14 12:07
所谓官卷;
就是指在进行科举考试的时候,为官员子弟的考试另外编上官字号,并给出一定名额,单独录取。这是清朝科举中常见的一种措施。既能保证这部分人的录取率,又不会占用其他人的录用名额。
作者: 大唐东风    时间: 2023-4-14 12:08
在清朝初期的科举考试中,达官子弟和平民一起参加考试,出现了很多徇私舞弊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科举制度的改善势在必行,特别是在康熙三十八年的顺天乡试后,各种舞弊的例子越来越多,不但考生作弊,就连负责监考的考官也“以宾兴论秀之典,为纵恣行私之地,实为有玷清班,请立赐罢斥”。康熙帝为此大怒,下令狠狠惩罚了这些官员。
作者: 大唐东风    时间: 2023-4-14 12:09
次年,康熙帝提出了官、民分卷考试的设想,这样一来,就能防止舞弊现象的出现,而且另外给达官子弟编了字号后,他们就可以在官卷内竞争和择优录取,而不会妨碍到寒门子弟的进身之路。
作者: 大唐东风    时间: 2023-4-14 12:13
康熙帝对建立官卷制度极为慎重,他先下令让九卿自行讨论,并作出一个具体方案。但后来九卿给出的方案却不能让康熙帝满意,所以一个月后,他下令将这些具体方案交给几个重臣阅览,并分别征求了他们的意见。九卿给出的具体方案中的要点是这样的:第一,官卷的适用范围要包括七品官员。第二,是关于录取名额。九卿认为官卷应该二十卷取一卷,民卷则百卷取一卷。
作者: 大唐东风    时间: 2023-4-14 12:14
但其他重臣却反对九卿的方案。湖广总督郭琇认为官卷的涵盖面太广,七品官员官级太低,根本不可能有机会和考官通同舞弊,所以应该把这些低级官员排除在官卷外。而官卷应该限制在京官三品以上。此外,郭琇还认为官卷二十卷取一卷和民卷的录取率相差太多,应该定为三十卷取一卷。至于剩余的官卷零数,如果超过十五卷则仍取一卷,如果不超过十五卷就不取。卷数多的人按照这个来计算,如果卷数少的人就不编入官卷中。
可以说,郭琇的这个建议是非常公允的,也很符合当时乡试的实际情况。于是几个月后,九卿在讨论了郭琇等重臣给出的建议后,便决定在官卷的适用范围上采取郭琇的意见,但在官卷的取中数额上却还是坚持原来的方案。最后出来的这个方案得到了康熙帝的批准,从此正式确立了官卷制度。
作者: 大唐东风    时间: 2023-4-14 12:15
会试的官卷在实施到康熙五十一年时得以终止,因为这一年礼部等衙门申请会试实行分省取中制度,并取消南北字号和官字号。由知贡举合算参加考试的举人人数,临时出题,再由皇帝根据省份的大小和人数的多少来决定录取名额。所以,官卷制度最终主要在乡试中实行。官卷制度的运行,主要在于官民分开考试和分开录取,虽然这样会使科场的官员增加很多工作量,却也给平民考生提供了比较公平的科举环境。
作者: 大唐东风    时间: 2023-4-14 12:16
-------

清朝设立官卷是为了维护科场秩序和平民考生的合法权益,官卷和民卷分开录取,使得官员子弟无法占用民卷的录取名额,这是好处。同时通过严格的中额和录取比例,使得官卷录取条件过优的弊端处于可控状态。所以整体来说,设立官卷还是利大于弊的。
作者: 大唐东风    时间: 2023-4-14 12:27
讽喻须建立在事实和性质相似的基础上才能成立

.慈禧去世后被尊奉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共十九个字,有人为此撰一联:

垂帘二十年,年年割地;

尊号十九字,字字欺天。

这是以事实为基础的讽喻典型。

对着秃头说和尚,指着桑树骂槐树则是性质相近的典型----
作者: 大唐东风    时间: 2023-4-14 12:32
此作品读再三,可能是水平原因,看不出行文与“题”的关联处。
作者: 跑堂    时间: 2023-4-25 19:29
  【评委甲】切题。借清代官卷,暗讽时下风气。意思清晰,表达通顺,诗味纯厚,起承转合处,功底自见。推一档。


作者: 跑堂    时间: 2023-4-25 19:29
【评委丁】笔力结构都比较匀称。有些隐晦,似可理解。

作者: 跑堂    时间: 2023-4-25 19:30
【评委戊】三句以文为诗,非诗家语。颈联空。鹧鸪词凑韵。腹地无油,难为巧妇,故而结联所着虚浮。




欢迎光临 随社 (http://47.75.160.237/) Powered by Discuz! X3.3